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X認真開箱心得文(文長)

x極上紅茶x wrote:
這台車的坐姿跟Jet...(恕刪)

我想是坐墊的工學設計與把手的位置配合的很好
當初有幸試駕到兩台 光上座就有很明顯的差別
對了 還有它煞車不太夠用 必須深按
Yuki Chang wrote:
過彎補油的時也變得很穩定

偶喜翻這句
低調黑~ 內斂的車色
實車挺耐看
內外皆美



期待DRG中
可以放全罩帽多好 即便是小帽體的
去年七月我也換了FNX,穩定的騎乘感受,很棒的一台車,除了空間太小以外,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挑剔了。

外型我個人是很喜歡啦~

不過我覺得怠速熄火的功能應該還有進步的空間。

因為常常遇到停紅燈10~20秒左右的時候,這時候熄火後沒幾秒就要再啟動,覺得有點怪怪的。

那如果用補油門的方式讓車不要熄火,10~20秒好像又太久了。

暫時關掉怠速熄火的開關的話,下次又要再開啟,也是麻煩。

所以我現在也不是那麼常用這個功能了,我覺得應該可以修改一下判斷熄火的方式。

例如改成車輛靜止之後,雙手按剎車才會熄火:

單手按--->不熄火,應用在停車時間短的情況。

雙手按--->熄火,應用在停車時間長的情況。

這只是我個人的腦補,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用。
bonegogogo wrote:
去年七月我也換了FNX...(恕刪)


FNX的使用者手冊有寫,ZRSG的怠速認定有三種模式
如果時間太長的紅綠燈比如有的96秒的,請同啟動
機車模式煞車加啟動鈕,一般亭等模式直接加油門,
回家請看手冊!!!並5000關閉怠速熄火騎乘一天.
以利ECU從新學習騎乘者習慣跟數值.

講白一點本人不太喜歡噴射的原因就是...電腦很白癡
1就是1,給2就不理你.明明車沒壞就是不能騎.
偏偏這些國慘車電腦寫的又很爛.單純應付環保規章.
bonegogogo wrote:去年七月我也換了FNX...(恕刪)

這新系統真的需要習慣一下才能接受啊XDD

個人還是一直開著,現在已經慢慢習慣了

耐用度的話當初會怕就不會買了

就跟用智慧型手機一樣,買了不上網就沒意義了 哈

bonegogogo wrote:
去年七月我也換了FNX...(恕刪)

我的BON都遇到60秒以上的紅燈才開怠速熄火。

Heartbreaker wrote:問一下4.1韌體是...(恕刪)

我的試2018/10/30製造,今天300KM第一次回原廠認證SBC店保養

師傅主動幫我看韌體是舊的,也有詢問我要不要更新

這次升級主要是優化怠速熄火:有些人停等紅綠燈時會自己慢慢用腳把車慢慢往前撸到最前面,導致系統判定使用者在怠速熄火狀態下牽車,所以依照原本設定牽車五秒怕使用者不慎轉動油門造成意外而熄火,需要再次手動重新發動。現在有優化這點,不會因為這樣熄火。

所以如果你平常慣性滑行到紅綠燈前停等就不再動,那這更新對你沒影響,
只是因為難免走走停停,保固內也是免費更新,所以更新一下還是比較方便~

bonegogogo wrote:
去年七月我也換了FNX...(恕刪)

我的 Fighter 6 從拿車的第一個月
就開始用怠速熄火
後來騎過 FNX 2 天
真心覺得 三零技術真的很棒
怠速熄火比 Fighter 6 要更好

關於怠速熄火
如果停車時
紅綠燈秒數只剩8秒以下
我會選擇等秒數剩3秒時補油門
為了避免剛好綠燈亮起時剛好熄火
而啟動馬達又沒辦法立即發動引擎

另外,根據之前我做的功課
基本上只要不慢速滑行
儘早進入熄火狀態
只會省更多的油

資料來源
我也來分享一下500公里的騎乘心得
1.起步輕快
目前仍使用原廠最便宜的礦物油磨合,當油熱開後可以明顯感動起步輕快,預計1000公里後換賽克隆,相信表現會更好

2.怠速零延遲很棒
從靜止到啟動的時間,個人感覺在0.2秒內,簡單形容的話,看到紅燈倒數剩1秒時,微微的轉動油門就馬上進入隨時可加速的狀態,但畢竟不是電動車,所以無法做到完全無啟動感,不過已油車來說,個人給100分,找不到可以挑剔的點了

3.避震不舒服
不知什麼原因,單趟騎到10公里左右,腰就會開始酸,試過調軟避震,降低胎壓都沒有明顯效果,只剩換坐墊還沒試而已,我非常確定不是我的腰或騎乘姿勢有問題,因為上一台舊車連續騎一小時也不會腰酸,不知道有沒有人遇到跟我同樣的困擾呢?

4.腳踏板空間不大,車廂空間尚可
個人目測腳踏板空間恐怕連一箱24瓶的飲料都放不下,如果經常有需要騎車去購物的朋友,這點要仔細評估。
車廂內部雖不大但絕對堪用,放一頂3/4+雨衣綽綽有餘

5.怠速
個人覺得怠速時的抖動感比較明顯,但看後照鏡卻可以很清楚看到後方的車牌,可能是怠速時轉速設定在最低(約1500轉)













fet82168 wrote:
我也來分享一下500...(恕刪)


借用友站網友的圖片(第四張)

FNX的坐墊設計
駕駛是要坐比較後面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坐?

另外,也可能是新車症候群
可以試著把負載加重
讓整個懸吊系統能快點變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