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h1200 wrote:
不要問我原因,只能怪...(恕刪)
等真的狀況出來了, 再來整理也不遲
祝好運
勇綠狀態 wrote:
以經濟學角度簡單來說:(註:別加入有的沒有的變數來討論,這不是討論經濟學的方式)
1.從價、從量課稅或補貼,政府進出口貿易保護政策與是否為該區域經濟體會員互有協議
2.該區國民所得與市場區隔及廠商間互有競爭或勾結(最近"勾結"這兩個字變好聽了:叫異業同盟或稱策略聯盟,一般來說輸出至低所得如越南台灣等開發中國家時,商品售價變高;原因是輸出國與輸入國GDP與CPI不同,貿易依存度也不同
3.輸出至高所得如歐美日這些已開發國家時,商品會變得平價;除了政府干預之外,該國經貿自由度也有關
4.國外賣得便宜,國內賣的貴,除政府干預及貿易自由度和市場競爭力之外,就是存在套利空間
這些狀況以今年SUZUKI宣布進口150cc仿賽車及公開售價後,國內車廠與貿易商的動作就可以驗證上面那簡單的三點
再說得困難點我都可以去教書了!~~~果然還是用嘴砲+鍵盤最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