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薪10萬美金,大家是不是都很羨慕?


yagami7215 wrote:
真的只能同意你這種...(恕刪)


要讓台灣更好,談何容易。單單是西部被污染的廣大農田,要多久才能淨化?畸形的畜牧養殖業,要如何改革,才能有安心的食物來源?

更別說空氣污染,水污染。至於媲美化工業的外食與食品加工,越想就越頭皮發麻,要讓台灣變好,就像讓清朝末年,要回到康雍之治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flyingdog1234 wrote:
跟你想法很像, 但當...(恕刪)


握握手,我住在荷蘭的小鎮,沒有阿姆斯特丹的繁華,但真的非常宜居。外食用餐的價位,跟我在台灣的消費差不多,但有時還是會自己煮煮中國菜,買歐洲品牌的衣服鞋包,比台灣便宜一半以上,我住荷蘭反而比台灣省錢,哈哈。
我沒說物價跟台灣差不多, 我只有說自己煮會便宜一點
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家不開伙的,除了早餐以外餐餐外食
他上次算給我看光是吃飯他們家一個月就要大約3500鎂

jeel54321 wrote:
我家五個大人,每月伙食加交通(上班搭大眾交通工具,購物才開車),再怎麼從寬估計,也不可能破兩萬 -- 台幣。
這樣說美國物價跟台灣差不多,是怎麼回事?

lucifer@mobile01 wrote:
他上次算給我看光是吃飯他們家一個月就要大約3500鎂

過生活跟做生意一樣,如果能精打細算,500美元一家四口也能吃得很健康。
如果想無腦過日子,當個甩手掌櫃,3500單身無孩也可以不夠花。

zgmf11133 wrote:
睡飽了,這是我的Badge...(恕刪)


年薪10萬,單身在矽谷不會吃土吧

假如你有小孩子,要養家,需要好學區,那是不夠。 但是我年輕時也在矽谷混過,矽谷那時候的好學區跟現在比沒太大改變。 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要不然錢永遠不夠用。

當年我為了省錢,住在便宜的公寓,因為一些人收入太低,連DMV牌照稅都付不起,我的車子的registration sticker還有被人試著撕下來的紀錄(撕下我得去貼在他們的車子牌照上)

我有能力買新車,我卻買舊車,開舊車,住便宜的公寓,好為未來做打算。 不過每次交女友,荷包都很痛

善用好市多,超市,買回來自己煮,買好的舊車,你會發現你的開銷不是那麼可怕。 當時一些朋友還會合租房子,好降低房租。 方法有很多,只是看你要不要犧牲。

有了小孩子,需要考慮學區(壞學區最主要是治安,還有同濟的學習態度),那我同意10萬真的是不夠。 但是另外一半不工作的話,可以考慮homeschool。

住好學區,不光是房子貴,還有小孩子求學時一大堆的花費,甚至家長自己出錢請學校沒開課的AP老師 小孩子自己沒動力,都要家長逼,以後還是很有可能出問題。 還不如多花心血,培養小孩子的競爭力,企圖心,執行力,應付挫敗的能力等。

當年買的一些食譜,現在還在書架上。 學會煮些好吃的,不但增加跟喜歡吃美食的女生交流的話題,自己也能享受。

蘋果滿操的,時間不夠的話,多利用冷凍蔬菜(pre-washed),少些處理時間。 買個燜燒鍋,用來魯東西,燉煮很方便,周末煮一些,可以吃好幾天。 少用需要丁在哪裡看火的爐子,多用電鍋,烤箱,燜燒鍋等工具,時間就是這樣子擠出來的。

justdreamer wrote:
有了小孩子,需要考慮學區(壞學區最主要是治安,還有同濟的學習態度),那我同意10萬真的是不夠。...(恕刪)


我同意您說的。另外補充美國不是只有矽谷啦,所以矽谷的房價與交通只能當作參考


其實就算是矽谷,也有很多學區不壞房價比較低的區域,就是遠。但是有的公司有交通車,有的人坐火車捷運,有的人合夥共乘,方法都有,只是看你願意犧牲多少。考慮到居住環境與工作環境,我覺得還是可以算算看的。

我還是鼓勵軟體硬體有點能力的人來美國闖闖。
看物價
zgmf11133 wrote:
睡飽了,這是我的Badge...(恕刪)
Miky23 wrote:
要讓台灣更好,談何容易。單單是西部被污染的廣大農田,要多久才能淨化?畸形的畜牧養殖業,要如何改革,才能有安心的食物來源?

更別說空氣污染,水污染。至於媲美化工業的外食與食品加工,越想就越頭皮發麻,要讓台灣變好,就像讓清朝末年,要回到康雍之治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臺灣的問題要從政治上著手,這麼多問題,大部份都跟政治逃不了關係 ,政治 = 管理眾人之事,所以當然是從政治著手


Miky23 wrote:
握握手,我住在荷蘭的小鎮,沒有阿姆斯特丹的繁華,但真的非常宜居。外食用餐的價位,跟我在台灣的消費差不多,但有時還是會自己煮煮中國菜,買歐洲品牌的衣服鞋包,比台灣便宜一半以上,我住荷蘭反而比台灣省錢,哈哈。


我曾在Eindhoven短期待過一陣子,真的是很適合居住的地方。
rebels wrote:
我同意您說的。另外...只是看你願意犧牲多少(恕刪)


我覺得願意犧牲多少才是重點。 工作領一份薪水,在美國不太容易省稅。 開源節流,沒法開源,只有節流。 我也是從租公寓開始的。 其實不只矽谷,我也有在其他地方住過。 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生活,想要增加資產,賭公司(我堵過startup都失敗),賭股票,賭房產等,都是需要資金的。 沒有家人幫忙的話,要學會知足常樂,錢不能全花光。

yagami7215 wrote:
臺灣的問題要從政治...(恕刪)


要改變台灣,是個非常艱鉅的工作。 可能也有點太晚了。 不要光怪政客,選民們自己也要反省,選出不會做事,只會推卸責任,拼命說謊的政客,縱容造假媒體的橫行,都讓台灣變好越來越難。 前幾年有朋友在這裡成功出售自己當初創辦有份的公司,至少在某一區域走在世界的前面,想說反正時間很多,回台灣看看能不能貢獻甚麼。 他把太太和小孩子都帶回台灣,想要幫台灣在他所知的那方面升級,結果問題一堆。 有理想,有在美國打天下的經歷,卻在台灣遇到很多阻力。

在台灣住過,在國外住過,你才有經驗,知道事情有其他可能,才能好好比較。 但是只在美國,只在台灣住的人,很容易只已自己所知的方向思考,而不想改變,認為沒必要,這樣都好好地過來了,為什麼要改變。 台灣的新聞讓我搖頭。 去年暑假回台灣,看到台灣電視新聞,還看了不同台,有點楞到。 為什麼小狗跑上公路值得多家報導,英國脫歐盟等重大新聞更需要報導的新聞卻沒花太多時間報導(我那時候直接看歐美的相關報導)。 今年跟一個30幾年沒聯絡的同學連絡上,他去年也回去台灣,我們兩個都覺得有點奇怪,台灣新聞為什麼不多報導一些更重要的訊息? 更不要談網路上的一些造假訊息了。

justdreamer wrote:
我覺得願意犧牲多少...(恕刪)


關於新聞的問題,收視族群的習慣,影響新聞取材的方向。台灣大多數人,根本不關心國際趨勢,只糾結在鄰里的芝麻小事。

我在荷蘭的清潔阿姨,剛開始連台灣在哪都不知道,前一陣子,她說看新聞討論北韓問題,問我北韓飛彈試射,會不會影響台灣,如果戰爭,台灣會不會被捲入。颱風的時候,也問我台灣家人沒事吧,她看網路新聞說台灣的颱風災情很大,所以她也為我台灣家人擔心。我的阿姨學歷不高,見識不廣,都還會關心國際新聞,而普遍的台灣人呢?台灣的新聞內容,反映的是收視者水平。
以這個標準,個人大約十五年前開始在LA算吃得上土,太座直至通知我"老娘退休了"一直沒吃得上土
平日生活正常該花花該省省( 一週外食2一3次,一年旅遊數次/出回國一次)
單純上班這些年共掙了數間房產(自住一間其餘出租)外加些公司股票及401k.
待會打算去這裡的亞洲超市快剪剪個頭髪-5+1 美金, 另外買個臭豆腐外帶- 7+1 美金.
以上海外(LA)真實生活報告完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