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的車子真的有那麼多問題嗎?

不會阿~我的車就沒有那麼多毛病
我想只是剛好那些人車壞掉

如果是我還是會買光陽的車,習慣了加上保養的店都固定
話說我弟之前新買的勁戰不到一個月,就拆引擎修汽門...
老闆說這台車...組裝有問題吧~不然賣那的多只有我弟買的這一台有問題

我覺得買車真的要靠運氣吧
如果是針對RC150這台車子我不敢評論!...
但若是全部的車子的話我覺得沒啥差吧!...
我住的這條巷子8成以上都是買三陽的,
因為早期路口就只有一間三陽!...
老婆嫁過來時就很好奇說三陽車子不是很爛嗎?...
為什麼你們這巷子都買三陽的,不買YAMAHA呢?...
我說那時就一家三陽,近又方便,所以就直接買,又不會考慮太多!...
且你看一.二十年的機車也都一堆還再騎啊,你說它爛,我是覺得有差嗎?...
而他朋友的CUXi一年內縮肛2次,就換掉買MANY了,也沒聽過縮肛的事了!...
所以我認為是騎乘方法.保養方式佔很大的原因吧!...

我是魯夫 wrote:
速克達的潤滑原理.和汽車瞤滑原理不一樣...別把汽車機油拿來用


都是活塞+汽缸,都是四行程,差別只是單缸與多缸

實在很好奇速克達引擎的潤滑原理跟汽車引擎的瞤滑原理有哪裡不一樣?

常常有網友問機油也常常有網友貼出機油實測
汽車機油給機車用,就是比那些號稱機車專用油更耐久(包含重機)

別拿轉速高所以耗損高那套沒有證據的老套出來說啊.....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我以前也是買YAMAHA的SV MAX

騎了8年引擎大修過三次 曲軸掛兩次 總里程數6萬

換句話說2萬換一次汽缸

這就是所謂的好品牌爛車嗎?

我現在買V1 已經2萬5KM 引擎聲音安靜得要死,連皮帶車行都說可以3萬再換就好~

bugitai wrote:
我某位親戚家裡面全部...(恕刪)

公家的車大部分是用標的,最低價得標

hjack wrote:
小弟金牌150用原廠...(恕刪)


大多數的騎士大至都知道潤滑原理..大概吧

先說一下.機車(速克達)
引擎的構造..速克達為達到置物箱大空間.引擎幾乎都接近水平.仰角最多也不過20度左右(沒真正量過)
機油潤滑.清潔.冷卻汽缸溫度.動作都需靠曲軸轉動.甩油來完成動作
而.曲軸有一半是泡在機油液面下的.
軸瓦(波司)+軸承(培林)..也是沒有太多的機械原理達到冷卻/潤滑效果
氣閥+凸輪軸冷卻/潤滑..也完全靠鏈條鎖帶上去的機油冷卻..很傳統
然而.氣缸有一部分也是泡在油裡.當然..冷車時.為留金屬膨脹空間.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密合
流動性過大的油.就在這起動瞬間.吃進不少機油..經上衝下擠的動作..本體的壓力也大.不吃也難
有些噴射引擎..有作的比較細密一點..潤滑部分就有進步


汽車引擎潤滑..完全靠機油泵浦及潤滑管路
因汽缸沒有泡在機油裡..所以啟動瞬間..也少損耗
汽缸潤滑..由一噴油嘴(經機油泵浦加壓)..將機油噴上活塞底部.冷卻活塞及活塞銷(連桿內也有油孔)
活塞冷卻後的機油..自然往下流動到氣缸套上..達到汽缸潤滑效果
而.汽車引擎的活塞環..刮油環做的比速克達引擎好太多了
自然..吃機油的比例也不高....但還是會吃..吃的不多(渦輪引擎除外)

很多人也說..啟動瞬間..最傷引擎
指的也是汽車引擎.因為汽缸壁上的油漠少.機車...那就算了吧

沒有寫的很清楚..其它煩看倌自己想像了
不會耶,我跟我哥的車子就是光陽的,騎了8.9年了,還是很OK!沒有什麼大問題!

我是魯夫 wrote:
吃機油..都是車主的...原廠機油多為15w?..但很多車主為冷車跑得比人快.自行改用5w-?~10w?的機油
甚至使用到0w?開頭的(恕刪)


如果你不熟悉機油號數代表的意義...也請你不要誤導...

1.粘度不代表油膜強渡 2.粘度越低.流動性越高.越早保護引擎(引擎在於冷車啟動時磨損最大)
3.早期較便宜之潤滑油..由於是礦物油.所以要做高黏度,來提升油膜強度
現在新一代全合成油.可做到低粘度高性能.同時高保護性,觀看知名品牌摩特就知道..越做粘度越低
相信摩特在機油界有一定水準吧!!

opp159 wrote:
想買(RC150)最...(恕刪)

車子好不好說不準真的是運氣運氣
身邊一群朋友騎YAMAHA 有人800換高檔機油還是掛區軸
有人換便宜機油到現在6年了也沒事 包括我
但是保固好不好真的就很重要
光陽我本身也有買 還買180的
車子便宜CP值很高 代價就是保固非常爛
會把你氣死 真的!!!
車子出了小問題 只要能騎很難申請幫你出保固
明明是個網路上很多車友都發生的問題也是不處理
其他地區我不確定
我的居住地 不建議購買光陽
為什麼呢??
因為當初我要申請保固
幾乎是把我家附近的KEN店&服務站跑爛了
結果還是沒申請成功
給你參考
chaoshu wrote:
如果你不熟悉機油號數...(恕刪)


大哥..你沒完全懂我的意思..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跳出來
冷車機油流動性..非油漠保護效果(合成油效果)...我也沒提到機油等級


汽缸冷卻時.活塞圈的間隙.是最大的吃機油的原因
0W~15W,也是指冷車啟動的流動性...
5W的很多因為想馬上啟動.馬上衝..不等到機油工作溫度到..就可以有衝的效果
很多人也等不到機件間細密合的溫度...溫度不到馬上衝..也是耗機油的原因之一
其實..只要工作溫度到...哪一種係數的機油..相差就不大了


做引擎+機械近20年了...還輪不到你教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