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0925 wrote:
同意大大講的話 說的好
我也待過工地
有人以為工地天天可以上工
用似是而非的說法好像當工人 薪水可以非常高
危險的成本風險呢?
相對起來 我覺得又還好了
兩三千天天都可領...嗎,殊不知,這是要看CASE的!!!看景氣的
另外~工地主任是真的不錯,
光那個牌照(如果有的話)
工地主任要監督工程進度,要管那些工班,還要交際應酬,物料的確認
真的!他領高是應該的
我記得我那個時期的工地主任一次都管兩三個建案在跑的
不錯辛苦
謝謝
是的,我想有做過的人都會比較了解
其實工地真的是非常高危險群的工作
必竟是用勞力汗水來換取較高的薪水
但工地中除了工人也有工程師和主任
怎樣往上爬是重點,高薪是讓自己比較沒有物質金錢上的缺
可能會花不少時間 但我相信
工人可以變監工 監工有心學CAD或上土木課都會比我這外行人快
現場工程師/主任 也都非常需要經驗
你的時期真是太辛苦了@@
我知道的好像目前都待一個工地,有時會跑別處但別處也有主任@@"
每個行業都很辛苦的
付出也一定會有收獲(應酬也是付出)
加油~
是領22k的人 已經超過22k價值
領44k的人跟別人比 更是早就超過44k價值
今天台灣變成這樣世界資訊透明化 網路告訴我們一切
全世界就算進步緩慢 台灣卻還是倒退的 只有薪水倒退 老闆是沒倒退
是老闆與員工的福利分配極不平衡
到台灣可能要死要活讀書個30年 人生幾個30年? 拋家棄子 親情不在 拿生命在開玩笑
拿到一個"經理"職位 不值別人端盤子薪水 這樣就很高尚?
活著只是為了工作? 拿到頭銜?
大家都知道我們不是澳洲 但也從網路知道 我們的薪資比和付出 是不成比例的
國外的福利一開始比台灣現在差太多的 台灣也只是學國外 他們抗爭也是沒錢領
但他們薪水 可以賺半年 玩半年 多做幾年直接開家店試試看夢想 台灣是做到死也沒這能力
當初進入經濟模式的國家 經濟就是幸福的最大標準了 如果只會比爛 台灣官員乾脆回鄉下去種田
一值都沒有人瞧不起過 是有些人認為別人瞧不起 台灣人就是怕死不會爭取權利
所以台灣老闆可以輕鬆的對妳說 18k不要拉倒 後面一票人等候補
當你努力到死拿到年薪百萬薪水能力時後 別人相同能力工作國外是用年薪500~1400萬去給這些"中階"人才
你花30年退休他們 10年內一輩子花不完
哪來的有沒有心 沒有心 去22k地方工作 就是倒閉拉 哪可能對你說後面等著人後補
台灣現況早就不是努力的問題了 要用說的我也會 是努力也沒有收穫 極不成正比的問題
無聊 物價就算3倍我也去國外
因為只有吃的 我又不是賺10萬吃十萬
台灣小島國並無能力大量生產任何物資
比一線程式 物價 地價 抱歉不用 連2線程式都差不多超越台北了
比便宜 國外真的便宜地方 絕對比台灣小島便宜 光耕種面積就N倍大了
比房價 國外地大 真的是隔一天條街就房子降到不行 大不了跑郊區 台灣就不及一線 請比國外2.3線
比3C 台灣3C價 一值跟國外比幾乎都是比國外更貴 種類更少 無市場讓廠商獨力生產特殊規格
比車子 更不用說 大家都知道吧
就算全世界最高50%人民稅率
台灣不低喔最高30% 多賺100萬 多繳20萬還是比你多80萬
更何況台灣根本不用比人家第一 因為台灣不是阿
就算是菲律賓也有很多企業和成功的人 只是有多少? 別人那種少數的人來說 我說的是台灣的整個就業環境
一個台灣人 光是3C產品錢 普通人 一輩子車子價差就有上百 數百萬吧
要看看數百萬能吃多少東西嗎 更別說國外氛圍是為了生活活著 不是為了工作活著 無價
光是福利制度工作保障思想 他們更願意用超高薪去留住人材 高階差異不止這些
你台灣現在給你薪水X3 只有食物物價X3你看大家會不會過的比較快樂
說的那些抱怨= = 哪個國家沒壞人 哪個學校沒不想學的學生 問題是抱怨在多老闆就是給你那一些
要努力成正比 靠運氣 靠關係 都還比現在簡單多了
現在90%基本工作 22K 27K 除一下實際工作就知道了拉 領35K的換算時薪說不定還比22K的更低
這樣沒比較高尚 目前勞基法 18K 你每天加班 每個月都35K也可以 就算有能力甚至超過要找到更好的
需要靠運氣 難上加難 靠關係還比較快 人家抱怨是別人的事情 沒什麼好拿出來說的
我要說的台灣多數老闆給予的待遇跟國外比較還是有很大問題的 這是目前問題的很大的主因
並非個人因素 這不是台灣目前會變成這樣的原因
台灣都已經變成世界失敗國家的教材了 還在那裡台灣多好 看來別人的千錯萬錯都不是自己的錯
今天早就不是運用的問題了 根本活不下去的問題 別跟我說住家裡 3餐吃家 那你也是在用父母的錢
更別把 如果你要的現在年輕人 吃泡麵 每天縮衣節食那很開心 台灣通貨緊縮 準備可以回歸祖國了
問題就是老闆是很大的問題 經濟好本來創業門檻就升高 怎麼變成台灣人人5萬10萬當老闆
在說不可以調漲工資 10萬小店創業給18K 年收數兆代工給18K 年收數千億自有品牌給18K 小店數收數百萬也給22K 本來沒辦法生存的就是倒閉 怎麼變成有問題勞工第一個淘汰 公司死都不會倒
金融海嘯更猛 一堆數十年企業本來都好好的 才1~2個月直接倒閉 那之前賺的錢幹嘛的 在獲利了結嗎
真的在辛苦沒有台灣辛苦 活下來的無薪假有一就有二後 開始少賺就無薪假怎樣都不會倒
正常程序不是 賺錢以後 一部份老闆一部份公司 虧損公司先虧 在來老闆設底線先讓自己貼 最後真的不行倒閉 怎麼變成 光是第一關就是勞工淘汰
和平國家 富者恆富 是富者的遊戲 要財富重配雖然不好聽但戰爭是唯一的辦法
資本主義的國家 金錢就是幸福一切 如果沒有要比 就趕快投降
就是拉 wrote:
台灣的問題是
是領22k的人 已經超過22k價值
領44k的人跟別人比 更是早就超過44k價值
今天台灣變成這樣世界資訊透明化 網路告訴我們一切
全世界就算進步緩慢 台灣卻還是倒退的 只有薪水倒退 老闆是沒倒退
是老闆與員工的福利分配極不平衡
到台灣可能要死要活讀書個30年 人生幾個30年? 拋家棄子 親情不在 拿生命在開玩笑
拿到一個"經理"職位 不值別人端盤子薪水 這樣就很高尚?
活著只是為了工作? 拿到頭銜?
大家都知道我們不是澳洲 但也從網路知道 我們的薪資比和付出 是不成比例的
國外的福利一開始比台灣現在差太多的 台灣也只是學國外 他們抗爭也是沒錢領
但他們薪水 可以賺半年 玩半年 多做幾年直接開家店試試看夢想 台灣是做到死也沒這能力
當初進入經濟模式的國家 經濟就是幸福的最大標準了 如果只會比爛 台灣官員乾脆回鄉下去種田
一值都沒有人瞧不起過 是有些人認為別人瞧不起 台灣人就是怕死不會爭取權利
所以台灣老闆可以輕鬆的對妳說 18k不要拉倒 後面一票人等候補
當你努力到死拿到年薪百萬薪水能力時後 別人相同能力工作國外是用年薪500~1400萬去給這些"中階"人才
你花30年退休他們 10年內一輩子花不完
哪來的有沒有心 沒有心 去22k地方工作 就是倒閉拉 哪可能對你說後面等著人後補
台灣現況早就不是努力的問題了 要用說的我也會 是努力也沒有收穫 極不成正比的問題
想法ok
這網路發達的世界,所以資訊流通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不可否認的是有不少人的能力超過22k但卻正做著22k的工作
why? 有一個可怕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
有能力更強的人 在上面做著35k的工作 而他也正抱怨著自己做35k
我們可以試想成 抱怨是進步的原動力
就因為不甘心只領22k 所以得往上爬(手段見人見智)
相信有能力的人 不會一直待在22k的位置
有經驗 有實務 機會一來到自然就被躍昇上去
至於大家常說的出國遊學 半工半讀或打工遊學 非常讚成
早在六七年前身邊就有人去澳州了 而人家也早就在那買房買車了
不過他最後還是回台灣了(等下就告訴你原因)
就拿澳州來當例子
那邊的薪資是我們的三倍,你光是在採辣椒養牛一個月就有六七萬
超級好賺的對吧
但是,那邊的消費水平也是我們的三倍 是的!! 而且恐怕不止三倍
只會看外國薪資的人 恐怕沒出過國 也沒真的去住過或工作過
那是什麼.. 看網路 看新聞 看嘴炮
真正出去歷練過的人不是只單單只比較薪水
而是在那邊的企業運作方式及國際觀,是要去看看人家進步和之所以進步的地方與方式
甚至小地方的福利或設施都可以學下來,不論下一個工作或創業都有益自己
如果只是要比薪水 出賣勞力的工作多的是
早就移民過去的朋友,說拜託,如果你只是在澳州從事勞動階級那會活的很辛苦
因為和台灣比 賺三倍 也花三倍
能住下來的人,大多不止賺三四倍以上
所以了解了嗎
這是生活水平的差別(雖然台灣現在也萬物齊漲)
要只是比錢多,非常早期的人去日本賺回來台灣花,不就是這意思
何苦現在和人家比什麼澳州台勞的
這也是讚成大家多出國多遊學出去看看國外的成功方式與例子
而非只是因為國外錢多(當傭兵和去挖鑽石更多啦)
上面說的也沒錯18k不要拉倒
那18k是什麼樣的工作,你打算來這工作拿到什麼、取得什麼? 學到什麼? 將來?
我們敢肯定的說,大多數的人就為錢而做而沒有去想之後或可以再進取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算真的去做所謂18k 那你有沒有去評估怎麼運用這18k
講過了,全聯也有20k 真的只有這本事 那就好好的待在家裡
把錢存起來 去補足自己不足的地方
把錢存起來 夢想自己可以有家店,但請先學會經營一家店
從烤肉攤賺到開店的不少,烤肉調味是達人
但開店開到倒閉的也一堆,為什麼?
不光只是會下廚煮東西,想開店賺更多就得要有經營的能力
這是廚師和老闆的差別
要是醉生夢死的混日子,既使在國外採一百年的辣椒別說牧場~連辣椒園也沒有
當然如果是想變成採辣椒達人那另當別論了
個人再怎麼說 也只是這些話繞來繞去
一份22k的工作 和 一份35k的工作
怎麼選 如果選22k
為什麼不是35k ?
要嘛你不想做
要嘛就是你做不來
答案很簡單
誰瞧不起誰?
這是眼光宏不宏觀 心態正不正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