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級請回答-如果你是現代的國三學生

先自我介紹我是六年七班的

話說前晚我才跟兒子聊到以後 兒子今年才6年級

可能現在跟他說還太早 我只跟他說 如果你想讀大學

就去讀高中 若你覺得讀書沒啥興趣 你就去讀高職

去學個一技之長 至少以後不會餓死

現在技術學院跟大學 已經不像我們以前門檻那麼高

相信要進去 應該也不是太難 只要有念書應該就可以

不過我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沒讀到學士(大學生活很羨慕)

我最多也只能讓小孩高中學費無負擔 如果大學考上公立

我會出錢 若是私立 不好意思 爸爸賺錢很辛苦 以後還要

養老 不靠你們養 所以想讀就去辦學貸吧!

對了!! 我堅持一點 千萬不要給我去當職業軍人!

michaelhuwi wrote:
我是六年級40歲的...(恕刪)


我也六年級生,尾段班
我沒有想這麼多,應該就像我爸教育我那樣吧
唯一會被打罵的只有品德,成績就是鼓勵你盡量念而已
從小就告訴我,讀書考試就只是比較簡單的途徑而已,比起其他工作來的輕鬆
(現代讀書沒那麼好了? 也不是這麼說,高中大學畢業就去準備考國考,是不會賺大錢,但輕鬆養個家活口不能說是有困難吧)

我爸自己就是不愛念書的,那就是站生產線當勞工,那年代沒有周休,只休周日,一到六都是6.7點才下班
沒什麼福利,頂多就尾牙吃個飯抽個獎,很辛苦又乏味的工作
我爸給我的環境就是,只要我想念書,要補什麼習都給我去,即使手頭不寬裕,只要我想念,他就供應我
我覺得這樣很好
不要給小孩壓力,只要讓他知道現實世道就是這樣,孰輕孰重要他自己去理解,也能養成自己負責的態度
就算一直逼小孩念書考試,上建中北一女臺大,搞不好小孩心裡只是覺得...
"我只是照著爸媽的話做,滿足爸媽的希望","這真的是我要的人生嗎"
哪天有了挫折,他想到的也只是....爸媽叫我這樣做的

品德跟學習的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行行出狀元


以前有篇文章-貧窮是最好的大學

如果你能畢業的話就成功了


我親戚在種空心菜,去年連續5個月颱風,每月進帳百萬

今年前4個月完全沒收入,不過順便仲介農地每筆也都是賺一百多(有時整年沒有,有時一年5筆,平均一年2-3筆)

夫妻兩個人再請一個外配,平常月收也是2X萬

先生(國中畢業不愛唸書)以前也是窮怕了,肯吃苦,愛面子,有企圖心,不過很會記恨(家庭生長環境的關係不能言語開玩笑看輕他),有仇必報

半夜3點起來,每天要勞力付出12小時以上,不能生大病住院太久,都只有冬天過年能休息

也是走投無路才去種空心菜,也不一定每個都像他那麼賺

就像現做吃的大賺的佔5%,小賺的佔15%,其他80%糊口而已

他就是那5%


生命幾乎全部都給工作,說真的你會羨慕嗎,有些行業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


真的是業務能力(做人)比較重要


我一個同學把英文學好(以前家裡是50坪的汽修工具小工廠),後來自己轉型創業開貿易公司,做汽修工具貿易利潤8%,營業額每年上億,就是他的人脈(遇到陌生貴人提攜)業務又強,這個才是大家所響往的




michaelhuwi wrote:
我是六年級40歲的...(恕刪)
就找自己興趣的東西去學習吧~~

數理強的人可以選理工類組~ 文學藝術性強的人就文理類組吧~

唸不了高中的人 就到高職去學技術 挑個自己喜歡技能去學習

學個一技之長 至少也拿靠它生活

但就別玩物喪志混吃等死~~ 其實現代父母給資源往往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

我覺得還是讓孩子自己適性去發展 但也要告訴他每個領域出路問題

我是六年級中段班,是半導體業的資深程式設計師,年薪還可以~家裡有兩個孩子,都是國小生

在我們這一代讀國中時,其實如果覺得自己不會讀書,大家應該都會很認分的選擇去讀專科或是高職,因為道理很簡單,反正上不了大學,那就去找工作,有個一技之長也不錯,那種認份的心態,是支撐過去台灣20年,經濟能夠成長的一股力量。

反觀,現在國高中的孩子,也許要他們決定人生的方向,其實還太早,但是那種對人生認份的心態,已經消失了。他們對於未來的茫然,有絕大數的原因,是來自於物質生活得到得太容易,也因為傳媒廣大的傳播,他們會去衡量自己未來得花出更高的代價,才能得到現在父母親給予的生活品質,因此,說是喪志,導不如說是,那就乾脆待在家當個肯老族,反正要我考試我就去考,人生是父母給,成也是父母,敗也是父母。

我自己的孩子,我也贊同,高中職時就開始累積社會工作的資歷,如果有意願上大學,那學雜費父母出,生活費自己賺。越早體會生活的不意,就越能開啟他們探索未來的動機。

未來的20年,有一半現在的工作項目會消失,卻也有一半以上的新興工作興起,父母要擔心孩子的未來,就像是許多人一出生就替孩子的老年擔憂而投下鉅額保險,其實都有點做得太過了。

在草原上,有鬥志的動物,一定能在團體中嶄露頭角,相信人類社會也亦同。未來,一定是一個高競爭的時代,學歷不能代表一切,只有鬥志才能決定孩子們前進的方向。


深思文,先簽到

p.s
宅爸也有一位升國三的女兒

畢節望族後裔
簽到,看來大家都有一樣的困擾.........................
michaelhuwi wrote:
我是六年級40歲的中...(恕刪)

時代的巨輪
你無法擋
任何人都在這巨輪下求取「成就」

你同一世代的人,有人很確定自己的方向,更多的人不知道,知道也無能為力
新世代的人也完全一樣
十世代前的人也一樣。

你稍加思索就有答案。



看他的興趣啊,如果願意現在就準備公務員考試,念軍校

拼個國家不會倒,應該比公司不會倒安全一點


如果是我要給國中生建議的話,我會建議三點:
1.永遠保持好奇心
2.認識自己
3.時不時的挑戰自己各方面的極限

充滿好奇心的人,自然會去尋求知識,並且願意花時間去思考問題。有這樣的動力,不用怕書讀不好,自然能有一技之長。
然而,真切深刻的去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遠比外在的學識的更重要。因為知識或許能夠讓人得到一些問題的解答,但如果不了解自己,是無法幫助自己,做出對自己最佳解答的決定。而勇於挑戰自己的極限,時不時的跳出舒適圈,能夠幫助自己,創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另外一點就是,在自己本業專長方面,已經完備之後,如果還能在運用金錢的能力,金融財務領域的知識上,投注心力的話,我會覺得這才能夠在未來這個變動更加快速,生存更加困難的年代,擁有足夠的生存技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