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EN wrote:
PGO 在售價很有誠意!

是的 跟AEON宏佳騰一樣 滿滿的牛肉 佛心的價格
但我是不太敢買倒是
規格配備 價格都很好拿來說嘴炫耀
但就怕出問題 朋友也不可能幫你出錢


附上工單

jamesbond_z8 wrote:
是的 跟AEON宏佳(恕刪)

雖然我有騎過不到1萬公里壞汽門的,
但你朋友這組 汽門跟缸頭總成 也是太早下課了 !

有時車子的耐用度也很難說,像我朋友的 光陽G4 那台我也常騎,約6年7萬多公里才比較明顯吃機油,而且時常載重(車主100公斤)不含貨物或雙載,也夠本了,後來G5也騎了10年現在換勁豪,在他手上的光陽機車比較沒遇到吃機油的情形!
TSIEN wrote:
Tigra 150 妥善率 似乎 比 125差(但不確定),Mobile01 上還有車主抱怨 正常保養 環保不好驗過,我哥一直叫我買200,但我只敢觀望不敢下手!

Tigra 銷量並不是很好,很難找到身邊有5-10位車主,妥善率就不清楚了,不過已配備和帳面數據來看,PGO 在售價很有誠意!

PGO的車
看起來的確是滿滿的牛肉
但是實際上要看人品

通病是一定會發生
我是沒壞過大條的
(但是三角台超軟,所以容易歪,車不用倒不用摔,台灣的爛路就可以達成,其他廠沒這問題)
(也因為軟,所以用腳踢就可以回正,但是你應該不會想要每天校正)

就是不爽性能被閹割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Tigra 200第一批了
建議你不要買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Jk5230 wrote:
除了車商不斷挑戰底線外
政府合法勒索的貨物稅也是很大問題
日本所得高我們三到四倍
我們買車比他們貴了快要2倍
真的不是無理取鬧
但貨物稅才真的該上街頭抗議
哪有政府勒索人民那麼多年的


首先我要糾正你的觀念,在多年前加入WTO的時候,關稅與貨物稅均有大幅降幅,但車商沒有降價,反而是年年漲價,一下靠北美金報價貴,一下又靠北日幣報價貴,騙大家沒修過國貿學分嗎?加入WTO至今至今,國產車價約莫漲了70%上下,進口也漲更凶.........

為何車商無懼於市場競爭敢亂漲價?主因是交通部在加入WTO後,為了保護國內車業,成立了VSCC,旗下還有大家所熟知的ARTC,國家進口車輛與國產車是否能上市的"立法權",全部交給了VSCC,於是這國內車廠人員組成的VSCC,掌握著立法院的權力,開始了無窮無盡的亂搞,首先是打擊水貨車,原本驗車只要一萬左右,瞬間噴到了18萬多,原本一批貨只要驗一台,變成了每台都要驗,只有在國內有販售與總代理的,才能只驗一台或走文件審核,眼尖的車商看到這個,知道水貨車無法打壓他們的售價了,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漲價,首先玩這個的就是本田,豐田也跟進,其他車廠看到雙田都漲了,自然就肆無忌憚的跟著漲.....
勁戰這一步有點怪欸,原本跟JET SR拼改裝、拼動力,改水冷改裝應該會困難不少吧
DED wrote: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Tigra 200第一批了
建議你不要買

感謝建議 ! ...
小弟我的 FZ2 騎了22年可能會在今年GG(報廢或轉手),
目前 BWSFI 騎了12年(第一批大B),保養外只換過皮帶跟珠子,這台還能撐!

Tigra 200 暫先不考慮 ! NMAX 雖然操控不錯也舒適,但不合口味 ! 看來我再觀望好了 !
YogoLAY wrote:
勁戰這一步有點怪欸,原本跟JET SR拼改裝、拼動力,改水冷改裝應該會困難不少吧


嗯?講反了吧

是JET一直在拼原廠動力和原廠改裝下的性能實力。不然沒個賣點,賣不過勁戰
而勁戰一直是走雅哈哈自己的步調。要不要買隨你,嫌慢自己去改,很好改的。

JET在一些賽事上也只是稱霸小改的組別

以勁戰的改裝套件,大改下去,改不過勁戰的。 基本就66缸起跳,
唬爛小的100缸、還是雙缸、渦輪,勁戰都改出來過

如果未來是水冷,那改裝的幅度只會更大而已。
以前馬車時代,就改的亂七八糟。
YogoLAY wrote:
勁戰這一步有點怪欸,原本跟JET SR拼改裝、拼動力,改水冷改裝應該會困難不少吧


這一款車很重要的部分是回銷日本,山葉總社應該並不在意在台灣拚什麼奇怪的市場,再者,我看SMAX改裝改缸的可也不少
weiwei0118 wrote:
首先我要糾正你的觀念,在多年前加入WTO的時候,關稅與貨物稅均有大幅降幅,但車商沒有降價,反而是年年漲價,一下靠北美金報價貴,一下又靠北日幣報價貴,騙大家沒修過國貿學分嗎?加入WTO至今至今,國產車價約莫漲了70%上下,進口也漲更凶.........

為何車商無懼於市場競爭敢亂漲價?主因是交通部在加入WTO後,為了保護國內車業,成立了VSCC,旗下還有大家所熟知的ARTC,國家進口車輛與國產車是否能上市的"立法權",全部交給了VSCC,於是這國內車廠人員組成的VSCC,掌握著立法院的權力,開始了無窮無盡的亂搞,首先是打擊水貨車,原本驗車只要一萬左右,瞬間噴到了18萬多,原本一批貨只要驗一台,變成了每台都要驗,只有在國內有販售與總代理的,才能只驗一台或走文件審核,眼尖的車商看到這個,知道水貨車無法打壓他們的售價了,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漲價,首先玩這個的就是本田,豐田也跟進,其他車廠看到雙田都漲了,自然就肆無忌憚的跟著漲.....


謝謝您認真的說明
但這一串的始作傭者也是政府(以下不分黨派)
政府被業者遊說建立起壁壘保護本土車業外
另外主要也是立法有個明目向國外車商收取規費
(等於加入了WTO但還是另外找理由要把錢收進來)
簡單講就是政府堅持在汽機車上抽重稅
然後在制度面上丟給民間業者去營運而已
聽起來有沒有向雷洛傳電影裡面的描述?
政府只以收錢為目的
剩下的他都不管
撇開是民間還是政府得利的問題
貨物稅就是一條莫名其妙且無正當理由的稅收
在我們有關稅跟營業稅的情形下
貨物稅還能存在到現在真的很可恥
對事不對人,盼理性討論
2007年勁戰車主,還是現在進行式!
我當時買車,車價是 64000。

經過 13 年,原來大家所得提高這麼多了~~~
車價直接高三萬!!

我真的信了那句話了,"台灣錢淹腳目"
珍惜生命 遠離三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