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ZR 過彎晃動車身不穩疑問

前叉換改裝的大概兩三千~效果就很明顯了!!
後輪胎胎紋胎壓先檢查吧 中間胎壁變薄 不晃也難
我本人騎RS~~也是下吊架~~ 一樣會晃~

motoGP~還不是上吊架~

若單純談車架, 一切都是減震膠的問題~

先別管上下懸吊的事了~

你喝每朝了沒?? 誤~~你換改裝避震了嗎? 胎壓檢查了嗎?

通常一般人都會忽略的重點, 前叉過軟也會~


不過個人建議不要太硬的設定, 不好騎,很震~很跳~

又不是比賽車, 要有適度彈性~
如果有得雙載會好一點,小弟雙載表速7~80仰德過灣表現算可圈可點,不然單騎也是晃到不行。後輪tt91其於全原廠

shiori7071 wrote:
騎一年全原廠未改只改...(恕刪)


後輪換寬一點點130

檢查胎壓

會穩一點

還有不能壓太低,會磨到
檔車哪來的上吊架 ???
那個不是這樣看的 …
型式完全不同 …
過彎不要太激烈應該都還好~

NFT前後配重真的蠻差的~前輕後重...(所以也懶得去換前後避震了)

舊FT也是,都是前輕後重~

又是什麼上吊架設計~

還是順順騎吧~

直線的話因我後輪都用130/70-12的胎,所以騎起來是覺得還不錯~
過彎會晃,應該是路不平吧!

幾位前輩說換避震,卻沒說換避震為何就不會晃動不穩,
那避震的彈簧,是要換更硬還是更軟?
阻尼系數,是要更軟還是更硬?
阻尼是壓縮要變更軟、舒張變硬,還是反之?
應該不是像汽車一樣,彈簧一定是比原廠硬吧!

是不是可以請比較懂得前輩,說明一下換避震的要領在哪,
也就是我該怎麼選擇避震器哩?
二輪的避震器學問比四輪更大了,
因為過彎時車輪對地面的反作用力,並非如四輪一樣為垂直,
太硬反而無法吸收路面的起伏,會造成彈跳或更易隨路面起伏而晃動,
且二輪的彈跳可不是像四輪一樣方向盤修正或補油硬帶,可是會摔的哩~
還是請前輩概略說明一下,感激不盡!

四輪的我還概略能理解個皮毛,譬如說:
彈簧變硬、變短,是減少受力側的壓縮量與反側的舒張量,同時降低車身重心;
阻尼系數偏硬,降低「餘震」;
壓縮較軟、舒張較硬,較快吸收地面顛頗,增加輪胎對地面的接觸時間,也減少車身滾動幅度;
加裝防傾桿〈平衡感〉,減少重心轉移造成車身傾斜的幅度;

記得當年四輪的親身經驗,賽道上的避震器不適用一般道路,因為太硬了,
道路品質不佳反而造成避震無法吸收路面顛簸,
因此使輪胎彈跳而使接地時間減少,車身易滑動。
「短芯」避震雖然跑起來爽,但一般市區道路的行車,
很容易就把剛吃進去的排骨便當吐出來。








二輪的避震比汽車複雜?....

就我的認知,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只換後避震就完全改善高速過彎的搖船感,這就足以說明東西的好壞差別...

台九線南下進光復鄉的那個四線右彎,原廠狀況下,時速100進彎,

帶了煞車,車體開始產生左右晃動,而且越晃越劇烈,直到劇烈減速...

換了某牌後避震,同樣速度進彎,搖晃感仍有,但減輕很多,還可在彎中選擇路線...

原廠後避震的阻尼只是聊備一格,往往一段時日後,就只剩彈簧的功能,

完全無吸收震動的效果,在高速過彎,左右受壓本就不同的情況下,

如果做了煞車的動作,不但原有慣性被破壞,還可能對搖晃感產生加乘的效果,

上面各樓所說,運動性強的避震,就必須犠牲舒適性,基本上正確,

但好的阻尼,配合適當磅數的彈簧,則能讓這種犠牲降到很低,

簡單說,以在市區騎乘仍是軟綿綿的設定,在郊區劇烈運動,仍能隨心所欲,

這種的避震器還能說跟原廠差不多嗎....


kennethcomtw wrote:
檔車哪來的上吊架 ?...(恕刪)

他是說Yamaha RS100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