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_Deng wrote:
難怪台灣一堆人在說...(恕刪)
『二階理論』不正是換位思考

其實就像90%人看One piece flow就只想到One piece flow一樣
看到『績效』『KPI』只想得到『績效』『KPI』這幾個字
那麼便是不懂二階理論的意念是甚麼
我只好再白話一點,上位要甚麼,你便給甚麼
上位要的假使是一個賊,那麼你就做賊
我第一篇就講了,到一個惡劣環境,你只有兩個選擇:『適應』或『離開』
假使績效在貴司是個屁,那麼你為什麼還要聞香?

maduka wrote:
看到大家討論很多工作上的一些眉眉角角
我之前也有寫過一些身為一個工作者應該注意的事,我想可能會比較直接切入核心一點
1.保持誠實
面對你的工作,面對你的上司,面對你的同事與下屬,請誠實以對,大家應該都聽過,如果說的一個謊言被拆穿了,那就必須要說出第二個謊言來圓第一個謊,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工作與交付的任務,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工作,那麼工作的內容與進度時時操之在我,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上司,讓主管能掌握工作進度,很多人面對主管說出謊言,有可能是因為害怕被責備,或是在主管面前丟臉,但是我要說的是,萬一真的是自己作不好,被責備也是應該的,可是在主管責備的時候,其實主管也需要負起連帶的責任,所以當主管責備你的同時,其實也是希望能夠與你一同想出更好的解決方式,共同面對這個問題,誠實面對主管,反而更容易讓主管相信你,因為,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怕的只是一昧的隱瞞與抹滅,而誠實的面對同事與下屬,也更容易與同事之間拉近彼此的距離,因為對方會瞭解,你不是個會玩弄心機的人,反而更願意接近你
2.不耍小聰明或是投機取巧
面對自己的工作,或是公司的既定制度,不要用耍小聰明或是投機取巧的方式規避,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自己須要付起的責任或是面對公司的制度時,常常會有耍小聰明的方式去迴避一些敏感的地方,有可能是為了能讓公司簽呈跑的更順,有可能是為了讓自己下一季的考績好看一點,不過這種行為千萬要三思,如果這樣的手段沒被發現時,或許自己會洋洋得意,覺得別人都像笨蛋一樣,但是一旦被發現的話,不但會失去公司的信任,自己的名聲也會一落千丈,我想關於名聲這一點,或許有很多人不在意,可是我真的要強調,名聲很重要
3.名聲很重要,請維持自己的名聲,即使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工讀生而已
人一旦過了35歲之後,找工作已經不是從報紙上,網路上,或是人力銀行中去找工作了,90%以上想要在35歲之後找到好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必須透過朋友,或是以前的同事介紹或引薦,想想剛剛第二點提到的,萬一自己是個在前公司,或是前前公司,是個投機取巧的人這樣子同事之間會怎麼看待你?當你有需要找新工作時,朋友認為"啊,某某他是個會投機取巧的人,我不想介紹他到另一個朋友那裡去",又或是新應徵的工作,裡面曾經有合作過的同事或客戶,世界就是這麼的小,不要以為不可能,當你進入新公司工作後,較資深的人在面對這些評論時,又會如何面對你?保持自己的好名聲,這很困難,但是必須要作!
4.遠離八掛圈
這是何飛鵬在自慢2這本書中有提到的一個小章節,雖然自慢2主要著重的是主管,但是我認為這一點一般工作者也適用,遠離八掛圈,不聽信公司內的流言蜚語,當然每間公司裡都會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一定不會受到主管的重用,主管面對愛講八掛的人,只會秉持"用其才,遠其人"的準則,萬一不幸被主管劃上了等號,就算自己的能力再強,主管也會與你保持相當的距離,而進行工作升遷時,也不見得會是首選的人物
5.責任責任,有責才有任
很多工作者在工作上,往往會遇到主管無法完全授權的情況,像是執行一個專案,明明自己沒有被授權,但是卻必須與其他部門主管進行資源協調的動作,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非常常見的情況,但是主管往往無法名正言順的給你一個正式的職位或是授權,好讓你方便工作的進行,這是因為主管也無法取得如此的資源,所以才更需要仰賴下屬的能力,以方便工作的進行,一旦下屬成功的完成了這項任務,主管才有理由向公司要求幫下屬加薪,升職或是授予更大的權利,這也是為什麼有責才有任,當工作者只是老老實實的完成自己份內應作的工作,是不會有"任"的發生的,當你負起了與其他人不同的責,此時任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怪罪主管為什麼沒有給予更多的授權時,請大家可以想想這句話,有責才會有任
6.主管無法作到完全的公平,但是心裡會告訴自己"這次少給的,我下次會補給你"
當專案結束,或是年中,年底考核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主管是不是少給自己獎勵了?為什麼為公司付出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這麼樣的獎勵?另一位同事明明無所事事,拿到的獎金卻比我更多?一位好的主管在面對下屬的獎懲時,必須以大局作為考量,因為在一件事情上,可能別人的付出真的比較少,但是獎勵比較多,所以他會在心裡暗付"這次少給的,我下次會補給你"這件事主管不見得會掛在嘴邊,但是好的主管一定會在往後給予相對的獎勵或是懲罰,如果當你發現,主管總是偏袒某些人,則必須先低頭想想,自己是否作的比對方好?負的責任是否比對方重?再來判斷主管是否真的偏袒對方
當然這是我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心得,比起樓主說的幾句話,說不定大家看了會比較有感覺吧
maduka wrote:
看到大家討論很多工作上的一些眉眉角角
我之前也有寫過一些身為一個工作者應該注意的事,我想可能會比較直接切入核心一點
1.保持誠實
面對你的工作,面對你的上司,面對你的同事與下屬,請誠實以對,大家應該都聽過,如果說的一個謊言被拆穿了,那就必須要說出第二個謊言來圓第一個謊,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工作與交付的任務,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工作,那麼工作的內容與進度時時操之在我,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上司,讓主管能掌握工作進度,很多人面對主管說出謊言,有可能是因為害怕被責備,或是在主管面前丟臉,但是我要說的是,萬一真的是自己作不好,被責備也是應該的,可是在主管責備的時候,其實主管也需要負起連帶的責任,所以當主管責備你的同時,其實也是希望能夠與你一同想出更好的解決方式,共同面對這個問題,誠實面對主管,反而更容易讓主管相信你,因為,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怕的只是一昧的隱瞞與抹滅,而誠實的面對同事與下屬,也更容易與同事之間拉近彼此的距離,因為對方會瞭解,你不是個會玩弄心機的人,反而更願意接近你
2.不耍小聰明或是投機取巧
面對自己的工作,或是公司的既定制度,不要用耍小聰明或是投機取巧的方式規避,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自己須要付起的責任或是面對公司的制度時,常常會有耍小聰明的方式去迴避一些敏感的地方,有可能是為了能讓公司簽呈跑的更順,有可能是為了讓自己下一季的考績好看一點,不過這種行為千萬要三思,如果這樣的手段沒被發現時,或許自己會洋洋得意,覺得別人都像笨蛋一樣,但是一旦被發現的話,不但會失去公司的信任,自己的名聲也會一落千丈,我想關於名聲這一點,或許有很多人不在意,可是我真的要強調,名聲很重要
3.名聲很重要,請維持自己的名聲,即使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工讀生而已
人一旦過了35歲之後,找工作已經不是從報紙上,網路上,或是人力銀行中去找工作了,90%以上想要在35歲之後找到好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必須透過朋友,或是以前的同事介紹或引薦,想想剛剛第二點提到的,萬一自己是個在前公司,或是前前公司,是個投機取巧的人這樣子同事之間會怎麼看待你?當你有需要找新工作時,朋友認為"啊,某某他是個會投機取巧的人,我不想介紹他到另一個朋友那裡去",又或是新應徵的工作,裡面曾經有合作過的同事或客戶,世界就是這麼的小,不要以為不可能,當你進入新公司工作後,較資深的人在面對這些評論時,又會如何面對你?保持自己的好名聲,這很困難,但是必須要作!
4.遠離八掛圈
這是何飛鵬在自慢2這本書中有提到的一個小章節,雖然自慢2主要著重的是主管,但是我認為這一點一般工作者也適用,遠離八掛圈,不聽信公司內的流言蜚語,當然每間公司裡都會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一定不會受到主管的重用,主管面對愛講八掛的人,只會秉持"用其才,遠其人"的準則,萬一不幸被主管劃上了等號,就算自己的能力再強,主管也會與你保持相當的距離,而進行工作升遷時,也不見得會是首選的人物
5.責任責任,有責才有任
很多工作者在工作上,往往會遇到主管無法完全授權的情況,像是執行一個專案,明明自己沒有被授權,但是卻必須與其他部門主管進行資源協調的動作,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非常常見的情況,但是主管往往無法名正言順的給你一個正式的職位或是授權,好讓你方便工作的進行,這是因為主管也無法取得如此的資源,所以才更需要仰賴下屬的能力,以方便工作的進行,一旦下屬成功的完成了這項任務,主管才有理由向公司要求幫下屬加薪,升職或是授予更大的權利,這也是為什麼有責才有任,當工作者只是老老實實的完成自己份內應作的工作,是不會有"任"的發生的,當你負起了與其他人不同的責,此時任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怪罪主管為什麼沒有給予更多的授權時,請大家可以想想這句話,有責才會有任
6.主管無法作到完全的公平,但是心裡會告訴自己"這次少給的,我下次會補給你"
當專案結束,或是年中,年底考核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主管是不是少給自己獎勵了?為什麼為公司付出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這麼樣的獎勵?另一位同事明明無所事事,拿到的獎金卻比我更多?一位好的主管在面對下屬的獎懲時,必須以大局作為考量,因為在一件事情上,可能別人的付出真的比較少,但是獎勵比較多,所以他會在心裡暗付"這次少給的,我下次會補給你"這件事主管不見得會掛在嘴邊,但是好的主管一定會在往後給予相對的獎勵或是懲罰,如果當你發現,主管總是偏袒某些人,則必須先低頭想想,自己是否作的比對方好?負的責任是否比對方重?再來判斷主管是否真的偏袒對方
當然這是我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心得,比起樓主說的幾句話,說不定大家看了會比較有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