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上就跟BEYBLADE兄說的差不多
小弟再補充一些......
先講前半段...
普利盤的部分有三個主要構成1.普利盤(另一名稱好像叫「驅動盤」)、2.普利珠、3.壓板
普利珠裝在普利盤的背面,各一條軌道在盤的背面呈放射狀分布,而壓板就壓在珠子及軌道上面
普利盤的盤面與風扇盤的盤面相對,軸心是鎖在曲軸上,中間就夾著V型皮帶
怠速時,普利珠會被壓板壓在接近普利盤的中心,
此時普利盤與風扇盤之間的開度最大,所以皮帶也是拉在兩盤夾面的最底端
當轉速增加,普利珠會因為慣性而順著軌道往普利盤的外圈跑而將普利盤往風扇盤的方向頂
所以珠子的重量影響著普利盤一開始轉動時,珠子因慣性往外甩的時機與速度
重的珠子不好甩,,普利盤組的總重也較重,所以一開始時引擎需要較大的出力
但是一旦甩到最靠近盤子外緣時,可以讓盤子轉動的慣性較大,使引擎在高速時較為省力
輕的珠子當然好甩,普利盤組的總重也較輕,引擎不需太大的出力即能驅動
但是珠子一下子就跑到普利盤最外緣後,由於總重較輕所以普利盤的轉動慣性也不大,速度不大容易再往上帶.....
隨著普利盤的運動,普利與風扇兩盤之間的夾角越來越小,而皮帶也順著兩盤面的斜度順勢往盤子的外圍帶
然後是後半段...
後半段是離合器組,有1.開合盤、2.大彈簧、3.乾式離合器、4.碗公
其中乾式離合器是由三個與鼓式煞車來令片材質相似的蹄片,以三條小彈簧連結起來
就跟一般搖控油車的離合器是一樣的構造
而大彈簧則是裝在離合器與開合盤中間,將開合盤頂在「合」的狀態下
而碗公包著離合器組,但正常情況下兩者是不接觸的
碗公的中心鎖著齒輪箱裡的減速齒輪,最終由齒輪箱來帶動機車後輪
前面講到怠速時,皮帶是落在普利盤跟風扇盤夾面的最底端
而這個時候的後半段皮帶則是因為兩邊開合盤被大彈簧頂在一起,所以是夾在開合盤的最外圍
這情況就像將腳踏車的前面放在最小齒輪,後面放到最大齒輪一樣.......
當轉速增加時,前半段皮帶被擠往普利盤的外圍,在總長不變的情況下
後半段的皮帶自然就會被拉往開合盤的圓心
這時候,若是大彈簧磅數較小則皮帶會很輕鬆地將開合盤撐開往中心拉
這個變速過程就跟一般打擋車由低檔位往高檔位換檔一樣
反之若是大彈簧磅數較高,則前端的普利盤需要更強的帶動力來拉皮帶,不用說就是轉數得拉高囉~
而隨著皮帶在前後兩組驅動盤之間的位置變化,後驅動盤的轉速也跟著提高
離合器則隨著開合盤旋轉,此時原本被小彈簧拉住的離合器蹄片在離心力高過小彈簧的拉力時會被甩開去摩擦碗公(離合器轂),甩開的角度越大,抓住碗公的力量越大(跟鼓式煞車來令片抓住煞車轂一樣),藉此帶動碗公將轉速經由減速齒輪傳進齒輪箱
也因此,小彈簧越硬所需要的離心力越大,反之則小!!
補充一下:
在怠速的情況下,後面傳動組的轉速最低,所以離合器蹄片被小彈簧拉住呈閉合狀而未與碗公接觸
這時候的狀態可以說是速克達的空檔,就像發動中的汽車將檔位擺在〝N〞檔一樣!
以上不甚詳盡....參考參考
所以在引擎出力未提升的情況下,修改傳動系統也只能算「挖東牆補西腳」囉!!
可以依自身的需求來更改珠子的重量,這是比較基本的改裝
輕的珠子較重低、中速,適合市區裡短程的路段
重的珠子較重中、高速,適合長途騎乘
其他的地方....還是盡量別動吧!
beyblade wrote:
難道是大同路那...(恕刪)
呵呵…是呀
beyblade wrote:
啊~對了!我也騎馬車...傳動我也是自己搞的,爲了搞車去買支氣動扳手
我現在的傳動配置,普利珠是改成14g的,其他都是原廠的,起步是沒啥力,但過了起步後,時速到了60再回油催"一點點"(真的是一點點!),就一直定在50~60左右囉!算是提早換檔,而且很安靜,震動又小,反應也OK~我不太喜歡騎個車,引擎很吵的感覺...就是因為這樣的配置,我車子的油耗落在45KM/L左右,最高紀錄是51KM/L
哇…氣動扳手不便宜吧,那不是連空壓機也要買

不過聽你這麼一說,在油價飆漲的今日,似乎維持中高速域的配置比較好

看來安靜和加速…我只好選安靜嚕
The dark souls are not those which choose to exist within the hell of the abyss,
若不想花大錢(而且冒險)去動到引擎本體,可以依需求在傳動方面做小幅度的修改
而最基本也比較保險的方式就是普利珠的配重
輕的珠子好驅動,但磨損快,而且皮帶較容易也較快被帶到普利盤的外圈
因此,一下子(轉速不需高)就跑到普利盤變速的最大行程了,所以就算轉速繼續攀高對高速的加速性也不明顯,這時候你會覺得高轉時引擎聲音像在空轉
重的珠子需要較大的動力來驅動,不過因為皮帶被往外圈帶的時機延後,
所以普利盤的內圈容易被皮帶磨到吃溝,這種情況產生時,車子起歩時會有抖動現象(但這不是起步抖動的絕對因素唷)!
不過因為珠子較重,一旦轉速帶上來後,珠子越跑越接近盤子的外圈,因為力矩關係盤子的轉動慣性也會越來越明顯,所以在高速巡航或再加速會有較佳表現,但是就是起步會比較軟力....
當然,珠子也不是越重越好,或是越輕越好因為普利盤本身的配重,普利珠軌道的曲度及長度、壓板角度的設計也會影響加速性,所以建議以原廠重量為準上下1.5G以內比較保險
不過,最後你可能還是會覺得原廠珠子好用
畢竟原廠珠子是考量引擎的扭力及動力曲線,及整體傳動系統的搭配(普利盤與風扇盤面的夾角、普利珠重量、普利珠軌道的曲度及長度、壓板角度、皮帶強度及變形量、開合盤夾角、大小彈簧磅數、離合器蹄片抓著力、離合器轂(碗公)的磨擦力......等等)而決定的
所以可能全速域都讓人感覺SOSO....但卻是較為兼顧的方式,
當然這是在你的引擎依然維持原廠狀況的前提下!!!
小弟不是專業人士,以上心得是繳了不少補習費得來的
,而我的馬車也已經脫手好一陣子了...參考參考吧~~
其實,普利盤與風扇盤半徑X開合盤的半徑,就是你的車子傳動系統所能「變速」的總行程,因為盤面是連續性的,不像齒輪會有大小齒數的落差,所以機車的這種傳動系統就叫「CVT無段變速系統」...
很耳熟嗎??是滴~~汽車所用的CVT變速箱也是類似原理,只不過機車用的CVT算是基本型的吧!
因為工作環境與條件不同,汽車用的CVT變速箱更為精密且強壯...有興趣再去研究吧!
謎之音"才125CC沒有你要怎樣"
傳動改是改一般人多是設定初速/中速/尾速提升,但是在有限的輸出
能量上僅能榨出有限的改變。
所以換缸是接下來的不歸路

小弟換63缸→化油器記得也要換63專用
換完後覺得力量是大些加速也猛.......但是紅綠燈起跑線總是輸人
一截

所以我詢問後...什麼!連排氣管也要設定過(就是換管啦)
又花五張小朋友改一支優吸木訥土炮。
從此我就走上不歸路爽度一百,由於太爽所以
-----------------------以下純屬炫耀文----------------------------------
賣掉馬車
跑去買CB400
03年時加換優西木那(正品)
那個年代370張小朋友出走-----------------------以下純屬炫耀文----------------------------------
四個月後心臟變大.....賣掉CB400
努力存錢終於在05年又換騎 街車的王道 CB1300
-----------------------以下純屬幻想文----------------------------------
07年的志向
我要買SHADOW 750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越懶越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