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歪樓了!!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可以從來,大家好像不會期望自己更努力、更加油一點,使自己好一點,反而是都被動的把希望的寄拖在別人或者是命運身上。說真的,提早十年會投入景氣產業而不志於學,今天的你能有把握十年後的景氣產業是什麼嗎?讀書不是一條成功的路,但它是一條平穩的路。淺見!
bobbycomboy wrote:但民間的創業率高,所代表的是社會活動力強,青年人的企圖心也強但如...(恕刪) 不好意思我就是痛恨南韓還移民去南韓勒個人深深覺得台灣被所謂的台灣老闆害死了台灣年輕人愛創業只代表年輕人吃不了苦整天想當老闆講那麼好聽也無法掩蓋這些年輕爛老闆的本質一個高職畢業的年輕人有創新能力去必創業嗎想騙三歲小孩嗎
idfour409 wrote:不好意思我就是痛恨南...(恕刪) 會忿怒是好現象如果認為自己有能力何必遷就爛老闆??自己開創個舞台也很不錯高職生創業的老闆也很多喔,台灣晶技.........都是喔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tony068 wrote: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可以從來,大家好像不會期望自己更努力、更加油一點,使自己好一點,反而是都被動的把希望的寄拖在別人或者是命運身上。說真的,提早十年會投入景氣產業而不志於學,今天的你能有把握十年後的景氣產業是什麼嗎?讀書不是一條成功的路,但它是一條平穩的路。...(恕刪) 非常棒的看法不過前面有些朋友認為讀書並不一定是一條平穩的路,而是要依市場需求而定例如台灣目前所發展的電子資訊類.....前面有位朋友有談到相關問題,我整理了他的意思是大學是學中做,而高職是做中學其實高中及高職差異主要是"動向的學習能力及早啟發"
人的個性資質有百百種,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樣的學習過程, 適性才是重要! 我並不覺你說的是對的, 也許你該提出合理的統計數據來佐證.影響是不是勇於創業的因素, 決對不單單只是因為是不是做中學,技能加上勇氣與運氣來的. 除了天生的個性, 家庭背景, 人生際遇, 每個環節都會影響, 這些經驗值都會是他做決定的參考, 這決對是一個很隨機的.認同!!!
bobbycomboy wrote:當然我並非說高職的教育優於高中,而是當你到了中年後回頭看看自己的同學們,普遍接受高職教育者,成就會高於接受高中教育者...(恕刪) 我並非說高中教育優於高職,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的同學們,普遍接受高中教育者,學養談吐氣質會高於受高職教育者............我如果這樣說,其實我會覺得自己以管窺天野人獻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