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院省成本 重消使用
聯合報獨家披露,眾多醫院重複使用單價昂貴的一次性手術耗材,但多位臨床醫師、護理師指出,重消使用的耗材比想像要多,某些小型醫院為省成本,連低價的紗布、縫線等手術耗材,也會消毒後重複使用。
這些醫護人員表示,部分醫院解釋昂貴的手術耗材重複使用,是為「照顧」經濟條件不佳的病患,但低價紗布、縫線等耗材也重消使用,照顧病患荷包的理由已說不通,「節省成本創造營收」是檯面下不能直說的理由。
醫界建議所有醫材強制揭露
針對這一亂象,醫界建議衛福部,既然重消醫材不單只發生在高價醫材,連低價耗材也會如此,因此所有醫材都應該強制揭露公開,讓民眾去選擇,才是解決根本之道,否則接下來壓榨醫師、重消醫材等情形,仍舊會持續發生。
基隆長庚情人湖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育志指出,手術室因要求無菌狀態,成本高昂,包括手術器械、耗材都得無菌,紗布須在使用時才拆封,未用完則丟棄,但某些醫院為了節省成本,將沒有用完的紗布重新消毒,並再次分裝使用,縫合用的絲線則是整捆在手術現場剪給醫師使用,術後再整捆拿去消毒。
醫師:患者暴露感染風險
「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作法」,劉育志說,手術過程講求無菌,拆封後的紗布只要沾到手術台的邊邊角角,即使沒有沾到病人的血,都應該捨棄不用,因為不知道可能沾上什麼病菌,不能讓下一位患者暴露在感染風險中。
在北部某區域醫院手術室工作多年的陳姓護理師指出,一般大醫院不可能重複使用紗布及縫線,因為用來殺菌消毒的壓力鍋成本不低,一鍋就得花上三千元,而一包紗布成本才幾十元,但一些小醫院就可能如此做,例如止血用的棉布如果沒有沾上血,消毒後就繼續用。
醫用紗布分為許多種包裝,有兩包至十包入不等,北部某醫學中心陳姓住院醫師說,以前學習處理已拆封的耗材,經驗為「丟掉不會被責備,但有時基於不想浪費,還是會留下來」,以膠布將開口封起、寫上開封日期,於時限內使用完畢,超過存放時間就一定淘汰。
===================================================
醫院賺取暴利 卻罔顧病患/醫護人員的權利, 真的該檢討了
根本不符合成本,消毒也是要錢的!
縫針,目前所聽到看到遇過的也都是直接丟
簡單來說,假新聞故意製造醫療不信任與對立,更是造成大眾恐慌!
則針對許多高價一次性使用醫材消毒重復使用
簡單來說
付出什麼價格就是得到甚麼品質和水準
但台灣健保就是這樣隨便壓榨
光看看今年初台灣用藥藥廠退出台灣問題就知道
政府根本一點都不願意承認是健保造成台灣醫療品質下降
自然就搞一堆假新聞來說醫療從業人員貪婪
若真的醫療從業人員貪婪!今天台灣醫療院所就找不到任何人力了!
健保給付本來就因該改成類似標準保險制度
政府不因該在限制醫療價格制定,自由競爭直接反映成本
更可直接學新加坡的醫療制度
你要好的品質就要付出高昂價格去私立醫院
你要便宜就要付出長時間的等待去公立醫院
更是不因該給付任何技術與檢查費用
因該由民眾自行負擔自行選擇是否要接受該檢查
怕有問題要多接受檢查就是要多付出金錢
透過這樣更可解決不少醫療壅擠與浪費問題!
而且這樣才真正回歸於醫療因該醫師是給予病患專業意見與諮詢
而非替病患決定,因該是由病患自己決定自己負責,回歸病人自主原則和減少醫療糾紛!
消毒重複使用目前所聽到最猛的是靠北護理師的某篇
但以經驗來說...因該是不可能,除非真的有醫師真的這麼有膽量...
問經驗,很簡單,這些衛材本人以前整理過,都是丟醫療廢棄物或是針具廢棄物
連手術刀的刀片都是直接丟掉
會送消的就彎盆拉~剪刀拉~
回歸總結
要得到甚麼品質就要付出甚麼價格
台灣健保壓榨和一堆愚蠢民眾支持下的結果就是
台灣民眾沒有太多選擇!
看看台灣醫療價格在世界上同等的醫療品質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