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你鼓鼓掌打氣, 你很棒! 我能瞭解在經濟壓力有點緊的狀態下的生活, 是多麼容易讓人陷入焦慮
但你一本初衷覺得該做的事就是該做(陪伴媽媽), 真的很棒
幾個想法您參考看看
1. 你會有這些疑問, 表示這些起起伏伏, 某些時候可能超過了你的負荷(或是說超過你覺得你該做/願意做/能夠做的程度; 現實或心理都算),這有一點危險, 因為這是日積月累的, 如果你是處在一種再忍忍看的狀態下, 很難保有一天不會垮掉或爆發, 拿結果可能跟你的初衷適得其反
重點在平衡, 無法說服自己認同的部分, 一定要談開
2. 錢的多少, 只要生活過的去之後, 再往上, 所有問題都會一模一樣, 舉個簡陋的問題: 煩惱讓孩子上私幼負擔很重 --> 錢多一點變成煩惱學鋼琴費用很多-->再多一點變成煩惱貴族學校同學相處是否勢利......問題本質其是一樣
我的意思是, 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都是真實的, 也必須解決, 但我們往往容易把問題簡單推給沒錢
例如你猜測媽媽的想法(理所當然人為你該出她的房租), 好你今天有錢了, 有幫忙出, 她可能會抱怨你沒有找時間陪她出國玩, 因為很可能問題本質是她覺得你陪伴她或回報她不夠(因為她是單親將你們帶大...), 沒有對不對, 而是你們能不能找到雙方可接受的平衡點
跟媽媽多談心(有時太客氣反而是隔閡的元兇), 了解她的想法, 或許是指有你在身邊, 她更依賴你所已不自主把你抓更緊
希望你能找到好的平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