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低薪的原因很多
物價指數是其一,物價相對便宜,產品中的人工成本(包含製造和服務)自然是被壓低。

其次是人力資源可以找到便宜的替代品:你不幹外頭一狗票外勞排隊等著幹,都不幹就到大陸東南亞設廠讓他們幹。

屬於台灣勞工本身的一大原因是,貢獻遠超薪資受委屈的那種人,卻多服從公司政策,不願靠抗爭爭取,經常過勞、加班沒加班費也認了;

而靠北很大聲的偏偏又廢又不值得同情

這也許不光是台灣的問題,而是一種物理性的必然

在一個組織中,粗分成對組織較有貢獻的一方,和對組織較沒貢獻的一方

前組貢獻多,本事比較大,而經常拿到的薪資低於其貢獻度

偏偏這種類型的人,個性是比較認同體制,認定努力工作的價值,且因其較有本事所以較有自信,認為辛苦最終會有回報,即使薪資偏低,寧願加把勁在工作上而不會採體制外的抗爭,即使組織令他失望,他也不擔心找不到新的工作。

而期待體制外改變,或整天靠杯,期待有人去抗爭的一群,通常是因為他們認為靠自己的努力或本事,依循現有體制翻不了身,感情上,人都不願意否定自己,說自幾天資低或因過去懶散而錯失努力成公的機會,寧願認定全是體制的問題。而這種人對組織的貢獻度,通常比較低,甚至,低到不配拿那樣的低薪。

悲劇來了,其實,抗爭未必沒有用處,如果對組織有貢獻、替代性較低的那種人罷工怠工提出訴求,老闆是會怕會在乎的。
就遇過某個很紅的主管,曾因blog私下寫幾篇靠腰文,反被老闆請去安慰:最近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休個假
另一個部門,有個小妹發了靠腰文,老闆就轉e-mail警告她再亂寫小心吃妨害名譽官司
原本,對公司貢獻高的勞工,跟對公司貢獻低的勞工,都是勞工,該同舟共濟。
但對於貢獻度高的勞工來說,趕走那些貢獻度低還搞怪的人,對組織更有正向發展,組織賺錢自己才更有可能加薪。
最理想可行的狀況就是組織內每個人貢獻度都高,集體要求資方將薪資福利改善。
久而久之貢獻度高群組中的人對老闆即使不滿,但是更討厭那些生產力低的組群,越聽他們靠腰火氣越大啊。
而貢獻度低的組群,也會討厭那群生產力較高的組群,認為是「老闆的走狗」、「有關係走後門」的。
企業主只要維持最低的升職機會和加薪幅度,就可以引誘體制內比較有本事的人繼續拼命,然後忽略其他貢獻度低,沒加薪沒升職機會者的靠腰靠杯,罷工也隨你。
1.官商相交賊
2.外勞開放開過頭
3.勞動部對財團老闆太過禮遇,立場向資方靠隴。
4.社會階層已停止流動,官二代富二代橫行,早就聯合好奴役勞工,還會好吃逗相報。
5.教育權貴化,免試升學已嚴重打壓貧窮階級。
6.媒體已變成富人的資產。
7.來自對岸的打壓,讓我國無法正常和世界接軌。
8.政府對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大力補助,使得新興產業無法抬頭,為了不倒閉只能支付低薪。
9.政府多年來說要吸引外資投資台灣,實際上台灣資金很多,不投資台灣,銀行好似財團的低利提款機,反而錢一直往中國塞。
10想到再補充。
真的原因很多
勞方要求加薪,爭取自己的利益
又被說無向心力
從小就告訴我們任勞任怨
戲棚待久了就是你的
但現實社會未必如此
很多老闆把員工薪資當成開銷的一環
而不是當成一種投資
能減則減 能省則省

另一方面取自於台灣很多都是代工產業
無自己的品牌立於國際
造成不須用太多的專業人才
取代性工作過多的情形

很多很多 之後再補充
Jackieup wrote:
1.官商相交賊
2.外勞開放開過頭
3.勞動部對財團老闆太過禮遇,立場向資方靠隴。
4.社會階層已停止流動,官二代富二代橫行,早就聯合好奴役勞工,還會好吃逗相報。
5.教育權貴化,免試升學已嚴重打壓貧窮階級。
6.媒體已變成富人的資產。
7.來自對岸的打壓,讓我國無法正常和世界接軌。
8.政府對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大力補助,使得新興產業無法抬頭,為了不倒閉只能支付低薪。
9.政府多年來說要吸引外資投資台灣,實際上台灣資金很多,不投資台灣,銀行好似財團的低利提款機,反而錢一直往中國塞。

5、6我同意

2說外勞開放開過頭,我比較好奇怎樣算開放不過頭

1、3、4基本是差不多的概念吧,這種說法滿流行,
也滿廉價的
但我認為或許有這類個案,但並不是完全正確,
至少目前在台灣,政府是民粹的,比較向選票低頭而不是向產業低頭
否則國光石化、核四,以產業鏈的立場是應該通過的
而關係到房價最核心的稅制,卻是沒有傷筋動骨,
理由無非也是本人或配偶有持有房地產的人不少(6成),都不願房價跌
富二代橫行實在是很自然不過,你有錢必然會照顧自己的兒子,你有產業也會希望子女有能力接班
至於官二代並不明顯,地方上的確是許多政治世家,但限於選舉,如果是考試的,基本上是公平的

7世界接軌這是很搞很空洞的,如果指的是外教關係,那這理由是不存在的,因為與台灣做生意做最多的幾個國家和地區,大陸、香港、美國、日本沒有一個是有正常外教關係,而有正常關係的邦交國,其實都沒什麼貿易額。
果是知識、技術,那更不存在,我們的學生去大陸美國日本歐洲都沒有障礙。

8和9本身有點矛盾,如果如9所說的,台灣資金很多,那政府補助誰,又為什麼會對哪個新興產業產生排擠而無法抬頭呢?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公司有賺錢,基層都想加薪

而我的工作是要控制成本,如果成本增加獲利減少,老總都會被外國股東罵,

製造過程能省的都在省,原料的錢和攤機器的折舊很難改變

所以想要給員工調薪水,體制內的除了裁掉冗員,只有想法子增加獲利

但景氣就這樣,歐洲人美國人都不那麼花得起錢,又有陸韓競爭

公司管用的幹部要真的想走,我是能有點籌碼去跟老闆商量家薪的

基層的要罷工,大概就會是馬上再找人而已

但就是薪水好一點的不願意冒險,敢喊的人又只是雜魚
Friedrich II wrote:
台灣勞工低薪的原因很...(恕刪)
crab69 wrote:
樓主你長篇大論解釋不...(恕刪)


高雄勞工局,台北勞工局和"中央"勞動部

裡面只有台北勞工局是比較為勞方想

另兩個都是偏袒資方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因為我同一個問題問這三處

只有台北勞工局說雇主不行這樣做

其他兩家都是官方式回答,說雇主不違法,你想吃糖你自己去跟他鬥

Friedrich II wrote:
台灣勞工低薪的原因很多物價指數是其一,物價相對便宜,產品中的人工成本(包含製造和服務)自然是被壓低。其次是人力資源可以找到便宜的替代品:你不幹外頭一狗票外勞排隊等著幹,都不幹就到大陸東南亞設廠讓他們幹。數於台灣勞工本身的一大原因是,貢獻遠超薪資受委屈的人,多服從公司政策,不願靠抗爭爭取,經常過勞、加班沒加班費也認了;而靠北很大聲的偏偏又廢又不值得同情這也許不光是台灣的問題,而是一種物理性的必然在一個組織中,粗分成對組織較有貢獻的一方,和對組織較沒貢獻的一方前組貢獻多,本事比較大,而經常拿到的薪資低於其貢獻度偏偏這種類型的人,個性是比較認同體制,認定努力工作的價值,且因其較有本事所以較有自信,認為辛苦最終會有回報,即使薪資偏低,寧願加把勁在工作上而不會採體制外的抗爭,即使組織令他失望,他也不擔心找不到新的工作。而期待體制外改變,或整天靠杯,期待有人去抗爭的一群,通常是因為他們認為靠自己的努力或本事,依循現有體制翻不了身,感情上,人都不願意否定自己,說自幾天資低或因過去懶散而錯失努力成公的機會,寧願認定全是體制的問題。而這種人對組織的貢獻度,通常比較低,甚至,低到不配拿那樣的低薪。悲劇來了,其實,抗爭未必沒有用處,如果對組織有貢獻、替代性較低的那種人罷工怠工提出訴求,老闆是會怕會在乎的。就遇過某個很紅的主管,曾因blog私下寫幾篇靠腰文,反被老闆請去安慰:最近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休個假另一個部門,有個小妹發了靠腰文,老闆就轉e-mail警告她再亂寫小心吃妨害名譽官司原本,對公司貢獻高的勞工,跟對公司貢獻低的勞工,都是勞工,該同舟共濟。但對於貢獻度高的勞工來說,趕走那些貢獻度低還搞怪的人,對組織更有正向發展,組織賺錢自己才更有可能加薪。最理想可行的狀況就是組織內每個人貢獻度都高,集體要求資方將薪資福利改善。久而久之貢獻度高群組中的人對老闆即使不滿,但是更討厭那些生產力低的組群,越聽他們靠腰火氣越大啊。而貢獻度低的組群,也會討厭那群生產力較高的組群,認為是「老闆的走狗」、「有關係走後門」的。企業主只要維持最低的升職機會和加薪幅度,就可以引誘體制內比較有本事的人繼續拼命,然後忽略其他貢獻度低,沒加薪沒升職機會者的靠腰靠杯,罷工也隨你。




好久沒看到分析得如此精闢的文章了!

Friedrich II wrote:
台灣勞工低薪的原因很...(恕刪)


低薪的原因 應該是台灣太小了 南北差距高鐵3個小時內到

老闆形成共犯集團 反正你走來走去還是在台灣小小的地方

相反的大陸太大了 你這個省薪資低 我就去別的省

不同省有不同的最低薪資和平均薪資 

~~~~~~~~~~~~

工低薪的原因只有一個 ~ 貪得無厭 貪到不像樣 貪到到沒人性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