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試座了下
感覺像是CUXI 125版的坐姿
感覺算不錯
其實7萬多的5期噴射
光陽不也是7萬多嗎?
OFFROAD的設定使得油箱在坐墊下
也很正常
據另一位有試乘的客人表示
中速有比新勁戰來的好
但小弟認為
如真去OFFROAD使用應該沒舊BWS來的優
因四行程與5期環保使然
新型錄?到底是新在哪裡?很像跟一開始的一模一樣
glossa wrote:
如果實用性不要低到這麼跨張的地步的話

舊款的BW'S實用性有比較高嗎??
Mr.Po wrote:
再設計個前置物空間

像以前的凌風、Dio那樣
前置物空間的地方裝個小籃子

或者拿個筆筒DIY在左膝蓋前方
Mr.Po wrote:
但還是實用性和動力的c/p值才是主要考量

小弟準備遊說樓上單位的大姐
把她的舊BW'S賣給我
roger7178 wrote:
如真去OFFROAD使用應該沒舊BWS來的優
因四行程與5期環保使然

重量跟軸距也增加了唷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今天在友板上看到的實車Off-Road試乘照
分享給各位
是原車未改裝喔~!!!
真是帥呆了~!!!
我決定開始籌錢了...










各位前輩有哪位可以告訴小弟這台車用的是哪一個牌子的輪胎嗎

因為車價過高而動力系統與勁戰又大同小異所以小弟覺得把鵝的輪胎換掉或許

可以有相同的效果喔!
建大(KENDA)的胎
前輪規格為120/70-12
後輪規格為130/70-12
maxi6547 wrote:
小弟覺得把鵝的輪胎換掉或許
可以有相同的效果喔!

跑跑沙灘跟泥地應該還好

但是鵝的油箱在踏板下
千萬不要學人家在土坡上面跳
roger7178 wrote:
建大(KENDA)的胎

找了一下建大的官網
應該就是這一輪
http://www.kenda.com.tw/style/content/CN-11-2c/product_detail.asp?lang=1&customer_id=1500&name_id=45317&rid=23500&id=122444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感謝大大賜教改天有機會小弟會試一下
昨天小弟和友人去看新BWS 125,坦白說除了名稱叫BWS之外...這次的改款

已經無法讓人和一代、二代BWS產生關聯... 我個人是小小的失望...

畢竟,那種雙圓大燈+粗曠的外型才是BWS的髓。

車頭部份是小弟比較不能認同的,尾燈亦是。全車上下只有車側邊的外露式車架我喜歡。

車頭車尾都向ON-ROAD靠攏.... 試想... 如果改成一對大大的眼睛(大燈),配上車側邊的外露式車架

和方方正正的簡單尾燈... 是不是更有 [個性]??

如果要2者兼顧... 反而是失去BWS原有精神,那有別於一般車的獨特存在感就降低了。

再來就是引擎體積的部份,小弟認為由於沿用125 4V的引擎導致整車變的巨大....

當然的,笨重的125 (下襬) 就要配套上12吋的胎==>明顯得看出原廠的設計方向定位就是ON-ROAD。

以往那個有點重,但又不會過重的100cc引擎設計理念,顯然沒有被採納?! 新世代的BWS向路跑看齊...

但我想問的是.... 向路跑看齊... 你跑得過125各家戰車嗎?

反過來說,那OFF-ROAD... 只是半調子,過重的體積和車重... 想飛跳台?? 嗯....如果沒陷入泥中再說...

是的, 這台車的設計看得出來就是要2者兼吃... 以這點來說,成功!

那 [個性] 在哪??

另外~我要批評以下用料之差,實在很難讓人掏出70000大洋買一台次等125:

1. 儀表: 質感很差,拜託....請看看勁戰125吧... 不求比勁戰好...但好歹比照勁戰125吧?
(勁戰125 Fi也才67000耶..)

2. 後避震: 拜託.. 請去看看當初2代BWS的用料吧... (雖然效果不好,但至少還是全鋁合金製造)

3. 右後搖臂: 竟然用鐵質料沖壓製....好歹比照勁戰125的鋁合金吧? (賣得比勁戰125還貴... 結果?)

4. 內置物箱: 好歹舖個棉吧... (喂~~~~~這台車要7萬耶..)

5. 前碟煞組件: 擺明了就是沿用原BWS 100的組件... 拜託喔... 這是一台要價 7萬大洋的125耶..就算
安全無虞,但去看看勁戰125的前插+煞車組件吧... 那是向上一級的MAJESTY1
25升級喔,BWS竟是向下降級....?

小弟還沒機會騎,但有機會的話...說不定會看到更多偷料.... 哈哈哈

(不知道 BWS是不是把勁戰125直流點燈給偷掉....... 哈哈哈)

說了這麼多... 這台車的優點還是要說一下:

1. 它配置雙油門線
2.保有YAMAHA一貫的設計質感
3.YAMAHA的車架穩定度一向有利操控

好話說完了.... 繼續劈.. 由官方網站可知以往隨精裝車都有的前後貨架、底盤護板、護手等等,總共10來項配件現在都要花錢自己買... 如果全上要5000大洋.. 整台車變成75000大洋.. (如下圖) 挖哩裝笑維喔~


言至於此,回頭看看2代BWS,真讓人不勝唏噓... (2代BWS當年售價47000)


各位看倌,雖然大家都對新BWS有很高的期待,但請理性的保持清醒... 是不是要用75000買帳?

大家好~~ 我是WERRIS(瓦歷斯),叫我小瓦就好,很高興認識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