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會是影響我的絆腳石,客戶給我的溫暖笑容,讓我看見自己的價值與成長

我是個沒人脈、沒強大後台的菜鳥保險員。
當業務一年的期間,還經歷了生產/育兒/疫情等等人生瑣事,
而我竟可以在這一年時間,從業務專員一路晉升到業務襄理。

但階級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而是這過程我是快樂且看見自己的價值與成長的;
從一開始跌撞的懷疑人生,到現在的熱愛,
一切要感謝自己願意改變與學習。

回想起一開始進入保險產業,我很有勇氣的不做緣故,
因為我覺得遲早會坐吃山空,然後把自己的人脈搞臭。
(而且我太晚踏入,家人的保單早就都被寫光了)

我也明白要開拓陌生客群沒這麼容易(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才會踏入)
所以每天和同事拿著儲蓄險的專案,去公教機構拜訪,
除了公教機構,我們也會到郵局、火車站門口做問卷。

永遠不會忘記的是路上來往客戶的表情,
都是帶著驚恐害怕被推銷的表情面對著我們,
開發多了也感覺得出有些人是用很敷衍的語氣回應你的每句話,
甚至多半的人是不太理你的。

這過程不無收穫,但付出卻得不到等值的回報,
有時候會累到懷疑人生(覺得人生渺茫)…

就在我跟主管求救無門,跟同事都覺得必須想想其他經營方式來增加客戶時,
在FB看到有人分享一堂族群體驗行銷的課程。
當下覺得族群體驗行銷這標題很藝術,不太懂這標題的意思,
可是裡頭的標題很吸引我:
『讓客戶主動走向你、信任你,成為客戶心中無可取代的人選』,
看了立馬報名參加希望有機會幫自己找到解答。

上完這兩小時的族群體驗式行銷課程後,我整個恍然大悟,
原來過去無法有效開拓陌生客戶是因為銷售模式一開始就錯了,
而我的銷售模式就是老師說的-以商品導向為主的行銷模式,
無法植入人心,跟其他業務也沒有任何差異化,
客戶就不一定要跟你買(默默發覺自己以前就是在亂槍打鳥啊)

族群體驗行銷最關鍵的
就是透過一場有共同需求的族群體驗活動,解決大家的共同問題,
真心利他,在短時間內取得客戶信賴。(活動中不推銷商品~心裡覺得酷)

真心感謝 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師不私藏的課程內容,
將族群體驗行銷活動的核心要點都教給大家,
親身帶著我們每個環節去運作,
課程結束後還有佛心的個別課後輔導。(不是上完課就掰掰的那種講師XD)

很感謝自己願意跳脫原本的思維及改變舊有的銷售模式,
雖然一開始要接觸新的方式沒那麼容易也很不舒服,
但每次的跨越都是成長的一步(不斷修正,沒有人一開始就很厲害)

現在的我,是一場活動的講師,
這樣的自信是以前從沒有的(從前根本不敢上台講話)
最感動是活動中自然地與第一次見面的客戶互動,
有時候互動起來甚至像朋友(完全不像第一次見面),
客戶對我的笑容不再戒備惶恐,而是充滿溫度。

這些日子來的疫情也絲毫不受影響,
族群活動改成線上直播的互動,
常常我與客戶第一次見面就是簽約(自己都覺得很酷)
我想,這就是願意改變的魅力與感動的地方。

人難免有低潮,但我總是提醒自己,只要肯開口請教別人,
一定會遇到貴人與適合自己的方式,分享給對業務工作充滿熱情的朋友們,
我可以你也一定可以,有經驗可以互相交流、打氣歐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談,不喜歡可以不要看唷~~~(不喜誤入)
一年的期間,
經歷了 生產/育兒/疫情/從業務專員/晉升到業務襄理。


說實在,這種時機我不太相信,業務襄理門崁業績是多少,才不到一年,不用考核嗎

我們家業務生小孩就請兩個月假了,去年到今年都靠老客戶在撐,要不然業績早掛零,我們公司專員要升起碼兩年吧,業績和穏定性都是考核目標,然後生完小孩前兩年都是家庭優先要像單身這樣沒日沒夜衝業績,很難吧,防疫期間也沒地方衝吧,餐廳酒吧公司都關門,有薪的沒獎金,無薪的就燒老本,要挖餘錢買保險, m,應該是地主這種族群吧。
豪顯我梅森洨孩.
飯糰薇薇媽 wrote:
我是個沒人脈、沒強大後台的菜鳥保險員。
當業務一年的期間,還經歷了生產/育兒/疫情等等人生瑣事,
而我竟可以在這一年時間,從業務專員一路晉升到業務襄理。
你上個月發文
七月份說妳之前懷二寶的時候…………
我看不太懂這一篇
今年生的是第幾寶
..
飯糰薇薇媽 wrote:
哈囉~這是去年7月發的誒~
我說的懷孕是去年的事情
好像誤解我的文章~?

看來是我沒看懂那一篇文
這篇牛寶寶取名我應該就有看懂了


那是要照星座改名字讓小孩符合父母賺大錢的期望比較有用?
還是把自己改個會賺錢的名字比較有用??
還是要去上這一篇文介紹到的課程比較有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