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tom0321 wrote:未來世界會因自動化ˋ機器人普及化導致大量的產品製造,衣食住行的取得變得容易且價值趨近免費,人們不用再無意義的去做低價值的工作,而會去花更多時間去選擇自己想做之事。 趨近免費? 不可能,因為資源有限,你現在買東西的價格,人力成份都不大。現在人會做低價值的無意義工作....是因為沒能力做其他的事,這類人有時間能幹嘛? 你看他們下班在幹嘛就是了,打手遊,混夜店,唱KTV,逛大街,聚眾嘻鬧.... 一樣產生不了價值,支撐不了個體經濟活動。
Moses5222 wrote:想想看,很久以前沒有飛機輪船要運東西到中亞,歐洲,要走絲路所以當時需要很多人力動物來拖拉慢慢走對應現在這些人都跑去在機場港口服務,機械飛機汽車輪船設計維修還是有工作的,不同時空就會跑出相對應不同的工作唐朝時有拉駱駝的腳夫,沒有輪船維修工 人工智慧產生的就業變革,跟工業化產生的多樣性就業....完全不同。用你智商的一部份去想想就明白了。後者是分化,衍生,前者..叫取代。
aronyang wrote:你現在買東西的價格,人力成份都不大。 除了直接生產人力成本,其它管理,研發,各層銷售利潤..,人力成份都佔很大比例.一樣產生不了價值,支撐不了個體經濟活動。 現代的經濟活動大部份都是產生不了「實際價值」的,包括開設論壇網站,眾人逛逛論壇網站等等.人類經濟活動原本就存在許多沒價值的事情,現代更是如此.花千萬美金年薪請個CEO,真有多少「實際價值」可言?近點說,每個人成天滑手機,有啥意義?但是,沒人閒閒沒事滑手機,生產手機又有何用???
現在還非常笨就像7-11的i-bon,會使用的人去按一按就可以快速完成很多事(節省收銀人員的負擔 = 減少收銀人員數量)但不會用的人就很難使用,反而需要有人協助去按這就跟目前的迎賓機器人一樣,會講出正確關鍵字的人就很好用,口齒不清講不清楚的人,機器人只會跟你大眼瞪小眼所以現階段這些機器人都還是噱頭>實用不過機器人(AI)是會進步的,當AI進步到一定程度後,要理解很模糊的說法就變得不再是問題我認為最簡易的做法就是搭配無線網路,當機器人聽到關鍵字但無法判斷時,就先把最接近的同音字丟上GOOGLE去搜尋再利用GOOGLE的搜尋結果跟自身資料庫比對,找出最有可能代表的意思因為GOOGLE搜尋習慣是由許多真人去累積出來的。所以透過GOOGLE搜尋可以找出很接近大部份人的使用習慣總之當這些技術再進步後,機器人能取代的工作就多了事實上人類工業的終極目標就是由機器人(程式)去設計、製造其他機器人,然後人類完全不需要工作所有的需求都由機器人來滿足這一步其實已經正在進行了目前全球正在推動的工業4.0透過物聯網(萬物連上網),雲端存取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所以生產流程、技術都可以遠端完成這個架構一旦完備,等到真正的AI一上線,很短的時間內, 人類就不再需要工作了AI會在很快的時間內下決策,決定要製作哪些功能的機器人(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設計)然後立刻連線製造工廠製造出需要的機械,譬如自動種田的機器等等現在人類要決定製造一種機器,決策時間可能要一兩年,設計開發一兩年,上市量產又一兩年。一個產品從被提出需求到市場上看到,短則兩三年,長則十年。 但這如果由AI著手,決策可能只要兩秒,設計不用一分鐘。從提案到工廠開始製造第一台設備可能是幾個小時的事。一兩天內第一台原型機就推出了後現代工業的發展就是朝這個方向在進行一起期待工業5.0吧。當然到時到底是世界大同還是天網出現? 這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