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jj wrote:如果這台車真的有那麼...(恕刪) 這樣說的話...微軟的東西最穩 蘋果的東西最實惠...基本上這是台好車 這是無庸置疑,他的缺點我認為是在於外型有點小,置物空間太小,外型不太像125....等不然我當時也不會投入GSR的懷抱啦~
台鈴的車子, 差在零件自行購買點較少, 以及最重要的: 車子耐用度不高!我家的人,都是自己養車的,我家前後養過贏將125 ,星艦125三台, 星艦150一台, let's 50一台,小刀100,要買空濾,汽油濾,老壞的消耗件, 都要大老遠的跑特定地點,不像兩陽在各區都有很大的零件直營庫, 零件價格也較透明,電腦查詢料號系統也較強.看m01上一直很多人在推adress和gsr,其實, 這二台都不算歷史軌跡久的機車, 很多問題還是無法被追蹤和量化的.講個簡單的現象,路上還有一大堆老gy6系的車子在跑,可是星艦的出現率, 是不是大大降低了?!星艦的被淘汰,這絕對是肯定的!也一定有人會跳出來, 說他的十年星艦還生龍活淲的好好的......但, 各位平心靜氣觀察一下,路上的星艦出現率, 遠少於當年同期的存殘老車?我家住北市, 出遠門是開車, 催油門和跑山是比一拜稍稍保守一點點,但.....我家的四台星艦, 都爆過風扇,其中一台, 還換過四次風扇,台鈴明知道設計不良, 確始終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就在賭一般的人, 不會操車操的兇一點.一般人說星艦耐操, 其實, 多只是苟活堪用.因為, 車體真的不夠紮實騎個三四年, 你叫朋友從正後方看你的車子,車屁股多是歪斜的.(輪胎和泥除是不正的)開閉盤也多提早萎去.擁護台鈴的新朋友, 不必急著挺gsr有多好多好,當年也是一堆人強調星艦的俗又大碗, 長軸又大馬力....... 但多年之後, 活著好好的星艦剩多少?台鈴的用料和組裝, 真的還是有成長的空間.請各位用買股票的思考, 來看待一個車廠公司.產品銷售不到一個規模經濟, 現金流動就比不上其它的競爭對手資金不若人, 很多事情就綁手綁腳的小家子氣當兩陽x葉可以用極高的預算,風風光光的全省弄試乘會, 安撫招待數百家的經銷商和加盟店家台鈴的企劃部門, 每逄新車發表,總是只能採用二流的廣告公司, 二流的公關公司, 找廉價的美工設計人員和小活動公司有限的經費預算, 做做爛爛的年曆和服飾........手筆真的有差.台鈴行銷經費都捉襟見肘了, 研發的預算能好到哪裏?光陽每年是超過營收的5%以上來做研發, (去年是14.4億)還不包括保修體系的瑕疵通報和召回成本簡單的講, 大公司還是有他的產品優勢.小公司, 多養一百個員工, 就能讓利澗變的很難看了.小公司要如何在售價有限制的產品上獲利, 成本控制當然極重要我們能不能推測是用相較之下較低成本的零組件?????是別人貴的沒道理嗎?剛查了一下台鈴資本額 7億2000萬元. 員工人數 450人光陽58億, 2496人.2006年營業額:219億元還看到一篇某網路賣車的資料和言論, 不妨平心靜氣的看一下品牌問題http://www.cmin.com.tw/account_page/market.htm而其中提到的拒修舊車問題,我家發生在贏將125上...我家的做法是, 自己去找凱汰件, 自行拚裝自行解決.最後, 就懶得再救了
如果看過GSR的空間...你會傻眼兩顆籃球..椅墊不用硬壓..可以正常開關這樣就知道有多大了....在同級125中....還沒輸過樓上怎會有人說他小勒....如果其大羊就另當別論了GSR車不大台..又有這麼驚人的空間...可見引擎設計的很好至於傳動問題取決個人騎車習慣.....不過很耐操是真的鈴木引擎敢跟你保固兩年...他牌都一年而已GSR會漸漸變多的..只是有人還是對廠牌有偏見而已台鈴現在是日本公司在管理吧....所以不是有很多嚴格規定出來嗎
hihijj wrote:如果這台車真的有那麼好~市售同樣價錢也差不多下,銷售量應該是不錯,能見度也應該很高~但是事實馬路上跑10台,有幾台是台鈴的車?? ...(恕刪) 這樣的話,買jog或gy6的機車就好吧,10台裡面這2個至少占1台...其他車就不用考慮了,現在看到的車,10年後還很多再買吧!...好不好,其實看看評鑑或論壇就可以知道吧,況,論壇那麼多,多看就可以綜合評價了!!現在各牌都有1.2部車各有擁護者,買車又不光買引擎,多比較吧!愛到比較慘死啦~~~
網路流言四處飛.每個人的板本都不一樣.就我知道的是台鈴在早期就有和日本鈴木做技術合作了.會叫台鈴也是因為和日本鈴木合作的關係.那時的星艦,初期是半日制半台制.在來是引擎日制車體台制.到後期的全台制.技術方面之前是日本研發,到台灣在小改外型和生產.現在是台日合作研發,台灣生產.GSR就是現在合作研發的成品.所以在銷售上也和以前不一樣.變成台灣先賣,在慢慢的外銷國外.bagelba wrote:台鈴的車子, 差在零...(恕刪) 車子耐用度不高這個很難講.單用路上看到的不多就等於不耐用來說明,這個本身就不準.星艦的出現率本來就不高(買的人不多)十年後自然也不高(因為十年前買的人不多)要算耐用度因該要用十年前賣了多少台星艦,十年後還乘下多少台星艦.等資料來看.而不是用可見度來看.另外屁股歪斜的的部份.只要是單避震車系都會有這個問題,而不是只有台鈴的車有而以.我在路上也看過不少車屁股歪斜.還有資本額和研發預算的高低,是不能代表研發能力的強弱地.文章裡的拒修舊車問題,只要是舊車就會有,這也不是只有台鈴有這個問題.
樓上的大大其實說的也有道理,一家公司規模跟研發成本以及車的耐用之間卻有關聯 就跟買股票一樣...買許多東西確實都是要多看看公司品牌 仍有絕對的影響力!但是樓上大大您忽略一點,其實台鈴的"地址"這台車,原先台灣製造送往日本,在日本變成滿街跑的車, 台灣等了許久,如今才真正賣給台灣人, 其實很多3C產品都是如此,往往國外才買的道的新奇產品,打開來發現 MIT 所以如果說因為台灣的台鈴公司研發金額少,就判斷車子的性能,確實是不公平的。此外,有許多專利是日本S牌直接授權給台灣台鈴製造,例如噴射科技,究竟如何把賽車"準"早已經成熟的噴射技術直接移植到"地址"或者明年才要出的噴射版GSR,目前的"地址"就完全把噴射引擎技術在台灣機車界下了新的定義,能兼顧省油和加速快,由於那是日本S牌重車的世界專利,雖然明年開始每家廠商會出很多噴射車,但從成熟的角度來看,目前噴射引擎科技就屬台鈴最成熟,也測試最久(日本)。回頭來看,當然,廣告與研發經費投入越多,當然市占率越高,但並不完全代表"品質"與"性能"都完全成正比。我並非台鈴擁護者(我也有K牌的車),只是想導正一下觀念,其實每家廠牌各有優缺點,但市占率往往不能證明一切(例如K牌永遠廣告連續銷售都是第一名,不能代表K牌的車一定比Y牌跟S牌堅固耐用)這種迷思其實沒有意義,仍要從專業的維修與機械角度來看,有時候銷售歸銷售,數量而言很多類似的情況也不證自明,例如福特賣的比奧迪多,馬自達賣得比保時捷多,豐田賣得又比賓士多....證明福特 馬自達 豐田這三家廠牌的車性能跟耐用比雙B還好? 或者凌志剛開始前進台灣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牌子? 在台灣人心目中根本不能跟雙B車比,但幾年後的今天,許多買得起雙B的人反而轉而擁護L牌,到底好不好,恐怕只有讓時間去證明了。最後,就GSR而言,現在改裝技術的發達,讓很多人都對車有了基本了解,用料的好壞更是一下就被看穿,GSR偷工減料嗎? 儀表 前後輪胎 前碟煞盤 頭燈 尾燈 UT引擎 車殼 避震 電瓶 土除 車柱 底盤 坐墊(雖然被罵到臭頭,但用料上好歹是人體工學記憶棉) .... 這些一般人都會辨認的零件,似乎沒有所謂的"用料差"的情況...這點也是不證自明。
bagelba wrote:車子耐用度不高!...(恕刪) bagelba wrote:我家的人,都是自己養車的,我家前後養過贏將125 ,星艦125三台, 星艦150一台, let's 50一台,小刀100,要買空濾,汽油濾,老壞的消耗件, 都要大老遠的跑特定地點...(恕刪) bagelba wrote:我家的四台星艦, 都爆過風扇,其中一台, 還換過四次風扇...(恕刪) 挺好奇的,既然耐用度不高,零件又不易買,你還願意養這麼多台鈴的車,想必台鈴的車有你值得推崇的地方,能說說心得給大家參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