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車商,真的很不長進


"不管怎麼樣,買一台便宜的速克達代步"
"有錢了,早點換汽車才是成熟的大人"

1.90%的人都只知道買速克達,所以台灣內銷的產品90%都也只能做速克達,其他產品根本得不到發展
2.騎車的人不是窮就是小屁孩,買車開車才是正常人好國民,每個人都應該要花大把錢在汽車上

台灣人的想法就這樣
然後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車商也很難有長進,因為曲高和寡賣不出去。

一個50歲的台灣人跟50歲的日美歐先進國家國民對機車的要求鐵定不一樣
所以人家生得出金翼,FZ1,大海盜,大鳥
我們只有V2,GT,跟金兩光

最後
請推廣男子漢載鋤頭巡田水

這個才是台灣機車產業的希望

DSNT wrote:
又是這種沒有三陽光陽就會有本田的搞笑文出來啦?
不要讓人笑好嗎?先不要說光陽,以三陽的部份咱們來看看本田是怎麼對台灣人的:

早年,本田因擴充太快,一度財務吃緊,慶豐行甚至開出信用狀,幫助紓解其困境。因此,本田技研創辦人本田宗一郎與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雙方交情匪淺。然而,黃繼俊與本田宗一郎相繼於1979年與1991年過世以後,雙方繼承人就持股及公司經營方式意見分歧,1990年代末期,雙方矛盾與衝突日益嚴重,且本田不顧與三陽工業深厚的合作關係,準備自行籌備台灣本田和三陽打對台,以致遲遲不肯提供較有競爭力的產品供三陽生產,例如雙凸輪軸引擎便一直不提供給三陽生產,導致關係交惡。
(r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C%AC%E7%94%B0)

是台灣人把關係打壞,還是本田要賺錢所以不顧台灣人感受,你倒是好好說明一下?

另外不論小大排氣量最多剩水貨可以買 Honda 的兩輪產品?
貌似有人忘了在台灣可是有日本本田直營的公司喔...該公司自己都不想進二輪機種進來賣,
倒有人可以說成是因為兩陽的關係所以買不到 HONDA 的兩輪產品?
大型重型機車這塊市場日本本田真的想切的話還怕切不進來?..你真的是太可愛了。
人家不想進不想賣你你還可以幫人家說成是因為台灣人的關係..本田應該要把你按一個讚喔...

字字珠璣~

樓主之文相較下之不但見拙也見天真~
臺灣250cc 以下的速克達是搬得上檯面的不需要妄自菲薄
而在檔車及大 cc數的確實落後
而最主要原因就是民情跟市場
一些人都喜歡說一些不食人間煙火跟天方夜譚的話
今天換成各位是車廠
會願意把錢花在沒市場的錢坑內嗎?
商人都是在商言商
靠著這些車廠過活的有多少人
難道他們可以不計賺錢與否把錢投入嗎?
有些人想法實在天真!!!
shiyang99999 wrote:
臺灣250cc 以下的速克達是搬得上檯面的不需要妄自菲薄
而在檔車及大 cc數的確實落後
而最主要原因就是民情跟市場
一些人都喜歡說一些不食人間煙火跟天方夜譚的話
今天換成各位是車廠
會願意把錢花在沒市場的錢坑內嗎?
商人都是在商言商
靠著這些車廠過活的有多少人
難道他們可以不計賺錢與否把錢投入嗎?
有些人想法實在天真!!!
...(恕刪)

2陽不是國際大廠嗎?

lights0910 wrote:
我好像是說本田是國際...(恕刪)


是你自己打字打不清楚...

台灣很多車都回銷日本
山葉有,光陽也有

國際大廠被本田被日本

以上你打的~~

日本生產成本高是事實~~~很多也都是給東南亞去做在回銷的~~~日本本來就很少在買小車~~

125以下幾乎都不是日本產的了~~

RCK180也不過就區區60台~~~總是會有有銭愛玩的人去買~~~又可以上高速~~~

這並不代表啥麼~~我也沒說車爛~~...不過就日本有賣而已僅此而已~~

日本人可沒有像台灣人那麼需要依靠機車生活~~

你說的大羊沒市場觀念根本是錯的~~兩陽根本就沒有單純在靠台灣吃飯

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外銷了~~你拿台灣沒市場來說你才搞不清楚吧

兩陽有很多車都是外銷才內銷的~~~台灣沒市場不代表國外沒市場~~~OK~~

現在台灣紅黃牌羊的掛牌數量有比兩陽一年送去國外的還多嗎~~

而且我只是比大羊~~可沒比檔車~~
shiyang99999 wrote:
臺灣250cc 以下的速克達是搬得上檯面的不需要妄自菲薄
而在檔車及大 cc數的確實落後
而最主要原因就是民情跟市場
一些人都喜歡說一些不食人間煙火跟天方夜譚的話

記得上次去活動遇到光大的主管
主管都說了 做大CC數的休旅羊獲利比較好...
外銷也是有多少賺...對於台灣路權開放..他們也有更穩定的獲利以及市場以及可以繳更多稅金給政府
我喜歡說一些不食人間煙火跟天方夜譚的話....

許願 希望國產車可以做好一點 貴也是買單....。

無腦鐵金剛 wrote:
2陽不是國際大廠嗎?...(恕刪)



如果哪天國家地理或是Discovery有去拍攝介紹歷史跟最新產品..
他就可能是國際大廠了..

soflys wrote:
如果哪天國家地理或是...(恕刪)


可以花錢買阿~~~

然後可能只有在台灣撥吧

xboy200 wrote:
看來以,「進口價」掩護「國產價」,真的才是主要目的!
一台重機的驗車費可以高達十幾萬…不曉得是怎麼驗的!如果一台售價不到十萬的小cc數機車,驗完後變二十萬…驗車費不就等同製造費+廠商利潤…什麼鬼?高關稅就不必提了!
這些關卡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要防止個別人民跑到進口國,以當地售價直接購買,然後引進回國吧!
但驗車和關稅的問題,政府不正是最主要的幕後推手嗎?
陰謀揭穿了!

說真的,您前面所說的我還滿贊同的,結果後面突然導出這個結論:
「看來以,「進口價」掩護「國產價」,真的才是主要目的!」我還真是突然傻了...

還是那句話,撇開光陽和川崎的關係,請問一下
T-Max 的進口價是要掩護那台車的國產價?..應該不會是 Nikita ,那麼是?
Gladius 的進口價是要掩護那台車的國產價?..應該不會是 T2 or 酷龍,那麼是?
再扯遠一點,Monster 796 是要掩護誰?RSV4 又是要掩護誰?
我想不出來,或許提出這個結論的您可以點醒我一下。
我的想法跟之前一樣,現在國內重機的價格純粹就是代理商+水貨商想要薛凱子,沒什麼陰謀論。

我在思考問題時最害怕的一點就是,我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卻沒有真正瞭解問題發生的原因。
因此我在詢找解答時就會朝向錯誤的方向,運氣好時只是繞了一大圈,運氣差時就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以重機市場的價格這個習題,我認為問題真正的原因,就是市場太小(僅是個人看法,不見得我是對的)。
而市場太小必然造就一個現象就是價格永遠壓不下來,因為每台攤提的成本會較高,
在代理商或水貨商又要保持一定甚至超乎合理的利潤的情況下,價格必然性的會不合理。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知到這點,只是不想承認這一點。
因為承認了這一點,就等於告訴自己這輩子買到便宜的重機是甭想了,夢想崩壞是也可怕的

而在這種目標市場的競品的價格大多處於高水位的情況下,有什麼情況會讓價格下降呢?
我個人認為是有三種情況可以導致這種可能:
(1) 目標市場對該產品的規定趨於嚴格,導致實用性降低:
以重機來說,就是把快速道路的路權收回來,我相信價格馬上會來個 30% off,
不過相信大家都不樂見這種情況。

(2) 有代理商願意為了潛在市場的量,而開出第一槍拉低售價進而影響其他競廠:
可惜的是,我認為代理商s+水貨商s都知道台灣的重機市場沒那麼大,
所以要降價衝量的誘因就不大了,徒然犧牲自己的利潤罷了,意義也不大。

(3) 產品受到外力影響,銷售量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請各位想要買重機的朋友們忍個一二年都不要買,代理商s就會自動降價了,
不過一句話:可、能、嗎?

所以我說,除非有什麼特殊事件發生,要不然大家還是早點認知台灣重機的價格就是會這麼高貴的事實。

-----------------------------------------------------------

以上有點扯開了,讓我們回到兩陽跟本田一下。

我在美國唸 MBA 時,有遇到一個福特的業務在課堂上分享一個經驗,他說:
很多的美國消費者,如果把一台本田的車開壞了,他第一個會開始思考的是,
他是不是沒有照保養手冊的步驟保養,還是開車習慣不好,要不然怎麼會把本田的車開壞了?
但是如果他開壞的是一台福特,他第一個會思考的是,
Mother's,福特的品質怎麼那麼爛!!

在台灣的各位,你是不是也是他口中的那一類人呢?

老實說,兩陽在 90 年代才開始正式自己接觸外面的世界,到現在了不起 20 年。
日本四大廠都投入這個領域幾年了,另外這個世界還有其他已經打出名氣的競廠。
你要說兩陽的技術比不上日本,我想這個應該沒有人有異議,
可是你要說怎麼日本四大廠做得到的兩陽做不到,我只能說區區 20 年你就要兩陽趕日超美,
你是太看得起兩陽還是看不起其他在這個業界的競廠?

不論是基於何種理由,要求或希望一家廠商進步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在說出那些批評的話的同時,我建議大家不妨自己想想,
自己是不是就是我在美國那位福特業務同學口中的那一類人了。

以上是我的自我要求,也提出來與大家共勉之。

無腦鐵金剛 wrote:
2陽不是國際大廠嗎?...(恕刪)

在我看來只有小型速克達上的了檯面
mine406 wrote:
記得上次去活動遇到光大的主管
主管都說了 做大CC數的休旅羊獲利比較好...
外銷也是有多少賺...對於台灣路權開放..他們也有更穩定的獲利以及市場以及可以繳更多稅金給政府
我喜歡說一些不食人間煙火跟天方夜譚的話....

許願 希望國產車可以做好一點 貴也是買單....。

您沒看到現在兩陽已經有把cc數慢慢推上去了嘛
至於產品的穩定度及性能應該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如果臺灣越來越多人喜歡大cc數的車
我想車廠不會放棄這個市場的
前提是必須至少不賠錢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