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熱潮過了嗎? 自行車技師難尋啊~~

hyenatek wrote:
HANDUP 大大您...(恕刪)


認真覺得
你會找不到人真的不是沒原因的
需求標準其實有互相打臉的情況
工作內容其實說的也不明不白
一般人去應徵也會怕怕的
建議你把這個職缺的教育訊練的方案與授薪的上限講一下
因為整串看下來...台灣根本沒有太多您所需要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是自己養的即戰力30K有些人會沒安全感的

補充...
熟AUTOCAD 與產品開發流程 <<< 光這項的就值超過40K了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傻瓜狐狸 wrote:
認真覺得你會找不到人...(恕刪)


我贊同樓上說的

新聞報22k,不代表你出個30k*14個月就可以找到有經驗的"能手"

沒能手願意來應徵代表你這價格太低...開高還有機會!!

薪水好,貴公司也部會找到一堆快閃族來上班

qq_angel wrote:
您好,
腳踏車店不管更換內外胎或是任何零件都很貴。
您有提及因為人工換胎的問題,腳踏車換胎跟機車比起來,我想工時是差不了多少的。(15分鐘內應該是都可以解決)
但工資差了相當多。

彩虹公司貨跟億華水貨的差價僅13%,
"☆eWhat 億華☆ Canon EOS 700D 單機身 (同 T5i )可即時預覽濾鏡模式 平輸繁中 650D 後續~1 " 18900元

"☆eWhat 億華☆ Canon EOS 700D (同 T5i ) 單機身 650D 後續 彩虹公司貨 8/31前送32GSD ~1 " 21900元

同樣都是代理商模式(捷安特賣的內外胎非自行生產),如果以公司或跟水貨來分,相機差價只有13%,腳踏車內外胎差價可以到300%。(再者,品牌腳踏車店擁有大量通路,拿貨的價格應該是低於網路,賺300%是保守的計算方式,實際上應該是會更高。)

如果這樣不稱為暴利,那可能沒有其他形容詞了。


您好,有部分您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大部分是有瑕疵的。

首先,您無法確認店家進貨價格進貨管道還有台灣市場的遊戲規則。
確實單從價格看來,那數字差異真的很可觀,但如果您有機會走訪幾間所謂價格昂貴的店家小聊一下,我想現在大部分的自行車店老闆都不太會唬爛你,因為市場反應真的不好,就我自己身邊朋友接觸還有工作接觸的店面,如果你買公司貨,那利潤是真的很低,約售價的2成~3成,但是所謂的工廠清庫存(坦白說就是流出品)那利潤還能比這更高。OE價格大約是AM價格的1/3左右而已,這就是為什麼你說人家賺300%。

雖然進貨管道多元,但實際上有能力拿到貨的並不多,市場的遊戲規則是人脈還有現金。
要便宜可以,你一次就是多量,現金交易沒有票期;而對於有販售公司貨的店家來說,台灣的自有品牌都很保護自己,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之前天心工業一直使用秘密客來抓販售水貨的店家,吃上官司的也不少,反倒是國外品牌大概是不太看得起台灣市場,對於水貨流出品充斥到沒什麼動作。這也是有些店家後來店面就不擺甚至不進低廉的流出品的原因。

台灣市場的遊戲規則對於有店面的店家來說是很不利的,除非就是把自行車店搞成高級車行,裝潢擺設甚至還有咖啡廳等等,吸引高收入的族群來賺取工資等利潤比例較高的收入。

捷安特直營店的作法就市場銷售來看來才是正面的,讓售價導回正軌,不再是流出品的1/3低價打擊市場。台灣人真的很幸福,一二級零件能見度高的就像小黃一樣,這在國外是看不到的。最明顯的例子,你在這個論壇有看到誰大力推廣入門零件過嗎?每個都說一次到位、攻頂,但是真的能騎的出來差異的有多少?我知道最大的差異就是出去騎車的時候大家看你的眼神而已。

若有機會去看一下SRAM的零件報價甚至在Chain Reaction Cycles還有Jenson USA的特惠價格,即便是30%off還比台灣的網拍貴。

最後,您提到最正確的事情就是暴利,而這些暴利去哪裡了?除了大老闆之外就是中間掃庫存的大盤商。

車店的利潤真的不高,您在IC產業您應該也知道工廠出貨價格搭配整個產品的市場售價,那利潤有多高了。而又店面的進貨價格跟售價比起來,他們的利潤比例又是多少。

源頭工廠/品牌商、店家、消費者,這三者之間並不是直接的源頭-消費者,300%的利潤比例並不是這樣建立的。


hyenatek wrote:
這個職位我沒有說的很清楚,以月薪30k以上而言,當然跟01上很多前輩無法相比~~

許多發言的大大,或許是不知民間疾苦,在中、南部一大票都是22k~28k的工作,就算是工程師也只有這樣。

我們自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畢境我們開的要求條件最重要的就是兩點:

1. 熱愛騎自行車。願意以騎自行車當成職業。

2. 要有上進的心,許多的自行車技術要靠自己研究出來

若對這個職缺有興趣的人,歡迎PM給我,我會轉給我們人資的。


唉~~~台灣會向下沉淪不是沒有原因的,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哩!

一方面自覺委屈說這樣的薪水很高了,另一方面卻欣賞達人級的師父

光這兩點你們有沒有自己想過怎樣Level的人適合的薪水Level在哪邊啊 ?

想拿香蕉請獅子,還美名、畫大餅說結合工作&興趣,建議你多看看電視,

電視常介紹這一類工作結合興趣的達人,薪水都超乎你們公司的想像

『 在山的面前,我永遠謙卑;不敢言征服,只願山仁慈 』

傻瓜狐狸 wrote:
認真覺得你會找不到人...(恕刪)


那我懂AUTOCAD那我可以有個工作嗎TT
qq_angel wrote:
另外,
如果看一兩次可以學起的,應該無法稱做技術。
所謂專業的技術,應該是只有少數人會使用。
看一次就學起來,人人都會的東西,應該是稱為常識。
更換腳踏車零件很少需要看兩次才學的會,這種東西要拿來稱作專業技術有點太牽強。
謝謝指教!

看兩次就學會歐??
大哥,我肯定您是練武奇才啦.
我混單車店超過10年了,還在自行車店做過一年,
到現在都還覺得很多維修技術需要學,
並沒有像您說的看個兩次就會了.

看廚師炒菜煮飯,也是看個兩次就知道了,
回家炒常常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邊不說您不知道,自行車的的工具很多都是特規,
上游廠商還積極的出特規零件,綁工具還綁規格.
同樣是變速器調整,一樣的動作與工序,
有人只能調出50分,但也有人可以調出90分.
這種看個兩次就可以學會的朋友,只能說天才來的.

最好笑的來了,您認為車店很暴利,技術也好學.
很有趣的是,車店一家一家收,
網路上總是充斥著哪家車店技術很爛之類的討論.....

技術真的這麼好學,開車店這麼好賺,等您開呀?
以曾經在車店幹過一年的小小技師的經驗,
我只能說開車店真的不容易.
台灣沒有多的技師在外面流動,傳統腳


踏車店還有半技工幫忙修車。

年薪低於50算是混口飯吃

qq_angel wrote:
實在看不懂。,...(恕刪)



因為必須賺到養得活從業人員的錢,這行當才能存活下去,用你自己的薪資去推他們店裡員工的人力成本,再算算該換幾條內胎才賺得到,就可進一步理解。

以捷安特為例,現在的市況,它們中部直營店一般都是賠錢經營的,偶爾有一兩家出現業績達成,但以我的經驗,我認為他還是賠錢,沒必要在低總價的商品上給優惠,因為量衝再高都養不活這些員工;至於經銷商,他們進的貨一般都是向捷安特買斷的,要賣得出去才有賺錢,盈虧自負,所以很多是老闆一人經營,頂多加一人,他們承受不了賠錢經營,如果光賺DIY就可以的項目,很快就玩完了,所以也不應該著重在補修的小商品上,因為再怎麼便宜都不可能比不用經營店面的網購便宜,不用思考降價與網購競爭。

想不通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反正自己買來換就已達成目的了!

zdm998 wrote:
身為輪界的小弟到10...(恕刪)


所以業界不少RD 為了薪水這件事離開,跑去科學園區當電子RD ~
因為科技業給得起,業界給不起,業界就是求個穩定而已,不少人對自行車沒熱情+不滿意薪資而離開......離開組車廠的,不是跳別的產業就是往外商,貿易商,代理商跑。

wagamamafju wrote:
您好,有部分您的說法...(恕刪)


國外品牌廠不抓可能如您所說看不起台灣市場,因為太小啦~
另外就是不抓水貨商,直接"修理"組車廠....(懷疑最大貨源= =|||)
以大S來說,三X達應該抗議很久了

不過那些收貨盤商真是賺飽飽 口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