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中國過水兩年再換工作。
34k人民幣那當然是ok

34k台幣的話你可以叫他去吃屎了,不是因為台灣人有多高端大氣上檔次
是因為以你的級別(能管人的話)34k台幣的薪水比當地市場價還低哈哈哈哈
機票有多少錢才3千多點RMB...哈
一路聽下來,我2003年-2005年,月薪平均一萬一人民幣,沒勞建保、沒年終獎金,連機票都沒有,我不就是盤子???
zeus lu wrote:
一路聽下來,我200...(恕刪)


2003至2005年間每月拿11000元算非常好的薪水了,我覺得相當於現在的月薪3萬塊,那時候北京2環邊的新房也就4、5千一平米,這幾年錢真是毛的厲害。
我2006年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第一份工作一個月掙1600,還是在北京,我們學校好歹也算個重點大學。經常加班,而且沒有加班費,那時候真心是覺得自己要學東西,加班也覺得是應該的,不過現在想想我那時只不過是做了老闆的廉價勞動力而不自知。我記得有一次加班特別煩的時候躲在公司洗手間里用腳踹牆發泄,不過當時也熬過來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年薪10萬。工作3年後我大概年薪5、6萬,現在一晃畢業7年多了,我也換了第三份工作了,稅後年薪能有25萬左右,在北京同齡人當中算是中等偏上,工作也基本上是朝九晚五,不過人也漸漸變懶了,現在想想過去,真是感慨良多。
在大陸能地會變強是一定的
但一但在對岸工作後
離職或回台應徵的工作
都有可能還會叫你過去大陸
有可能造成想回來回不來的冏境

veryhappyman wrote:
誤導? 您還真是愛說笑
我認識的大陸都是陸幹或是陸籍老闆
酒酣耳熱之際.他們心態是啥? 會說啥話?
我可是比你還清楚
一個台灣人離鄉背井去工作. 只拿6500人民幣
不笑他? 拿到要恭喜他?

深圳這地方. 6500人民幣根本不夠用
還要犧牲家人跟朋友
看得上的飲食餐廳. 樣樣價錢都比台灣貴
更不用說人生地不熟



强的人强只需要一颗心,理由是不需要的,不强的人永远都可以给自己找到无数个理由。在大陆这里有个很老的新闻报道,有人故意隐藏了自己的研究生学历,生怕雇主在开工资的时候犹豫不决,只给雇主看自己的本科学历,只求得到一个工作机会。人家相信的是:是金子总是会闪光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台湾人并没有多高贵,认清形势好不好?一个新鲜人6500元在深圳不够用,22K在台湾够用不?如果有个新鲜人34K,而且有机会成长,未来可能被提携到独当一面的位置,这算不算一个需要珍惜的机会?我没有误导任何人,我只是设身处地为楼主着想。人和人的背景、机遇条件都不同,没有必要都强求什么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李泽楷可以在大学肄业后直接进海外创投,楼主如有这种机会,还用得着在这个论坛发文来咨询吗?

今天已经是2014年了,不要再抱着什么台湾人一到大陆就高贵这种迷思来麻醉自己了。12年前我研究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就是8000元一个月,弄得不好大部分的台湾大学生到今天的起薪都不如我那时候的情况。

你说的那些陆干,大陆老板,如果他们瞧不起刚起步的台湾年轻人,那也只是说明你自己混的一塌糊涂,你就和大陆的一些烂人混在一个圈子里面。

地图宝贝 wrote:
今天已经是2014年了,不要再抱着什么台湾人一到大陆就高贵这种迷思来麻醉自己了。12年前我研究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就是8000元一个月,弄得不好大部分的台湾大学生到今天的起薪都不如我那时候的情况。


所以離鄉背井不需要多加給?
你的薪水裡是怎樣談的? 攤出來看看?
有沒有宿舍以及電話或應酬的加給?
所以過去的台灣新人不用 3500 人民幣算正常?
你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有沒有吹捧? 是月薪還是年薪?
相信你我心裡有數

地图宝贝 wrote:
你说的那些陆干,大陆老板,如果他们瞧不起刚起步的台湾年轻人,那也只是说明你自己混的一塌糊涂,你就和大陆的一些烂人混在一个圈子里面。


不是瞧不起剛起步的台灣人
是瞧不起薪水低又鄉背景的人
不要說你不會. 大家比來比去是比啥?
連同鄉都可以比
veryhappyman wrote:
所以離鄉背井不需要多加給?
你的薪水裡是怎樣談的? 攤出來看看?
有沒有宿舍以及電話或應酬的加給?
所以過去的台灣新人不用 3500 人民幣算正常?
你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有沒有吹捧? 是月薪還是年薪?
相信你我心裡有數


你心里有什么数,是不是台湾财经砖家汪洁民告诉你说的在大陆的火车站一堆人围在一个台湾人,看台湾人吃方便面?8000元人民币,看清楚了,我的起步月薪,2002年,在上海。

您不用再给我私信了。
以下貼上我在別版發表的文章,與原文主共勉:

從我學生時代開始就在這裡好幾年了,很少發文,但最近我的職涯有的大轉變,有感而發想跟大家分享,我不見得會常常上來看,但是偶而總是會。
基本上,就是想砲轟台灣的建築設計環境,當然,會盡量文雅一點。
我今年三十多,在台灣某老建築系畢業超過十年,於某世界級名校碩士畢業,曾在台北某大事務所認真奮鬥多年,除了工作以外我也幹過很多別的,例如國際學術研討,企業演講....。所以這並不是個能力差的爛咖在靠腰日子不好過。
一年多前連續收到幾個海外大公司的邀請,終於決定要離開老家,到對岸發展,目前任職於上海某世界級外資大公司當一名中階建築師。我輩青年裡,我的學經歷算不差了,離開台北前只領50K/ per mon,現在剛在上海起步價超過台北兩倍,加班少,加班費超高還沒人想賺,而上海物價並沒真的比台北高多少.
對於大部分先進國家(包括台灣),建築師這行都是收入不特別好的工作,但像這樣壓榨人力,業主不尊重建築師,建築師老闆不尊重員工,應該是只有台灣而已。在台北時,我遇過少數誇張粗暴的上司老闆(相信大家也都有類似經驗),和那種專搞小團體、廢物打混不長進的20s爛咖同事(也相信大家都有經驗),當然也有一些特別的好經驗,例如一些像是配合老外建築師進行初步設計的特殊案子、陪業主參訪重要政府單位等特殊任務,還有一些前輩經驗分享。
台灣工作好的部份我不講了,想說的是壞的部分,因為台灣除了工作以外甚麼都很好。我認為關鍵在於某些前輩們,長輩們,因為以前過太爽才作上那個位子的,特別是60歲上下的這批人,最直接受到經濟奇蹟的養份,但他們的競爭力平均來說根本早就過時了,卻是在台灣各領域(包括政治)掌握著絕對的資源。
問題來了,首先是品味和價值觀的部分:
一方面是我這輩和更年輕的人實在不太能忍受上一代這種低素質的設計方式和噁心的觀念,二方面,就算老人們不甩我,也得乖乖聽業主的吧? 業主並不會永遠的這麼低俗,不會永遠看你跟他一樣土,一樣貪婪就覺得是好兄弟,因為業主也會老,而第二代的業主根本沒餓過肚子,水準也不會比我差,他們最關心的不是錢,而是有沒有夠檔次,維持在高級圈子裡,拒絕跟等級差太多的人打交道,那他們當然不想理老土建築師、不想理不會電腦的人?。沒錯,我就是歧視戰後第一代當年小時後很窮很可憐的雜碎,憑甚麼這些雜碎在開事務所、當業主、當企業家和政治領導人物? 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是這樣吧?
再來,是歷史大環境和制度面:
台灣這種多如牛毛的法規,發明出來就是為了消耗廉價又優質的腦力,業內不成文的規定,領建照前改幾次方案都免費,但算面積、檢討法規和畫圖卻是非常花腦力的工作,只好拐騙年輕人進來說建照這件事情非常偉大,你要好好學,然後付個三萬多月薪玩到死。這不得不讓人反省這多如牛毛的法規是怎麼來的? 原來是因為當年發展太快,又是個密度超高的環境,政府怕失控就在短時間內依各方意見訂出來的,沒有時間醞釀,也沒時間好好思考。這在大事務所造成一種奇怪的狀況: 跑照的說話比做設計的還大聲,大學畢業爛咖做個幾年跟國外回來做個幾年領差不多的薪水。
現在的工作項目在亞洲各地,也包括台灣老家,我們的設計水平很高,但應該還沒法跟那幾位真正的世界級同場對幹,在上海這地方,我一點兒也不認為自己狠利害,因為光台灣人的圈子裡就已經高手雲集了,這裡說的不是隨便的普通台灣人,而是台灣青年建築師裡的精英,若人說我只是喝過洋墨水而已,那麼在上海及亞洲各地的台灣建築精英可絕對不只是喝過洋墨水,這只是入門磚! 但誰要回老家?? 迷路的人才會回家吧,在職涯上迷路!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多少能力更好的人都沒法改善過來,但就這樣放棄嗎? 當然不是,也更不是悶著頭努力就成,一定要先搞清楚問題在哪裡。政府的政策無法讓企業願意投資較長遠的產業,而政策取決於選票,選票卻取決於政商操弄,因為人民太不成熟理性,腦筋不清楚。政府才得跟財團拿子彈打選戰,讓政策適合財團能用99%貸款買帝寶好多戶,大企業通通都涉足炒房地產,而沒人願意花工夫去做創新的產業,最後就剩滿街熱血月光青年賣肝轉動經濟正常運做了。
改變:
前人為自由而犧牲, 因為自由是需要爭取得來的,我們為了幸福也該爭取,如果我們無法改變,那麼很快地,我們就只能靠開放大陸自由行來的祖國小資青年賞口飯吃了,觀光業最強,碰到下個金融風暴就變希臘了,專門出口維納斯女神當新娘給有錢的外國老頭。
這是一種革命,但不只是把上頭老大扯下來,而是要先從內而外爆發,改面觀念為先。不要在尊重那些長輩、前輩、領導者或老頭上司了,把他們扯下來吧,等他們自己走入墳墓大概還要十幾二十年,有這麼多時間等嗎?

地图宝贝 wrote:
8000元人民币,看清楚了,我的起步月薪,2002年,在上海。


看得很清楚. 但更懷疑
之前有機會面試內地工程師. 一堆也是開8000.9000人民幣
甚至是 12000.15000
實在是用不下去. 金額遠超出我認知
後來找當地人士專員解決.
原來漫天開價的對策就是落地還價

上海有沒有這價位? 02年?
相信你自己是哪間學校畢業?
有啥行情? 不用大家多說

我去內地出差. 偶爾也吃方便麵
why? 至少不會拉肚子. 懂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