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在景點等待不算工時?林美珠:他可以關車門、散步、做操


rukawa1 wrote:
那就不要妄想周休二日的來到!

現在不就是周休二日???
THE666 wrote:
很多餐廳的員工上班時...(恕刪)



這個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受不受雇主控制
今天遊覽車停靠 旅客下車
但隨時可以要移車
旅客要拿東西
導遊縮短行程回來上車
所以不能跑遠 這個叫待命
上班族中午要回家睡覺 下午準時出現也沒差別



台灣遊覽車加上客運全年出車車次有幾百萬車次甚至上千萬車次,其中一次出意外就說另外那幾百萬次都是有問題的,這樣的思考邏輯才是怪。

日本的制度怎樣我是不清楚,不過日本去年也有遊覽車出事。以下片段節錄自網路舊聞:
---------------------------------------------
日本長野輕井澤去年1月15日也發生遊覽車翻覆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當時出事的遊覽車共乘坐41人要去滑雪的遊客,從群馬縣出發行經長野縣18號國道時,巴士突然衝出車道翻覆後墜崖。警方調查指出,死傷嚴重是因為乘客沒繫安全帶,被拋出座位後死亡。
據了解,昨日失事的遊覽車乘客多為中老年的市民,警方目前懷疑因司機開車超過15小時疲勞駕駛,才導致遊覽車翻覆。另外事發當時大多乘客未繫安全帶,才會在遊覽車翻覆時被拋出車外,讓死傷更加慘重。
----------------------------------------------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人同時一起出現時就是會發生這種令人遺憾的事。

不願意承認是意外,隨便找個替罪羊來怪罪以便讓情緒有個渲洩的出口是人之常情。家屬需要發洩,但~~看戲的人竟也跟著入戲。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日本制度再好還是有不守規定的人。如果修改制度就能避免意外事故發生的話,那天天改制度就好。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實是有什麼用,不過就是多了一項可以究責的理由罷了。

去查一下台灣從1986年的遊覽車事故到2017年的事故總量,再對比過去三十年台灣遊覽車的總出車次車次會發現:其實台灣遊覽車肇事率極低。而過去三十年如此低的肇事率卻因為一起意外而被全盤否定。(30年來共發生8起重大事故)

現在懂得要上網查資料的人愈來愈少,都是些人云亦云者。沒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別人講什麼就跟著講,風往哪邊吹人就往哪邊跑。


這起意外再加上最近最流行的一例一休以及工時議題剛好讓那些憤世嫉俗者大作文章。

明著是為死者討公道,暗地裡卻還是在運作勞動條件改革以及工時的調整。勞方不過是想利用這33個亡者來告訴資方:如果不順我們的意思去改革,就會繼續死人。

說什麼制度什麼改革都是幌子而已。看到有資方落難了就趁他病要他命,順便再縮工時調薪資。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我想大概沒人會在乎。


大大說得太中肯了,我朋友在北部當小店與小公司老闆的,也是很多面試員工寧可多領三五千元也不要投保任何勞健保,因為有欠債投保會被要求還錢追債之類的@@

Dr.Corgi wrote:
真有趣,小弟我以前也兼差做過旅遊業
第一次看到大家這樣"挺"遊覽車司機
從現在開始,司機變被迫害的勞工了喔? XD

我看最近新聞,最誠實的只有那位老董
真是人為財死
今天要規範司機工時,並不是保護司機,是要保護乘客,
司機能夠開為何不開,趕快到下一個回扣購物站,拿包煙、拿包檳榔、拿瓶飲料卡唬爛,
會累的就在車上休息室開冷氣躺著,有的在後面等分錢跟導遊一起拿回扣
甚至還有休息時間長的,還有去附近找"那個"處理一下,按摩的、砲溫泉的都有
你以為大家休息時間時都那樣單純乖乖在車上待命喔?

以前比較誇張的時候(團費沒殺到這樣低價時,低價團時回扣就拿去補貼團費),
50%甚至80%都被導遊司機拿走,特別是高價珠寶類
我一個老朋友五十幾歲歷史老師退休轉大陸客導遊,半年賺一百多萬,聽他說司機也賺很大
每天就是趕購物行程,多晚多早通通都去(人為財死)

你以為司機被壓迫、迫不得已之下去貸款八九百萬買車子
如果腦袋正常,請問你自己會貸款幾百萬,為的事要賺每月五萬?
又不是白癡,不會算...
這樣難賺 還貸款來賺? 幫幫忙.... 都不瞭解這行的話,用腦子想,這樣合邏輯嗎?

這行業沒你們幻想中這樣神聖
現在你可以當個傻子,放空腦袋被媒體政論節目帶風向,當個無知老百姓一起亂罵
結果,報告出爐時才發現自己是白痴

範例1. 空難機長躲過大橋,媒體大讚是英雄!結果變成操作失誤害死全機
範例2. 遊覽車司機避免追撞,火燒車退到路邊,結果是司機要自殺,拖全車一起走

就繼續當個被媒體擺弄的傻子吧
一個沒幹過勞工的人當勞動部部長,你覺得她會為勞工著想嗎?
官就是官哦~~

cm4430 wrote: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家人坐在遊覽車上,但只要車是新的,就算發生事故你也願意坦然接受這個結果不吵不鬧不要求賠償是嗎?
坐到舊車要賠償,坐到新車就可以免責是吧?...(恕刪)

廢言...
若今天車子是新的、合格的、不是老舊拼裝車,司機沒有過勞有充分休息
沒有其他人為誘發事故因素之下,這件事才夠資格稱為交通「意外」!

明明旅行社就做出惡劣的壓榨行為
遊走在安全與危險邊緣
車禍了還在硬凹做這行的司幾本來就是這樣為錢拼命
那每一趟的出車就像在賭博一樣
賭今天是不是活著賺到錢

我個人假設
一趟出車算初始安全機率90%開始扣好了
車子很老舊扣10%
車子是拼裝車扣10%
司機過勞沒足夠休息扣20%
開長途+危險山路扣15%
------------------------------
最後安全機率剩下35%

35%安全機率當然可能運氣好,出個200次車、3~5年都賭中35%
但是終於有一次賭輸了
然後有某些人再說
這司機那麼衰
以前都活下來了
現在死了,司機自己願賭就該服命

現在人買台小客車就在那邊斤斤計較安全氣囊幾顆、主被動安全配備有無偷料
一台幾十條人命的遊覽車就可以用賭命的嗎?
chusam wrote:
我個人假設
一趟出車算初始安全機率90%開始扣好了
車子很老舊扣10%
車子是拼裝車扣10%
司機過勞沒足夠休息扣20%
開長途+危險山路扣15%
------------------------------
最後安全機率剩下35%...(恕刪)


說的很有道理

車子老舊 10% <= 有人出來檢討驗車流程、車輛的安全性要求嗎?

車子是拼裝車扣10% <= 有人出來檢討這一塊嗎?

且這兩者有點衝突 , 如先前的網友提到過的 新車(日韓)未必比舊車(歐美)安全

因此兩者應該是要合併用成 「車輛安全性」來考量


司機過勞沒足夠休息扣20% <= 檢討到翻掉

開長途+危險山路扣15% <= 這倒沒輒吧? 司機本來就是這樣的生態 , 不過是否可以用額外的安全措施來cover這一塊,提升安全性? 如雙駕駛之類的

因此 10 + 10 + 15 = 35% 甚至如果加回預設被扣掉的10% (就高達 45%的部份)沒人檢討 , 20% 的檢討到翻掉... 這樣也不合理吧?

到底是 勞資糾紛 是重點? 還是 交通意外才是重點?
ANDYLIU66Y wrote:


小英,你怎麼說。

她會說,去問妳老闆,怎麼會問我

淚痕0719 wrote:
她會說,去問妳老闆...(恕刪)


按照這樣的邏輯 您們家遇到色狼 、 遭小偷 之類的 第一時間是去總統府示威遊行抗議找記者抗議政府治安不好 ,而不是先去警察局報案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