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天才們都立志當螺絲釘...(恕刪)
幾個月前商業周刊在調查全台147所學校和21萬人社會新鮮人後,發表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重視實質能力的殘酷職場已開始反映出透過通才教育出身國立名校的畢業生不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就業的板塊已經開始朝技職體系移動,傳統名校清大和成大居然摔出就業率排行榜的領先群(前25%)。
當時討論很熱烈,認為原因除了父母們萬惡的唯有讀書高觀念外,台灣高等教育的舒適圈也讓學生們在畢業後進入真槍實彈的職場後往往力不從心,難以適應。真的掄起刀槍,通才教育下鮮少實務經驗的新鮮人,實在難以和在技職科大體系中受過艱苦及完整訓練的人競爭。在台灣經濟挑戰日益嚴峻的今天,企業用人無不追求即戰力。有心花下大量時間成本培養人才的幾乎都是超大型企業。但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又有多少受過通才教育的畢業生可以得到如此的對待?
我們來看看數字。台灣寵物飼主們一年花費在寵物醫療的費用粗估約是45億元。而全台的開業獸醫有2/3都來自屏科大獸醫系。高雄餐飲大學西廚系的畢業生,起薪是基本行情的1.5倍。高雄海洋科大航技系的學生,畢業取得證照後上船,月入就是13萬!
能有這些傲人的數字,只因這些學生在校學習時都經歷過吃苦當吃補的階段。屏科大獸醫系的學生很早就參與第一線的臨床工作。升上大四時對於動物解剖已駕輕就熟,但他校獸醫系的學生可能連刀都還未碰過。除了基本功,他們也必須動手打雜,打掃動物籠舍和清理排泄物,真實體驗光鮮亮麗背後的實際環境。同樣的,高雄餐飲西廚系的學生也是經過高強度磨練。為培養紀律和服從,強制住校、固定起床就寢時間、晚點名、髮禁和定時檢查內務等等軍事化一般的管理不說,上實習課的廚房並未安裝空調,徹底實踐「怕熱就不要進廚房」這句諺語。可以想像需要多大堅忍心性的人才能挺過這樣的訓練。高海航技系的學生則是實際上船出海最實際的體驗海洋生活。他們自己形容出海如同關水牢,必須耐的住寂寞。
而在海上沒有任何陸地的資源和補給,凡事都必須自己來。
面對這些磨練,沒有熱情是絕對無法堅持下去。而熱情最終的表象就是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所以屏科大獸醫系學生們自行開業,一年營收可以有30億。有「台灣藍帶廚藝學院」之稱的高雄餐飲大學的西廚系是五星級飯店和各式高級餐飲的主廚搖籃。價值上千萬和上億的船舶設備,當然交給值得信賴的高雄海洋科大航技系校友。
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天賦長處才能被加以培養發展。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透徹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缺很稀少,因此許多孩子的才能都被埋沒。在台灣,擁有別於”讀書考試”才能的孩子們需要被特別培養,才能在將來顯示出他們過人的才能。否則,只透過通才教育,他們被逼到在不擅長的領域揚短避長,根本無法發揮特有的天賦。不知道如何發掘和培養孩子的才能,不能因材施教,甚至連孩子們在表達或嘗試時都不願去理解,只會不停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讀書考試不成才!悲劇啊……難道真的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成才嗎?不是這樣吧,問題就出在父母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