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乎沒機油的情況下騎了快150公里,該如何評估引擎的損壞程度?


xlh1200 wrote:
不要問我原因,只能怪...(恕刪)



等真的狀況出來了, 再來整理也不遲

祝好運

勇綠狀態 wrote:
哪個品牌的機車,透...(恕刪)

差不多同一等級

風雲150...

xlh1200 wrote:
不要問我原因,只能...(恕刪)


如果是長久不騎封存 不是更應該把油留著才對嗎??????


引擎沒這麼草莓啦
要壞早就縮缸了
還能電發不會熄火就好了
GP125吃機油跟吃汽油一樣
還不是撐了4萬公里
到最後是汽門積碳怠速會熄火
花了6000去換鐵缸
到現在2W6了還是800進800出
台北風 wrote:
差不多同一等級 ...(恕刪)


為什麼本田不要在台灣生產本田國產車,直接壓扁兩陽這兩根鑲金的稻草


都怪當年的本田宗一郎缺錢搞賽車走錯路請鬼開藥單,......千債萬債人情債最難還!...唉~
G4曾經洩油約等於一個瓶蓋的量也是好好的...

不用擔心引擎會掛,掛了會馬上回饋給你



勇綠狀態 wrote:
為什麼本田不要在台...(恕刪)

與其期待本田,為什麼不要求這兩間不長進的在台日廠長進一點?
如果兩陽的價格算黑心,那麼向來同級車賣最貴的山葉
以及一個引擎裝全車系,那麼多年來不但沒有因為攤提成本而更便宜
反倒是愈賣愈貴的台鈴算什麼?
為什麼這兩間不長進的在台日廠不要賣東南亞的價格給台灣人?他們到底在黑心什麼?
國產車賣到日本比台灣便宜這兩間在台日廠也這樣幹,這是為什麼?
對~離題了

請將19樓的引用的內容塗掉

不然肯定會引來吃飽沒事幹的人來說嘴~~~


我只會用鍵盤耍耍嘴皮子,浪費時間應付那些前來挑戰的人不是我的強項!


勇綠狀態 wrote:
以經濟學角度簡單來說:(註:別加入有的沒有的變數來討論,這不是討論經濟學的方式)

1.從價、從量課稅或補貼,政府進出口貿易保護政策與是否為該區域經濟體會員互有協議

2.該區國民所得與市場區隔及廠商間互有競爭或勾結(最近"勾結"這兩個字變好聽了:叫異業同盟或稱策略聯盟,一般來說輸出至低所得如越南台灣等開發中國家時,商品售價變高;原因是輸出國與輸入國GDP與CPI不同,貿易依存度也不同

3.輸出至高所得如歐美日這些已開發國家時,商品會變得平價;除了政府干預之外,該國經貿自由度也有關

4.國外賣得便宜,國內賣的貴,除政府干預及貿易自由度和市場競爭力之外,就是存在套利空間


這些狀況以今年SUZUKI宣布進口150cc仿賽車及公開售價後,國內車廠與貿易商的動作就可以驗證上面那簡單的三點


再說得困難點我都可以去教書了!~~~果然還是用嘴砲+鍵盤最簡單

講的很好啊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理論那麼多人不懂?
是像柯P說的智商不到70嗎?
還是意識形態作祟?
突然發現離題了
因為看到樓主是發在山葉這裡
我真的良心建議山葉的引擎發生這種事情最好請機車行徹底檢查一下
已經有明顯異音表示事情大條了
不要把它牌引擎拿來跟山葉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