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開一下發票而已
加5%就好

為什麼有些給公司報價不止高5%?
文章關鍵字
提高報價是為了後續讓公司的採購跟廠商還可以議價~

所以要比價呀
ake999 wrote:
不就開一下發票而已...(恕刪)
ake999 wrote:
不就開一下發票而已加...(恕刪)



正常~要賺錢,
因為會再議價。

先問買這個東西有售後服務?
有需要到府、安裝、後續技術支援服務?
公司是開票支付嗎?
量大或是採購金額高嗎?

若是金額少又需要售後服務加開票期,有些廠商甚至不想賺公司行號的錢,
因為賺沒多少,除了錢要卡在那,後續問題處理划不來。






如果你是主事者你就懂的拉,不是稅的問題。
講白點因為採購是肥缺啊,不管是公家機關或公司行號所買的東西,
蓋的房子建設,有多少人要蓋章與監督,錢從哪來還要問嗎?
還有一個因素是現金週轉
一般公司不是交貨立即付現,可能月結30天,45天,60天,90天
這些日子的利率轉換,對於某些行業 條件變得很不一樣
買到 建議售價?

就算完全不收回扣的採購,採購價比自己私人買還高也很正常

根本原因是,對採購來,買到最便宜但東西有問題,採購要負責。但買到不是最便宜,只要有經過公司流程,而且物品沒問題,採購就沒事。 標準的做好沒賞打破要賠。

我舉個例子

工業界的模式大概是,元件供應商-->設備製造商-->使用者

元件供應商生產零組件,賣給設備商組出機器,賣給使用者生產產品

業界很常見客製化零組件,但很多時候,這些客製化並不見得真的是功能性的差異,很多只是設備商想要保留未來的服務利潤,所以要求元件供應商客製特別的顏色,譬如某元件商生產的馬達都是黑色的,某設備商要求客製白色的,馬達型號上會出現一碼相應的編碼以示區別,除了原廠跟設備商以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這個客製化的內容是什麼,雙方也約定好,未來此客製型號的馬達只能賣給這個設備商。

若干年後,使用者用到馬達損壞,拆開機器發現是此元件商生產的馬達,聯絡當地經銷商想要購買一顆來更換。

但基於此客製品,原廠無法對第三方銷售,所以這時有兩個選項

1. 跟原廠購買標準品,賭一把客製品只差在顏色而沒有功能差異
2. 跟設備商買完全一樣的馬達

業界都知道,跟設備商買的價格會是天價中的天價。原廠一顆牌價十萬的產品,設備商開口就是三十萬含裝到好 (舊的還要帶走)

但絕大部份的採購都不會選擇1,都是直接選2。 因為根據公司流程,沒有其他任何第二個管道能取得需求品,那設備商作為唯一供應商,自然是報價議個3~5%,採購有做到議價績效,公司有買到需求產品,結案收工。

如果走2,最後10萬成交,表面上採購幫公司省了20萬,但實際上因為買到的是不同的品項(型號不同),所以採購並沒有績效。但如果最後買來的東西不合用,採購會是第一個被鞭的。 這種狀況下,供應商就抓住報價權了。
如果你是採購
那你應該要知道 還有售後服務、保固
再來還有運費
再來 你的價格是誰比的?
有些東西去 PCHOME 這類網路通路買會比跟經銷商還便宜


簡單來說
自己有門路拿便宜的 那就自己買
需要運送、安裝服務的 這都在人家的成本裡面 不是隨便 5% 那麼簡單而已
牌價100
報價30
成交價60

牌價是網路或電話詢問的價格
報價是相約洽談出的價格
成交價是發票金額

你明白這其中的問題嗎?
自從我用了假文憑,不但人變帥了,頭腦變聰明了,連績效都拿A+呢!你說是不是很神奇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