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幾天的等待61天,我也來分享一下這陣子的求職心得:
其實61天還算好,我今年一月中談了某衛視中國行銷主管一職,台灣站的主管覺得我很適合,幾天後便請人在中國的總監透過wechat和我談,總監也覺得我很適合,我開出的薪資比台灣行情高一些但比中國同行情的低很多,於是在很順利的談好也和總監確認到北京站接行銷主管,但一直等,錄取通知和報到通知一直沒下來,透過wechat問了總監只是要我等。
三月底,澳門人事發信來告知要去廣州單位接副總,並將薪資分拆成底薪+獎金+津貼來達到我要求的薪資,想說趕快上班先唄,於是爽快的答應了,接著又是苦等的日子。
四月中旬後,人事發信來改薪資條件,我問了總監,他說董事長希望激發我更多潛力,於是變成"當月團績沒到額度我扣總薪資六成、當月達到額度我才能領滿薪、超出額度中國業務爽爽抽但我的部份總監也支吾的說不出來",只要我去報到,但連怎住或怎去都沒人聯繫,更別說願意和我協商這個不合理的條件;五月初,我放棄協商放棄這份工作。
來回機票自己付(包含報到那次),到一線城市市區只補貼2000人民幣房屋津貼,公司發薪日期也是每月20日後的某一天(沒法確定日期),簽約半年但隨時可以讓你走人,所以後來想想真的不敢去。
心得:
1.其實現在去中國不見得比在台灣好,要不是台灣高階行銷主管很難找加上我少了中國市場經驗,我真的不願意空轉等那麼久。
2.我們總說中港澳的都欺負台灣人,這段時間找工作的心得,談到中國去的工作,其實幾乎都是台灣人(老闆或主管)欺負台灣人,薪資和條件壓得比中國同行情低又沒五險一金,但工時卻是中國員工的一倍以上。
3.對了、那個總監是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