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注意此兩車當時都還未上市喔
算是機密照:)
小朱朱恆昌當時在鈴木公司擔任賽車手及試車員的角色
也為數本機車雜誌擔任新車試車專欄的測試員
風光得不得了!
很多車還沒上市 他已經開始在騎了
騎各種新型的車是他的工作
夠爽吧!!
在我以一種機車癡漢的態度百般糾纏之下
又從他那裏挖到二十幾年前台灣機車史上的珍貴照片!
GAMMA RG50 和 RG125 都未正式上市 也未對媒體發表之前
小朱和另一試車手騎著RG50和RG125這兩部車
一同環島跑了一圈
試車牌分別是0001跟0002
鈴木公司在GAMMA 50上市之後
辦了數次以GAMMA50競速的比賽 希望炒熱市場
也特意從日本運來了其他CC數的大型GAMMA系列
期望以一種大車帶小車的宣傳方式增加銷售量
但可惜的是GAMMA50的銷售量一直一般般..
像川崎的AR50一樣
當下年輕人較中意的是一些塑膠車
回想這些小街車在80年代初期沒牌的時候
我們每個人是哈得要死
但隔了幾年真正在台灣投產了
年輕人卻沒甚麼興趣了

試車時的RG50

跑長途測試中的RG125
小朱告訴我
當時RG50. RG125除了車架是在台灣燒製以外
其他零件絕大部分是日本原裝過來
他當時騎著RG50跟RG125繞了台灣好幾圈
測試內容大概是引擎的性能與角度
回來再寫測試報告
有時是兩人出去獨跑
有時是有一台技師的車跟著出去
GAMMA 50新車售價四萬餘元
同期出現的三陽塑膠車DIO迪奧可是把GAMMA打得很慘~
台灣鈴木公司不信邪
一樣讓RG125上市.
結果依然慘烈..
川崎的AR50. AR125命運相同..

試車時的RG50

RG50展銷活動

RG50下場比賽
***更多老車相關 老一點好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