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車商,真的很不長進


橫濱蜻蜓 wrote:
真的不長進!!連台灣...(恕刪)

別把日本講得那麼神
在小型速克達臺灣不會輸他的
我不信這臺s妹日本沒出手
我也不信山葉在臺灣的速克達日本都沒參與
就拿您說的馬車
我看過騎到現在十幾年的馬車
好多都是縮缸好幾次修了再修的
真的算耐操?我實在打上一個大問號?

xboy200 wrote:
其實不是「哪一台進口...(恕刪)
就是硬是將tmax(進口車種)移出一般消費者購買清單之外!什麼招這麼硬?高價策略吧!

YAMAHA引進的TMAX530在台灣並沒有特別貴......把歐元價格乘上匯率就差不多45萬。
是貿易商賣太貴了。


DSNT wrote:
為什麼 Yamaha 要把 T-Max 的價格拉高來保護國產大羊們?
為什麼 Suzuki 要把 Burgeman 的價格拉高來保護國產大羊們?
為什麼 Suzuki、Ducati、Aprillia 要把檔車的價格拉高來保護國產輕檔車們?

你一直都沒有搞懂,所謂保護政策並不是來自車廠車商,而是政府的政策。
雖然背後可能有那些老闆們在推官員一把。那些國外車廠管你國內車廠會
不會倒幹嘛?恨不得把你國產車廠全打倒市場全部吃下來勒。
對進口車商來說其實也有點不願意維持那麼高的車價。他們何嘗不希望價格好賣
提高市佔,自己也有足夠的利潤。但該賺的還是得賺。
台灣車價貴,高稅率跟環保標準才是真正的兇手。
高關稅跟貨物稅讓一台在台灣賣45萬的機車,大概有15萬是被政府拿走的。
不過其實還是有特例....那就是台崎。
orea2007 wrote:
你一直都沒有搞懂,所謂保護政策並不是來自車廠車商,而是政府的政策。
雖然背後可能有那些老闆們在推官員一把。那些國外車廠管你國內車廠會
不會倒幹嘛?恨不得把你國產車廠全打倒市場全部吃下來勒。
對進口車商來說其實也有點不願意維持那麼高的車價。他們何嘗不希望價格好賣
提高市佔,自己也有足夠的利潤。但該賺的還是得賺。

我也是這麼覺得呀,國外車廠的訂價歸國外車廠的訂價,國內車廠的歸國內車廠的,
外廠想要把你國內車廠的產品弄倒吃下市場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想得到用進口價掩護國產價,
除了光陽跟川崎的關係之外,對其他外廠來說掩護國產價對他們有什麼好處,我個人是想不通,
所以當 XBOY 版友提出他的想法時我真的是一頭霧水。

只是這種事情說沒一個準,除非是直接問上各外廠代理商的高層為啥要這樣子訂價格才能得到正確解答。
所以我個人就沒有再特別去回應 XBOY 版友囉。

s90711 wrote:
是你自己打字打不清楚...(恕刪)





喔~對~
是我打太快了

因該是說山葉回銷日本光陽是經銷商的平行輸入

我這樣說才正確

=============================

日本生產高成本?妳確定嗎?
如果照妳這樣講,製造成本高那為什麼大CC數的車卻要在日本生產?
大車成本也高阿,
我手邊就兩本機車年鑑,書中都提到日本車廠的機車都還有小CC數的
比方說X MAX125台灣就沒有,日本就有,還有BWS 50這也是台灣沒有的好嗎?
妳不要又跟我說東南亞生產了,台灣距離日本最近都沒生產了,還需要到更遠的東南亞嗎?
妳說部分塑膠零件我還相信,整台車大部分的東西都在東南亞生產,我覺得不可能
我覺得日本還是有在生產小CC數的車只是妳不知道而已

還有大型速可達這方面我想妳誤會了
我是說大型塑可達才剛開放10年整
我是說10年前台灣沒有這市場喔~
不是指現在


我還提到 以下

"人家本田早在多年前就投入大CC數的機車上不知多少歲月了.還比賽

兩陽怎麼比?"

意思是人家本田已經積極開發大型車,台灣還在小速可達
跟不到別人的意思





DSNT wrote:
說真的,您前面所說的...(恕刪)




這位大哥拜小弟之賜,
妳把小弟要說的東西,用這麼好的文筆給呈現了出來
給妳一個讚~

非常認同你
orea2007 wrote:
YAMAHA引進的T...(恕刪)



恕我插個嘴

我覺得國外進口車之所以會貴也不見得只有台灣政府提高稅金的關係吧?

日本當地政府難道都不用課稅嗎?

當然最後成本還是反應在買進口車的消費者身上


像進口的TMAX 從日本出口,在當地因該也會被課個貨物稅或者營業稅之類的吧?
船運的貨運費,到台灣之後台灣的政府要課經銷商貨物稅或者其他稅....
再來就是經銷商也要賺,這會反應成本在車價上,還有就是驗車,最後台灣政府再課妳一次稅XD
所以車價當然高啦



要買就不要嫌貴,嫌貴就別買,政府當然會保護自己國家的企業,
難道會聯手別國家車廠打壓自己家的車場嗎?又不是呆子?
有這個現象很正常吧?

自己努力的賺自己想要的車吧,如果買不起進口,國產的認份騎,別怪東怪西,抱怨這抱怨那




說台灣機車爛,可是還有人騎50上武嶺哩,很爛嗎?如果爛還上得去嗎?
很好是不至於拉,但是也沒多爛阿,要看自己怎麼顧車跟自己的騎車觀念吧


到現在還有一堆人不準時給機車換機油呢,然後說機車吃機油
也有人說車子油耗也不怎麼好.結果自己都大力的吹油門狂飆
有人騎車就好好的,有人怎麼騎就怎麼壞,我覺得有時候看人啦

以前豪邁迪爵可以貼表140,你要看表有準確嗎?妳看看他的車台穩定性
跑110妳可能就很怕了吧,畢竟是很多年前的設計,還有他那避震器,我看到就倒彈了,再看看他的前後股煞,我看到更害怕....就如妳所說時速140公里,妳用股煞制動力足夠嗎?呵呵






人家進步的地方妳都沒看見,而且現在的車都嘛要求環保
5期6期的推出,以現在環保的車還能跑100以上我覺得不錯了啦
排出來的煙也不像老車嗆鼻又多煙,妳說沒進步嗎?
人要往前看也要看得多,不要一昧的只追求速度,

看看以前的迪爵豪邁的前必震器,跟現在的G6,FT150比
有一樣嗎?

有人都誇大其辭說台灣車商不長進,不進步
一台車架,引擎用20年....會不會太扯?

自己好好想看看
一台沒有變動的車不會被市場淘汰嗎?





















lights0910 wrote:
自己努力的賺自己想要的車吧,如果買不起進口,國產的認份騎,別怪東怪西,抱怨這抱怨那


純推這句...

(這串樓太長看不完..sorry)

lights0910 wrote:
喔~對~是我打太快了...(恕刪)


日本生產成本高是事實阿~~

不然為啥四大廠都在外國設廠做小排氣量的機車

鈴木山葉設在台灣 本田在泰國~~Kawasaki好像也是在泰國~~至少小忍是...

Kawasaki好像沒在出塑膠車的~~年鑑沒在我手上..

主要的輕型機車幾乎都是回銷~~

日本有外國沒有的不代表就是日本製..

而且出在東南亞在回銷也不無可能~~在東南亞生產販售順便回銷日本~~

最近的例子很多..cbr250 msx125..yzf-r15

你說的bws50...只有日本賣沒錯~~但是官網下面有一行字是說

本產品是為了通過(台灣雅馬哈發動機),是為日本市場海外工廠雅馬哈發動機台灣公司,有限公司。 這是孤狗翻譯的~~
補上網址http://www.yamaha-motor.co.jp/mc/scooter/bws/spec.html
看有沒有懂日文的大大去翻譯一下是否為台灣產~~

X MAX125是銷歐洲的...但介紹有出現ymt的字眼喔
http://www.moto7.net/2012/01/139ps125yamaha-x-max-125.html

所以台灣生產外銷不是不可能~~說實在bws50和X MAX125在台灣不討喜阿~

你說的大cc數日本也都只剩組裝居多~~~

零件都已經是台灣東南亞等製造~~引擎可能還會是日本製阿~~

而且就算是東南亞製只要品管ok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而且大型重機的利潤和技術本來就不會希望外流...所以在本國組裝是很合理的~~

但也只限高階車種...一些平價的車如cbr500..就是東南亞代工~~

沒記錯之前有看過文章說現在日本製的產線都引進全自動~~

所以工廠從國外移回來也不會增加多少就業率的文章


其實日本車廠早年對於大型塑可達這塊並沒有很去重視~~

主力都還是在檔車上~~比賽啥都也都是在檔車方面

兩陽早點投入並不會差距很大就是了~~~



進口貨價格會高是因為5期環保的問題吧..

08年的tmax只要36萬~~600級檔車也都在這價位

但是5期一來連續漲~~~但是外國車價幾乎是沒變動的

難道不是政府和國產車商的問題??

還想要推6期...人家歐盟現在才在搞噴射...在來是要搞abs

台灣勒??


菇菇菇1 wrote:
.........不...(恕刪)


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是4月份
那時老闆跟我說他一個月就出60多台雷霆180
他賣台灣當地人半年可能都沒60台....買的幾乎都是買150

而且這數據是4月份他告訴我的
那有沒有成長我是不知道啦,因為我沒多問,但是我相信因該是有~

賣爽爽的是他又不是我





s90711 wrote:
日本生產成本高是事實...(恕刪)



我覺得零件進口到日本,再從日本組裝在當地販售,我想因該是可以稱之為日本制吧

畢竟車的靈魂引擎還是在日本組裝阿,真要找到純日本製因該是不可能吧

再來妳說到08年的TMAX只要36萬,我想妳因該是說新車價吧?

妳知道台灣在這段時間物價漲了多少嗎?妳因該要把通膨算進去才對

以前的錢比較大喔~更何況那時候還金融海嘯過,每個產業都被掃到

這些因素都要算在內吧?

民國70年在大安區買一棟小公寓才50萬,現在可能1千萬都買不到當年的坪數

妳不覺得物價一直再漲嗎?一桶瓦斯以前才550,他老師好,現在一桶要970

阿娘威,瓦斯都一模一樣大罐,為什麼才十幾年功夫多了420?

車子至少還有進化,再改變,瓦斯桶進化個屁阿,難道變成純天然瓦斯,變成屁裝瓦斯罐嗎?

妳不覺得是因為物價上漲的關係嗎?

怎麼一直往陰謀論的觀點去思考?

當然官商勾也也是有的,這點我認同,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政府會聯合國外車廠打擊自家車場吧?

當然要取得平衡,但是也不能全怪罪於車商與政府勾結壓,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