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ce wrote:
樓地板是針對早期月...(恕刪)


沒錯啊
新制公務人員
本來就沒有18%
至於那張表
麻煩請去質疑銓敘部吧

我認為他們這樣列是事實
法條裡也沒寫樓地板32160
只寫最低保障金額
你若要他們在表格裡寫32160
不如直接寫最低保障金額


樓地板指的是被砍的最低標準
退休所得低於樓地板的不會再被砍
並不表示保障你拿樓地板金額

每個人退休金
本來就依在職年資 退休年齡 俸級等等情況 而有所不同
要比較年改前後的不同
就要拿同樣條件去試算

今天你若年改前原本可以60歲退休
那你年改後自然也要拿60歲的年齡去試算比較
為什麼要拿65歲去美化數字?

拿30年年資 65歲去試算
看起來只不過配合替代率60%的上限
來讓年改後的金額好看些而已
但是4萬1也沒多好看

其實7等功頂純新制人員
你拿年資大約32年左右 60歲退休去試算
就會得到年改前5萬
年改後3萬多的金額



Silkiller wrote:
麻煩請去質疑銓敘部吧


這樣他們一定很忙

任何圖文連結都算在他們頭上。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當警察!!

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他領死薪水-省吃儉用6年竟賺2千萬/ar-BBHu5VB?li=AAazr0y&ocid=spartanntp

故事中的主角37歲(2002)少校退役才轉去當警察,每個月靠當兵的18%優存利息和警察的薪資、獎金與津貼等等則用來投資,每個月投入將近11萬元,....後面講的故事不是本篇討論的主題。
重點來了,當兵的18%優存利息有多少我不知道,就當每個月4萬元(本金266萬元)好了,這樣算下來每月個當警察的薪資、獎金+津貼至少有7萬元(以上是不含日常生活開銷),狂勝一般公務員和科技業員工。


lilice wrote:
這樣他們一定很忙任...(恕刪)


因為是他們做的表格啊
你沒看左上角的部徽???



Silkiller wrote:
因為是他們做的表格啊...(恕刪)


其實,我一切以正式公文為主。

網路資訊太雜,且不見得是拍板定案。




前面被質疑主要是你所取用的表格,與你的文,圖文不符。

然後你還用這張(某個方案)表格來解釋樓地板。。。

不管稱之保障最低金額或是樓地板,都跟你的表格有衝突。

樓上質疑這張表違背樓地板,很正常的。




雖然現在考公務員與樓地板無關。

但退休金未來可能不斷下修,20年後誰也不知。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lilice wrote:
其實,我一切以正式...(恕刪)


這法條可是三讀通過定案的



拿法條出來
七等年功頂
32年年資 60歲退休
年改前後各領多少錢
是不是改前5萬改後3萬多
跟前面那Luchaote講的一樣?

很簡單計算的
不必每次都我一條一條算給你們看
你法條是對。

是你用的表格違法了呀。



Silkiller wrote:
這法條可是三讀通過定...(恕刪)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lilice wrote:
你法條是對。是你用...(恕刪)


違甚麼法?
法條拿出來壓...
Silkiller wrote:
違甚麼法?
法條拿出...(恕刪)


你紅筆圈起來的那一條。


或者說,這個薦五主管是何年入公職?何年退休?18%年資?

你再用你所謂很簡單的公式算一算他該領多少?





或者你該使用<所得替代率下降方案>而不是<18%遞減方案>。

該表格是一個虛擬方案,寫給記者抄的。不符現實。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lilice wrote:
你紅筆圈起來的那一...(恕刪)


有講跟沒講一樣

表格列出不計入18趴的月退休金額
叫做違法?

我幫你解答好了啦
那張表如果是我做的
我會附註
月退休所得合計(優存+補償+月退休金)
調整後低於最低保障金額者
支領最低保障金額
但月退休所得原即低於最低保障金額者
支領原金額不予補足

這樣就解決了

但是硬要把扣除18趴後的月退休金
寫成32160
那才是不符現實

lilice wrote:
或者說,這個薦五主管是何年入公職?何年退休?

你再用你所謂很簡單的公式算一算他該領多少?


對啊這就是問題所在(ps他是薦七主管沒18趴)
你再往前翻
L大起先說 他年改前5萬 年改後3萬初

然後N大說用試算系統 起碼有4萬初

所以我秀圖表示L大的情形是有可能
他當初可能是看到類此的表格所以這樣講
他也是有憑有據的 沒說錯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