就業率不佳的學校請趕緊退場吧

bobbycomboy wrote:
看來你的理解能力很有意思

職業學前的養成,既然是大學教育的目地之一,又怎能完全否定大學教育的目地不是職前教育?

看不出你所謂的對錯的論證能力,只看到混亂的討論

那種大學都會依需求而存在,用經濟發展角度看,個人倒是認為,台灣只需要少數1~2家如台大這種的學校就可,其他都該偏向交大或台科大這種學校,以技術研究為主體.

大國如美國,或可吸收世界精英的國家,才適合所謂的普大科學上研究為主,這些就交給美國或未來的中國這種大型國家,小國家追求大國方式的教育,說句實話就是自不量力.

即使是美國
真正拿到純科學研究經費的學校很少
大部份的研究經費還是來自業界或是軍事
沒辦法幫學生找出路的學校在美國是很難生存的

bobbycomboy wrote:
那種大學都會依需求而存在,用經濟發展角度看,個人倒是認為,台灣只需要少數1~2家如台大這種的學校就可,其他都該偏向交大或台科大這種學校,以技術研究為主體.


噗...不好意思
剛剛去看了一下交大
連交大也打你槍

交大還有人文社會學院
包含
音樂研究所
社會文化研究所
應用藝術研究所

還有客家文化學院
包含
人文社會族群文化班
客家文化族群文化班

還有通識教育
裡面除了通識還有藝文課程
bobbycomboy wrote:
看來你的理解能力很有...大國如美國,或可吸收世界精英的國家,才適合所謂的普大科學上研究為主,這些就交給美國或未來的中國這種大型國家,小國家追求大國方式的教育,說句實話就是自不量力.(恕刪)


不要自我設限為小國
那你就永遠都是小國

丹麥,面積約台灣的 2-3 倍
人口只有 5,580516 約台灣(23,354,061)的 1/4 (之前的文看錯)
可是丹麥裡面有個哥本哈根學派,卻是近代量子力學最重要的學派
他們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哲學概念
到目前為止,哥本哈根大學的理論物理依然是世界理論物理重鎮

而日本,光諾貝爾物理獎就出現六位(多為本土,也就是在日本本土完成教育)
其他還有化學醫學等領域


philosophy2468 wrote:
你的邏輯根本就是本末...(恕刪)


你先定義何謂對與錯吧,只看到你只懂對與錯,沒看到你論證何謂對與錯

站在船上看陸地,跟站在陸地看船,所得到角度問題,竟然可以用對錯來論斷,

感覺就是考試考多的結果,純學生論點.


philosophy2468 wrote:
所以台灣有關音樂,哲學,歷史,人文等等全部都可以廢了?
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
人文學院
對你來說都沒有價值?
台灣不該具有這些領域的知識?????


該不該有是依需求而定,不是在此討論就可得出你要的答案

你應該要思考的是台灣適合發展甚麼,有市場需求自然就會壯大,否則就會萎縮,如果全台灣沒人學習你列的學院,需求自然增加.

當然世界上有些生物面臨絕種問題,前面說過,台灣只需要1~2家專門學術性研究就可

小國家還是想想自己怎麼生存實在點,台灣的學校還沒出過諾貝爾獎得主.

而台灣以目前的大學教育來看,其實都是螺絲釘的養成教育,特別是普大系統,創造力及創新,創業力,遠不如技職系統,還是先求生存在求發展吧.
美國可以養成大學沒讀完就創業去,而台灣學生只懂對與錯.
emeryville wrote:
即使是美國
真正拿到純科學研究經費的學校很少
大部份的研究經費還是來自業界或是軍事
沒辦法幫學生找出路的學校在美國是很難生存的
...(恕刪)


其實,在基礎科學發達的國家
他們有資助學術的觀念
在美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就是一個例子
(這是一個私人資助的機構)

而在台灣
看不到產值的研究,業界沒有人要資助
(韓國對於 Graphene 研究的資助,大於整個歐盟的總和,其中有一部分來自於三星
而 Graphene 目前也看不到實際工業應用)

所以,台灣的科學技術總是無法扎根
台灣總是要等別人做好確實可行,然後再來 me too 或者 幫忙代工

台灣人的心態,總是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教育,工業都是)
而不顧於思想的想成
bobbycomboy wrote:
你先定義何謂對與錯吧...而台灣以目前的大學教育來看,其實都是螺絲釘的養成教育,特別是普大系統,創造力及創新,創業力,遠不如技職系統,還是先求生存在求發展吧.
(恕刪)


這如何說?
看不到產值的就是沒有創造力嗎?
bobbycomboy wrote:
你先定義何謂對與錯吧,只看到你只懂對與錯,沒看到你論證何謂對與錯

站在船上看陸地,跟站在陸地看船,所得到角度問題,竟然可以用對錯來論斷,

感覺就是考試考多的結果,純學生論點.


呵呵
我舉了一堆論證,但是你一直在金魚不是魚的邏輯中出不來

我考試最差了,要不要去翻譯一下我的帳號?

前面就說了
現代大學的定義早有
是演進來的
不是我說了算

一台車有四顆輪子
你今天只是看到四顆輪子就說那是一台車
別人說你錯
結果你說誰定義汽車了?

你的職業論早在大學定義裡面其中之一
如果你是提出創新的
那還可以用你講的理由
偏偏你只是提現成裡面的一小點
說你錯那是明明白白再確定不過了

bobbycomboy wrote:
該不該有是依需求而定,不是在此討論就可得出你要的答案

你應該要思考的是台灣適合發展甚麼,有市場需求自然就會壯大,否則就會萎縮,如果全台灣沒人學習你列的學院,需求自然增加.


所以我說台灣教育爛不是沒有原因的
竟然把學術跟市場需求完全畫上因果關係

就算全台灣沒人學我列的學院
政府也應該補助成立
一個國家不是只有科技經濟而已,懂嗎?
連鴻海工廠都有康樂社團


bobbycomboy wrote:
當然世界上有些生物面臨絕種問題,前面說過,台灣只需要1~2家專門學術性研究就可

小國家還是想想自己怎麼生存實在點,台灣的學校還沒出過諾貝爾獎得主.

而台灣以目前的大學教育來看,其實都是螺絲釘的養成教育,特別是普大系統,創造力及創新,創業力,遠不如技職系統,還是先求生存在求發展吧.
美國可以養成大學沒讀完就創業去,而台灣學生只懂對與錯.


普大,專門,都應該有,比重可以調整,但不能失衡
懂嗎?

你現在可以在這嘴砲
不是因為電腦程式造成的
而是一種自由演進的結果

台灣沒讀完大學就不能創業?

你知道有一個人叫王永慶的嗎?


KCLin0423 wrote:
這如何說?
看不到產值的就是沒有創造力嗎?


當心

你要突破他的盲腸了....


KCLin0423 wrote:
所以,台灣的科學技術總是無法扎根
台灣總是要等別人做好確實可行,然後再來 me too 或者 幫忙代工

台灣人的心態,總是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教育,工業都是)
而不顧於思想的想成


看到那一位大學唯職業論的發言

真的是有這種人的存在


其實也沒關係
純究技術上的人還是可以活下去
真正在職場上有競爭力的是人(自己)+技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