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國家不加班,經濟還能那麼好?

因為歐美現代工商業經濟發展比我們早
所以他們強

推推熊 wrote:
堪稱新大航海時代的現代太空探測計畫,至少中華民族這次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太空探測不能等同航海,
航海是人類經過萬千年累積的經驗,相行之下,太空探測只是學步而已,
只要相對論無人能突破,太空探測永遠都不會變成大航海.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因為歐美現代工商業...(恕刪)

這不是主要原因
而是每一個國家對於社會的掌握程度不同而有分別
工業化的前提條件下
是必須國家制度面掌握社會程度很高才辦的到的

17世紀前,當時的中國還是掌握具大優勢的
(比如當時的俄國,便是遭遇滿清的力量,擴張才被擋下)
原因就出在東西兩地的制度面不同
舉一個例子,你就可以知道東西雙方對社會程度的掌握狀況
冷兵器時代,歐洲所謂的大戰役
比如十字軍東征,最多也就是幾萬人
但是在中國,早在秦王朝時期就可以發動舉國式的滅國戰爭

也就是當時17世紀中國,可以詳細掌握社會的每一分資源
但當時的歐洲,還處在城邦式的國家架構
收取稅收的成本極高(國家的發展來自稅收)
以致於法國等歐洲強權,還有"窗戶稅"這種不可思議的稅收
原因就出在當時的稅收成本太高
而取用的簡易稅收制度

但到了18世紀後
中國面臨外敵的侵入越來越無力,主要就是制度設計面已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資源無法集中的後果,就是推行工業化永不可能
到了中日戰爭時期
日本已建立現代化國家,制度面已經完善
(當時的日本徵兵制度,原理上可以徵召將近500萬的現代化軍隊,還不包含後備部隊)
而當時的國民政府雖然號稱四萬萬人口
可是實際上能徵召到"能用"的兵力,不過將近200萬
(而且有一部份還是文盲,沒接受過現代軍事教育)
制度面的差距早在滿清中期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工業化只是催化劑!!
abollar wrote:
歐美國家的工時皆不...(恕刪)



品牌VS代工
歐美 亞洲

例:iphone,lv等

紡織業也是
品牌vs原料+代工
歐美 亞洲


歐美品牌:亞洲人買單or全球買單

亞洲品牌:歐美不一定買單or亞洲不一定買單(尤其服飾不買單)


一雙nike從原料到成品都是亞洲代工製造,一雙賣你2000~5000
若同樣原料跟材質掛上亞洲品牌,一雙賣1000可能都沒人要買,590可能會有人買.
small kim wrote:
品牌VS代工歐美 ...(恕刪)


品牌不是那麼神聖,我比較同意前面網友說的制度。

IC界有名的ARM專做CPU, 高通及聯發科也不算賣"品牌",都大賺。手機品牌那麼多,除了Apple外,有沒有比ARM,高通或聯發科賺?

Intel也不算賣品牌。這麼多Dell, HP, Asus, AcerNB大品牌都用intel, 誰比較賺?

Nokia 不見了,Samsung手機部門考慮明年關,半導體工廠努力搶台積電訂單,哪一個賺?



歐美加不加班要看行業,服務業幾乎不加班,時間到就下班,你求他也沒用。建築業、製造業和電子科技業也是常加班,加班費很高。老闆不會喜歡員工加班。

所以歐美很愛找亞洲國家代工,人事成本低很多,可以壓搾。
歐美國家的經濟好??? 笑死人了!!

歐洲國家的失業率很高哩,很多人勒緊褲帶過日子,即使有工作,所得有三成以上要交給政府,義大利、法國的年輕人很難找到正職工作,更別提希臘和西班牙等小國,英國為了衝經濟,即使得罪美國也要抱中國的大腿搶訂單,英國拿到中國大筆的訂單後,羨慕不已的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也要跟著效法抱中國大腿。

美國在20008金融海嘯後,經濟從未完全復原,一堆美國人靠食物卷度日,因經濟一直好不起來,歐巴馬的民調越來越低,一堆崇洋媚外的台灣人以為國外的月亮就是比較圓,少呆了,歐美國家環境漂亮,藝術人文氣息濃厚,
但經濟實在不怎樣!
但經濟實在不怎樣!
但經濟實在不怎樣!
如果要不加班又高福利還要人人富裕,背後只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你可以印鈔票/挖礦,另外一個就是人民的產出具高附加價值

要印鈔票,要挖礦,很明顯台灣辦不到,直接放棄

產出要高附加價值,台灣也是辦到過,當年蓋個加工出口區生產雨傘球鞋也可以賺到一筆,畢竟那時代我們不用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競爭誰便宜。電腦起飛的年代靠著生產周邊或是系統組裝也賺了一筆,不過現在需求少了,毛利也沒了

下個可以賺到高附加價值的機會在哪裡我也不知道。如果有誰可以發明替代核能的潔淨能源,有誰能寫出取代Windows的作業系統,或是發明從海水當中提煉貴重元素的能力,那機會就來了

除此之外怎麼看這個國家都沒有機會有源源不絕的錢流進來啊,靠農業和觀光實在不是太靠譜


任何地方經濟要好,如果不是有幾個賺大錢的行業,就是要祖上積德,地下埋著礦產。

地下埋礦產的例子很多,比如中東石油國家,這個大家都知道。又比如澳洲,俄羅斯,加拿大,國土廣袤,人口稀少,森林、礦石之類的,每年賣賣資源國民就吃飽了,再搞點工業農業服務業,就過得很好。

如果資源不多人口又稠密,就只好靠工業化了。你能買進原料加工成產品,就能賺錢。同樣價格下你的產品C/P值高,或者你能造的東西別人造不出來,就能賺大錢。比如台灣,以台積電或聯發科為例,產品有競爭力,一個公司能有幾千、幾萬個年薪百萬的人。這些企業的人賺得多,消費能力強,造房子的才能賣出房子,開餐廳的才能推高價大餐,賣車的才能賺到養家的佣金。如果類似台積電規模和盈利能力的企業台灣能有100家,雇傭500萬百萬年薪的人,那麼剩下的人靠服務業賺錢都能過得很好。

但是要賺大錢必須在技術上領先,必須有好的教育體系,還要有好的法律和政府決策。這方面...
皮日休 wrote:
歐美國家有能力的人...(恕刪)

stephen yen wrote:
如果要不加班又高福...(恕刪)

我真的沒有偷看您的答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