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媒體報導專家說人們再不努力會被AI跟機器人取代....

這幾年新聞媒體都說現在是工業4.0機器人發展的年代
我跟我朋友聊天中說.
機器人跟AI這樣不是很好嗎.
農夫變機器人.超商購物服務生變機器人.
那麼人類就不用工作了阿.
跟瓦力的飛行船一樣.
人類只要享受就好了.
機器人壞了機器人會修理機器人.
人有生活有問題或者地球有問題
AI會進化想出辦法幫人類解決.
人就像高級的寵物一樣被AI機器人養著
食衣住行育樂完全免費.
因為一切都沒有人工的成本
AI機器人全包了.
這樣世界會不會很和平
也不需要貨幣.因為世界一切免費.
就連生病看醫生也是AI機器人.
開刀手術準確度比人類還準.
感覺上就是很美好的世界...
所以科技不能停阿。

今天discover 野外求生 男主病暈,居然鏡頭外醫療團齊出動 變搞笑片?

現在人類是剛嘗到科技甜頭。外星人強太多。

以前買算盤學珠算是很流行的。現在給車都回收去了

超市裡滿滿貨都是自動化產線大量產的。

人腦拿來藝術娛樂文化。

3D列印、AI、IC半導體、雲端、生技

台灣電力公司/創立時間 1946 年 5 月 1 日

幾十年前是 沒電、沒自來水的日子

是有可能會被機器取代阿,但不會是現在阿,而且,這種事情更不可能發生在台灣阿,台灣慣老闆們連人才都不願意多花錢請了,會花錢買比人才更貴的機器?,而放著超級便宜的奴才們不用?,這不符合台灣慣老闆們的行事風格阿.....哈哈哈
台灣不會有AI產業!這點可以完全放心,台灣就慢慢看戲吧!
看愿意投入資源和研發費用的企業去搞 !
家電網 HEA 2016年6月28日頭條】

要問捨得研發投入的中國企業,除了華為,還有一家,那就是京東方(BOE)。

單2015年一年,BOE(京東方)研發投入高達33.2億元,較2014年同比增長34.0%。

據家電網了解,這幾年,京東方技術研發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6%-8%,每年還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及對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視。
足額的研發投入,常年累月的技術堅守,也給京東方帶來了巨大的實際成果。

2015年,京東方新增專利申請6156項,目前可使用專利超過40000件。
《2016全球創新報告》,京東方已經躋身2015年半導體領域第二大創新公司。
日前在北京舉行2016年全球供應商大會上,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對外表示,京東方正在創新轉型實現事業升級之際,希望繼續得到廣大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

對於未來戰略布局,京東方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表示,公司將以半導體、顯示、傳感、AI人工智慧、大數據五大核心技術為基礎,堅定推進DSH事業戰略。

中金公司研報指,京東方高低世代面板產線全布局,手機、電腦、電視全尺寸出貨,同時在新顯示技術AMOLED和LTPS-TFT LCD上已有布局,

力爭全球市場前4份額;公司差異化布局OLED,柔性顯示成為1~3年內成長催化劑,

AMOLED憑藉優異的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與反應速度,被視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及智能移動設備面板的首選。
之前是拿外勞來取代台勞
但現在外勞福利一直往上抬
認識的幾間工廠都開始慢慢導入機械手臂
就算短時間無法全部取代人工
但至少可以縮減一半的人力
以前是一個機台前一個外勞
現在一個外勞可以顧3-4台

安娜LEE wrote:
現在一個外勞可以顧3-4台...(恕刪)


人們再不努力會被26跟外勞取代....

王安唷 wrote:
是有可能會被機器取...(恕刪)


你錯很大....
以我之前某一任老板為例
公司規模50人,我還在職時記得公司最高一年淨賺1億
基本底薪除了高階主管外沒人超過3萬
記得老闆在我進去不久又買台超跑
他家只有三個人,爸爸賓士.媽媽雙門BMW.他自己一台賓士一台剛買超跑
重點在最後
記得老闆在我離職前
花2百多萬買了台只需一人操控的機器手臂
手臂雖然速度不快但可以做3種固定工作
然後3個已到約的外勞不續聘....
其實這種應該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應該是18世紀工業革命。
農機取代農民然後農民暴動,不過工廠興起把人力導向那。

所以機器人化,他們還是要幫多的人力找事做
不然最後一群沒事做的人燒了機器人就好了

奴隸-->農奴-->佃農-->工人-->作業員
其實不就只是換名稱而己,時代改變不了階層制度
跟你努力不努力沒關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