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別名有時亦稱為苯乙烯/共聚物調配物 (Styrene/Copolymer blends)。
ABS 的各種特性
早期的 ABS 是利用輕交聯橡膠(NBR)和 SAN 聚物調配而成,現在則是以塑化苯乙烯 (polymerising styrene)、丙烯青(acrylonitrile) 及聚丁二烯 (polybutadiene) 混為一種丁二烯 孔膠 (latex),再加入苯乙烯丙烯青(SAN)熔合成塑料。在化合工序中,同期加入添加劑,如穩定劑,潤滑劑和染色料等。SAN 佔總成份 70% 以上,經混合的聚丁二烯因為含有大量橡膠,故可為其他塑料如 PVC 的耐沖擊改良劑。
只要改變其單體比例、化合方法,橡膠粒子的尺寸(和數量),交聯密度和 SAN的分子量,便有可能生產出一系列有不同沖擊強度、易流動性和顏色等的物料。通常隨著 SAN 份子量增加,ABS 的強度和剛性亦會提升;如橡膠含量增加,ABS 的強度、硬度、抗熱性和剛性便會減少。總之,這種材料可分為注塑等級和擠壓等級,再分為中、高、特高耐沖擊級,亦有其他等級如高熱、電鍍和防火級。
一般來說,ABS 是一種硬而韌的物料,即使處於低溫中仍具有高度抗沖擊力,吸水又低,是上佳的絕緣體,其電器性質不受濕度影響。通常呈透明或半透明色製成塑件帶有光澤,尺寸穩定,模面覆製能力高。表面不易磨損,但耐老化能力低。比 TPS 有較佳的抗熱能力及耐沖擊強度;又比 PP 有較佳的翹曲模數。但對缺口的敏感程度則不及 PC 及 PA。
將 ABS 和其他塑料調配便可擴大其用途,例如:用 PC 或 SAM 能提高其熱變形溫度,用 PVC 能提高其防火性能,這些摻混塑料的黏度比一般 ABS 為高。在聚合過程中,若有部份或全部苯乙烯被另一單體如α-甲基乙烯取替,可製成一種具有較佳、耐熱性能的塑料。用 SMA 摻混也可製成一種具有低熱熔黏度的耐熱級塑料,成本相若。選用 MMA 為第四個單體可製出透明的 ABS,並可協調其他單體的折射率。市面上的 ABS 最高傳光率可達 80%,模糊程度為 10%,而其他特性與中耐沖擊級一般 ABS 相若。將氯化 PE 結合 SAN 料可製成另一種 ABS,名為 ACS,比 ABS 有較佳的防火性、抗熱性和抗塵積力,但加工穩定性較差。加入烯烴類彈性體可改良 SAN,使它具有類似 ABS 的特性,並有較佳抗老化能力。
ABS 的加工應用
ABS 料在 -40℃ 至 100℃(-40℉ 至212 ℉)下性質仍可保持不變。例如,它有很高的凹凸沖擊強度(每寸凹凸口可達 11.5 ft 1bs),熱變形溫度可達 100℃ (212℉),有高度剛性及上佳的加工條件,表面光滑,而且價錢相宜。更可接受電鍍,故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好像發熱線、反光鏡外殼、車輪蓋、通風口及儀錶板等。顏色持久不變及防火的級別則宜用於文儀機械外殼。可因應顧客需求而加強某方面的特質(如抗熱、沖擊強度等)。ABS 的主要市場汽車製造業須求大量光滑程度的等級(即粗糙的物料),因為無須作事後的油漆。普遍應用於喉管及接口零件,更主要的是雪柜。電器市場利用 ABS 作為發電機、吸塵機、風扇及廚房用具。近年更擴展至商業和家居電子業,製造電腦、文字處理器、影印機、電話等外殼。有電磁保護作用(EMI)的製品可以用基料混合碳纖維、鉛纖維或鋁片等導體製成。ABS 在重型用途上的作用亦日漸擴大,因為其尺寸穩定性良好而蠕變 (Creep) 性低。
若 ABS 的抗熱能力不夠,可採用 PC/ABS 調配塑料,可用於風筒筒、燙斗及咖啡壼,在要求有適中的沖擊特質和透明度的情況下,透明級 ABS 的出現直接威脅到 PC,更取替了 PC ,被採用作自動售賣汽水機的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