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車是跟4MICA機能類似的嗎?

GWOKING wrote:
4mica 整台車台是重新設計過的.不同於金發財
4mica的過彎性有改良的更好
嚴格講起來跟金發財沒有共用太多東西
動力系統反而是跟z1 attila共用較多
基本上不算是二代新金發財了
也不是拿金發財換個殼而已喔
4mica跟金發財的零件多數也都無法通用
金發財改版很多次
這台跟2020年最後版本的金發財
相同的後雙避震器同大小的結構
車架比對也都相同
引擎不知道是否相同 個人推測應該也相同


車台 骨架 引擎 懸吊 都相同的話
還是金發財末代換殼上市
改潮車外觀而已

基本動力與車台結構一樣
龍頭裸把 外型換殼 燈座跟著改 後貨架換結構
這不就是換殼上市?


車軸變短了?
更矮了?
動力更換了?
車架改了?
重心位置不同?
騎乘風格改變?
都沒變的話 除了換殼上市外
我不太理解 這重新設計了什麼?

--------

換殼上市 不是什麼負面用詞
潮車外觀 賣得不錯 就是受到更多關注與喜愛 這種改變也不錯
但是換殼說是重新設計 我就不太認同了

--------

我是騎金發財2019年版本的車 後避震還是一大一小
2020年金發財 可以說是最終完美版本
雙後避震同大(改善後避震難找不好配對的保養問題)
京濱系統
有ABS車款

最終款與4mic目測比對 除了換殼與裸把外 車架 避震都同樣
引擎沒注意到是否相同
                              彈幕濃!
skiiks wrote:
金發財改版很多次這台(恕刪)


我沒記錯的話4mi的油耗數值比2020金發財省油
skiiks
可能在某些地方減重成功,車重減輕,所以油耗也降低了?

2018以前版本(白色是很早期才有的車色)
水平貨架握把 雙後避震分大小隻
這時期貨架握把 因為光滑鐵管上烤漆很容易整片脫落
掉漆後很快就會生鏽 鐵管又很薄 容易鏽穿



2018~2019的版本
有個角度的貨架握把 雙後避震分大小隻
貨架握把改成霧面不滑手 漆面也不容易掉
改善過去貨架握把容易掉漆生鏽的狀況



2020金發財
有個角度的貨架握把 雙後避震同大 京濱系統
明顯看得出來空濾外殼與前款相比較小 挪出空間裝上等大的右後避震器



2021 4mic
空濾 雙後避震同大 京濱系統 傳動與2020金發財相同
推估引擎也同樣
換殼為潮車外觀 新命名上市

------------------

2020算是大升級
京濱 同大的雙後避震 為此傳動與排骨都重新開模換新
才一年 4mic換殼還算簡單 不太可能又再開模大改
推測與2020相同車架與動力結構

------------------

備註:過去令人詬病的水平貨架握把生鏽狀況

                              彈幕濃!
skiiks wrote:
2018以前版本(白(恕刪)

金發財使用的是悍將150引擎的2V版本
獨有代號是AP15跟AP12
4MICA是AW15跟AW12
但傳動明顯不一樣,長度也略有差異
以友站的傳動料號來看,採用Z1A的傳動系統
但是細部有所差異,例如用扇葉較薄的M92楓葉
碗公跟JET S共用
齒輪箱沒意外也從以前的直齒改成斜齒
kamirknows wrote:
金發財使用的是悍將150...(恕刪)
2020大改後 2021引擎又換新?
還是只是換代號 引擎是一樣的?



以前都是小改版 把一些小問題逐漸改善
2020才真的大改版
2021又改 SYM也太豪氣了
                              彈幕濃!
普通速克達就可以改成商用車的用途了,還兼顧原本的外形:

1.活動式貨架:學外送員裝保溫箱,買80公升無字款,蝦皮賣一千多塊吧。然後去焊接店做活動式貨架,3000元內搞定,把保溫箱裝在貨架上面,載貨時貨架前移,比較省停車空間;載人時貨架後移,同時可載人又可載貨。


2.雙側柱:去焊接店焊雙側柱,2000元以內搞定,你就有跟4MICA一樣的雙側柱,而且還更粗壯。

搞定以上東西,你就可以載著家人去costco買一大堆東西了。

4MICA要雙載同時又要載貨可就沒這麼方便了,別忘了你車廂除了自己的安全帽和雨衣,還要帶老婆的安全帽和雨衣,這點4MICA的車廂做不到,但一般的速克達大多做得到。

我自己20年的老迪爵就是這樣改的,而且車價、維修保養…等等,一定比4MICA便宜許多。
evan0122 wrote:
普通速克達就可以改成商用車的用途了,還兼顧原本的外形:

1.活動式貨架:學外送員裝保溫箱,買80公升無字款,蝦皮賣一千多塊吧。然後去焊接店做活動式貨架,3000元內搞定,把保溫箱裝在貨架上面,載貨時貨架前移,比較省停車空間;載人時貨架後移,同時可載人又可載貨。


2.雙側柱:去焊接店焊雙側柱,2000元以內搞定,你就有跟4MICA一樣的雙側柱,而且還更粗壯。

搞定以上東西,你就可以載著家人去costco買一大堆東西了。

4MICA要雙載同時又要載貨可就沒這麼方便了,別忘了你車廂除了自己的安全帽和雨衣,還要帶老婆的安全帽和雨衣,這點4MICA的車廂做不到,但一般的速克達大多做得到。

我自己20年的老迪爵就是這樣改的,而且車價、維修保養…等等,一定比4MICA便宜許多。
一般街車改裝與金發財
這兩者在載貨時的 騎乘狀況差很多

騎乘狀況差異
前者街車改裝 主通勤 副外送 少載貨
通勤舒適是一般街車的長處 外送少載重 不影響騎乘狀況
臨時掛籃子載運較多物品

後者商務機車 主載貨
優點:貨架低貨物好搬 重心低穩定好操控
前後輪間距長後貨架重心往前靠不易甩頭擺尾(註) 腳踏放置大可容納更多貨物
缺點:無或小置物空間 車身矮移車不方便 車身長迴轉不便 靈活度低

所以這類需求
「主載貨」或「載運一般機車無法運載較大的物品 而金發財4mic金牌可載運」
商務機車的優點才會特別顯現 無置物不靈活等缺點也就變得可以忽視

這也是「主載貨」用途最終會偏向購買金發財金牌這類商務機車的原因

不然一般街車改裝應付臨時貨物搬運 確實很夠用了
重心高不好騎 對外送重量輕沒差 重拖也只是臨時幾次而已
但對於送貨賺錢的人來說
整天都在為了高又後移的重心穩定度緊抓龍頭 貨架高搬貨不易 浪費更多體力與時間
買商務機車省時省事省力多了

這在雙機車體驗過的人才會知道(一般街車改裝換騎商務機車)
多半是換了商務機車發現送貨好送多了


註:後貨架貨籃位置
金發財金牌是壓在後輪正上方
一般街車改裝 就算是往前靠在乘客位置上 也多半是在壓在後輪圓心較後方
加上椅墊較高貨架也較高

矮與長 這兩點很難靠改裝達成
才會有從最初車身骨架下修高度設計出來專用的商務機車

--------

有上述兩個使用需求 商務機車很好用
沒上述兩個使用需求 商務機車在通勤與外送 並不會比一般街車改裝來的舒適與便利
                              彈幕濃!
skiiks
後來想想也還好,通勤與臨時大採購騎乘時間短,不太有不方便的感覺。只有外送比較有影響,外送會覺的不靈活不舒適,送貨同樣覺得不靈活不舒適,但載貨與搬運會覺得好送很多,而外送輕載沒有變得更好送這優點。
skiiks
都商用需求,長時間騎乘,載貨會載重或載大,外送則載輕載小。外送騎金發財的優點沒用到只剩下缺點,還不如街車改裝既舒適又靈活。
fadei333 wrote:
台灣會幾乎每戶擁有至(恕刪)

現在這台路上也蠻多
skiiks wrote:
2018以前版本(白(恕刪)

原來側板的小洞是這樣用的
一直在想那個小洞做甚麼用

skiiks wrote:
一般街車改裝與金發財(恕刪)

一般車的坐墊有辦法改成綁著外送箱也能開啟嗎?
當初選金發財就是想說他置物箱小歸小但是綁著箱子也不會妨礙到置物箱的使用
skiiks
那是同事個人使用狀況。這種硬塑膠殼脆不耐重壓跟強拉,最好不要這樣掛勾繩,久了會裂。那個小洞可能是原先設計的鎖點,但鎖點變更而無用,沒有鎖上任何東西,應該不是用來掛勾繩。勾繩還是掛在鐵架或側架上吧。
fever632 wrote:
一般車的坐墊有辦法改成綁著外送箱也能開啟嗎?
當初選金發財就是想說他置物箱小歸小但是綁著箱子也不會妨礙到置物箱的使用


可以,活動貨架可以綁著外送箱然後開啟座墊,但貨架要高於座墊,請見以下影片介紹。
如果貨架低於座椅的話,請焊接店改裝貨架即可
skiiks
這貨架外送可以,載重不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