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葉真的越來越像nokia了~~總有一天會倒的!!

真的有需要180cc嗎?

大部分的台灣人的選擇還是會落在100~125之間吧

要快就直上重機吧,要多快就有多快
為什麼A廠牌怎麼樣,B廠牌就該怎麼樣呢?

如果是這樣,那就乾脆合併好了....

要買的是一輛機車,不是一塊招牌,

樓主提到的那幾間國產品牌,

還沒有到那種可以順便展示自己的身分、地位、財富的程度,

少一點品牌迷思,就不會有敵我歧見...

當然,如果樓主是股東那就另當別論,但是也應該是去股東會上講....
我想YMT要是有日本技術支援的話
RCK應該只是被打假的...

我前幾天才聽到玩T媽媽的朋友說:
那天環島跑隧道,6台T媽媽都跑18X
而只有一台騎"刺激500"的朋友.只跑13x
他們過完隧道都還沒看到騎"刺激500"的朋友

技術? 光陽不是有跟川崎 合作過嘛?? (印象)
怎麼做出來的車還可以這麼....?

現在機車改裝技術純熟,改裝缸都還有掛保固
我寧願買新勁戰然後把差價2萬5拿去改裝....

卡繆 wrote: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可是豐田集團的一份子耶, 怎麼可能簡簡單單就倒店呢
關於台灣山葉...(恕刪)


發言前先作一下功課好不好,股東結構企業財報都有公佈,什麼時候Yamaha是"豐田"集團的一份子,這家公司120年前成立時,豐田不知道還在哪裡?

企業交換持股在日商企業很正常,幾個%的持股算什麼?

ftogt wrote:
在兩陽持續快速推出新車款的情形下...(恕刪)


兩陽這些新車款只是外型變好看了, 車廂空間加大了. 引擎科技, 燃燒效率, 沒什麼提昇, 品質反而下降.

山葉的車小毛病少多了.

兩陽還是GY6最值得推薦. 4000RPM就可以輸出最高扭力, 適合騎不快的都會區使用.
這比喻還真奇怪....

本土的車廠設計功力不如人

老是抄襲別人的設計概念

當初12吋的車也是勁戰帶動流行

CUXI的復古風也是山葉帶動流行

RS、馬車等.....太多了.....

台灣本土車廠出的車子有很多都有他廠車的影子

沒這設計功力只好往引擎方面下手

CC數一直提高~不過說真的~代步速克達125真的會不夠用嗎?

快還要更快~很容易就出問題~

車廠荷包賺飽飽的~管你家小孩死幾個?

前後碟、水冷、酷炫配備~賣個十萬~真的有需要?

車廠荷包賺飽飽的~管你爸媽錢賺多少?

兩陽就是抓準這點專騙一些思考比較簡單的人行銷

山業用心用料的地方不是只看規格表的人能懂的


tocj wrote:
兩陽還是GY6最值得推薦. 4000RPM就可以輸出最高扭力, 適合騎不快的都會區使用.


4000RPM就輸出最大馬力!!

這麼早!?

我的NEW FIGHTER 4000RPM離合器才剛跟碗公接合說

志揚~ wrote:
問題 兩陽不爭氣出到...(恕刪)

穩定性輸勁戰?穩定性的熄火,穩定性的燒汽門,穩定性的汽油幫浦掛點,穩定性的儀表版掛點.穩定性的換換貼紙繼續騙錢,這幾點勁戰專屬的穩定性光陽的車種的確沒得比.

ango1320 wrote:
Nokia就算不賣手機還是會賺錢的
因為它在設備系統上有很多專利
你們這些智慧型手機3G上網都要靠它的設備才上網
所以別太看輕Nokia


為什麼呢?請大大解釋一下

nokia應該是不會那麼容易倒啦

只是被併購是遲早的事情

印象中~現在nokia很便宜

傳聞很多大廠等著收購~HTC是其中之一的買家

悶油銘 wrote:
出250 出250 出250 出250 出250

不要怪級距 不要怪級距 不要怪級距
(恕刪)


180並不是怪級距,而是把180的心臟套上那個車殼~~
我並不是說R.K.180的殼不好看,只是以往的180級都是以RV為取向,
忽然蹦出個新面孔,要一段時間適應!
我個人覺得180的車算實用~~
有150沒有的動力及置物空間,有250沒有的平地板~~加上出遊時順順的巡航,又穩又舒服~~
當然停車是個有點頭痛的問題~起步也是!
但世上又有什麼事是兩全其美的?
社會科技越進步的結果,就是任何事都分工越精細~~
想在市區鑽,請去買150以下,想在郊外刷卡,請去買公升級~~
畢竟,人的胃口已經被商人養大了
惡魔是墮落的天使,天使是昇華的惡魔, 天使與惡魔,只是一線之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