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vt wrote:
真正會把台灣搞垮的是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 !?
+++++++++++++++++++++++++++++++++++++++++
我來對標題挑個毛病,
台灣的公務體系中,
軍、公、教、國營事業的退休制度是不同的,
其中最寬鬆的是軍、然後是教、再來才是公務員。
職軍只要幹滿20年就可以退休領終身俸;
教師則是<任職滿25年>或<任職滿5年且年滿60歲>就可退休,
符合上述退休條件且任職滿15年以上者可以選擇領月退俸;
公務員以往是年紀+服務年資=75就可退休領終身俸,
這就是俗稱的75制,
從100年開始逐年加1要在109年改成85制,
最近聽說要改為90或95制,
以現在平均初任公職近30歲左右來看,
90制就大概要60歲才能退休領終身俸;
至於國營事業的退休好像是比照勞基法(我不敢確認),
但國營事業的月薪、獎金比公務員高出一大截。
我覺得不管18趴或者退休制度,
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與時俱進的去修正,
前朝曾實施18趴改革,但實施不久就被立法院要求中止實施並補發實施期間短發的利息,
前朝推動軍教課稅和85制在當時也都沒辦法通過立法院那一關,
不過該做的事總是跑不掉,
以前你不讓人家做,現在就留著給自己做。
現在看來優沃到足以動搖國本的退休制度其實應該是只適用於民國4、50年代退休的公職人員,
畢竟早年公職人員待遇較微薄而且當年平均壽命較短,
但現在待遇早已調整到平均數以上而且人均壽達到80左右的,
根本是早就負擔不起早期的那種退休制度,
況且軍教又免稅(今年才要第一次繳稅),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新生兒又少,
未來年輕人能負擔不起如此沈重的養老責任。
我常向身邊吃公家飯的人說想想自己的子女未來一定也是吃公家飯的嗎?
想想現在這麼豐厚的退休制度能繼續走下去嗎?
如果少領一些、晚領一些可以保證大家在退休時都領得到錢而且年輕人又負擔得起,
那為什麼不接受一個可長可久的方案呢?...(恕刪)
小O寶 wrote:
我想 會把台灣財政搞垮的,應該都不是在這裡討論這問題,無論是各行各業的各位,就像私人企業EPS
是要增加員工福利還是顧及股東權益,也是要看各公司章程跟企業文化所選擇的面向是如何,而台灣這家的
員工給薪跟退休制度設計特色就在穩定,我常講穩定有兩種,一種是高穩定,一種是低穩定,穩定在中間的
職業反而是比較少的,現在的制度在當年設計時,是偏向低穩定,也就是餓不死也吃不很飽
制度實施到現在,股東開始覺得員工給薪福利太好,我想不能怪當年的制度設計者,畢竟誰會想到台灣經濟
幾十年後是每下愈況,有天會有這種意外發生
而常業事務官就像是私人企業中低層員工,要振興或是搞壞台灣政府財政,恐怕不是一般我們在稅捐稽徵處
或是各區國稅局分局看到坐櫃檯的基層文官的問題,應該是民主制度選出來負責預算編列動支的政治人物吧...(恕刪)
對不起,此篇的標題下得不好,應該改為「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更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