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工作又支持服貿被女朋友說被大陸洗腦

薪資本質上是一種供需的關係,老闆多了,工人少了,薪資會上漲,老闆少了,工人多了,薪資會下跌。這道理很明白。全世界都是如此,大陸也不例外。

大陸在每個城市都有所謂的最低薪資,可是沒有一個企業敢按照最低薪資開價招人,因為你一個都招不到,大陸的員工敢跳槽也不是因為大陸的員工很勇敢,而是大陸的員工知道,反正企業很多,有你沒你我都不差。

而服貿協議簽訂以前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量的 臺灣老闆逃離臺灣,越來越多的臺灣老闆在大陸設立公司,而大陸的老闆進不來臺灣,況且還有一堆綠的在擋。並且從臺灣往大陸銷售的物品和服務存在種種障礙,臺灣有進取心的老闆不得不把公司開在大陸,因為這是沒辦法的事,通過服貿是爲了推到這個壁障。

而臺灣老闆逃離臺灣,而大陸老闆進不來臺灣的結局就是臺灣老闆可以大聲說:你不來打工就滾蛋,後面有一堆。你出去找工作不會有多少公司。

更奇葩的是,居然有在臺灣的打工族居然支持這種立場,我只能說腦殘不可醫。很多臺灣老闆不得不謝謝你,沒有其他企業進駐,就沒有競爭,臺灣老闆不必改進工藝,不必提高生產率,什麽都不用做,坐著收錢就好了,你不來忍受低薪就滾蛋啊,這樣你就不得不忍受低薪。

有時候當產業和經濟凝固的時候,有人跳出來攪局,這是好事,就跟大陸的小米手機一樣,如果不說小米等廠商跳出來把整個局打亂,HTC和一幫手機企業不會把手機降價,鴻海也不會去考慮做什麽手機
既来之 wrote:
我來帖 大陸人如何觀...(恕刪)


嗯…我本身沒有支持或反對服貿
不過很想問你是認真的嗎?
歐陽的採訪文,我沒啥意見
但蔣方舟的這篇文章寫得並不好,東抓一點西抓一點
雖然看似有個中心思想,不過事實上寫得很雜亂

撇開文章本身
如果仔細看下方的網友評論,就會發現統戰派居多啊,而且急武統戰聲音很大呢
雖然我明白這些網路發言不代表所有中國人的想法(就像這裡很多人一直說的學生不能代表全民一樣)
只是倘若單純只看這兩篇文章底下的評論,恐怕只會讓台灣人對於中國反感加深而已

k1983 wrote:
因為本身在大陸廈門這...(恕刪)
她頭腦不靈光正好換個頭腦清楚會思考的

anchusa wrote:
嗯…我本身沒有支持或...(恕刪)



我沒什麼觀點 就是分享下大陸人不同觀點而已

都只是一家之言

網友評論統戰派居多 這個不是很正常的嗎? 正如台灣人大部分人其實都想獨立一樣

其實理智的說 我們其實都理解台灣想獨立 但是為什麼台灣人不能理解大陸人想統一了 ?對不對 ?再說了 理解不代表贊成

至於下面的評論你覺得不爽 那麼你認為大陸網友看了台灣網友的評論會爽嗎?

公平的說 你認為到底是台灣人更仇視大陸人 還是大陸人更仇視台灣人 ?
大陸鄉民表示太深刻的文章根本發表不出來,過去的10年,很多有思想的網站都被關閉了。
既来之 wrote:
網友評論統戰派居多 這個不是很正常的嗎? 正如台灣人大部分人其實都想獨立一樣

其實理智的說 我們其實都理解台灣想獨立 但是為什麼台灣人不能理解大陸人想統一了 ?對不對 ?再說了 理解不代表贊成

至於下面的評論你覺得不爽 那麼你認為大陸網友看了台灣網友的評論會爽嗎?

公平的說 你認為到底是台灣人更仇視大陸人 還是大陸人更仇視台灣人 ?


我不是不能理解中國人想統一的原因,畢竟幾十年來的教育就是兩岸是一體的
個人立場的話,從來都沒有支持過急獨,傾向是維持現狀
台灣有些人的言論過分這一點我也沒有忽略過(雖然上面沒說啥啦)
只是認為現在台灣人的情緒極度高張之下,又看到中國急統派直呼打下去就知道好死,只會更激化群眾心理

至於哪邊比較仇視哪邊,我只能說兩邊都差不多
台灣很多人在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仇視,不如說是自以為是而瞧不起中國人(這點01上也不少人提及了)
而中國或許有不少人對台灣有一定的友好與喜愛,但有很多是覺得非得給台灣人個教訓的
雙邊關係緊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只能說台灣長期以來在國際各方面的困境,更加強化反中者的意識
所以私以為,要避免過度激化,服貿的問題就單純放在服貿對政經各方面的影響來討論最好
引入統獨之爭,最後就是雙邊都不理性而已
(當然我也知道這是理想論啦,畢竟很多人也說了,反服貿最終的根基,就是統獨意識問題而已)

我的天天 wrote:
大陸鄉民表示太深刻的文章根本發表不出來,過去的10年,很多有思想的網站都被關閉了。


所以說台灣人的恐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吧...唉…
我其實很好奇...台灣某些人只要聽到人家稍微傾中的言論

就叫人家滾回中國去的立場何在???當初如果沒這些外省老兵守台灣...

現在你也是大陸人了...而且還是偏僻的小島的人民!!!

當然這些人也會說要不是老蔣戰敗丟了大片江山逃來台灣...大陸也不會打過來


當然這些人也會說要不是老蔣戰敗丟了大片江

山逃來台灣...大陸也不會打過來



如果老蔣沒敗,台灣一樣,還是比海南島落後
有時候反的不是服貿本身,而是不擇手段透過服貿協定來控制台灣的結果,
跟其他國家合作的話當然沒有這麼嚴重,但偏中國確實是不擇手段的國家,
如果對岸廠商在台灣做生意一切以市佔率跟控制權為目標的規劃投資生意,
用傾銷與負面生意手法讓台灣相同產業都死光了,屆時要反也來不及了~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BlueMoon2100 wrote:
有時候反的不是服貿本身,而是不擇手段透過服貿協定來控制台灣...(恕刪)



其實服貿這些項目 , 台灣早就對除大陸以外的其他國家開放多年了 , 大陸現在才踏進來

, 能搶到啥市場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