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RongLee wrote:超過1000換機油...(恕刪) 理論上機油的運作方式就是不太會被吃掉的,如果會吃就表示....你懂得~~~其實機油本來就可以用不止1,000,車商說1,000可能有它的原因,不管好的還壞的可能都有而且有些機油可能1,000之後才開始發揮它的性能呢~
身為TIGRA150六年車主建議買FORCE雖然動力比較軟、體積大但是品質質感應該是比較好的Y牌改裝品也多PGO公差比較大 久了車殼鎖點都要注意...兩者是 馬力&操控 選一個吧然後水冷沒有比較難顧 多一個水要換而已一年一次整個換掉或是你想直接補水箱精也可差異不大
我是force車主,目前牽兩年因為我工作的關係,我常常會跑宜蘭跟基隆基本上我還算滿意,動力也足夠機油部份我都是1千換~這就是要看人啦~真要說缺點的話原廠坐墊不好坐 必改!!車身比較長,重量比較重<---這點我覺得算是優點啦~這樣比較不會被移來移去XD輪胎13吋的比較貴一點點其他就想不出來了,老實說,有愛比較重要~FORCE對我來說算是一部好車,上星期六還騎西濱快速回鄉掃墓呢~
king5943 wrote:Force年銷量破...(恕刪) Force講白了就是贏在外型而已但只要去車行實際試坐三大廠的高階機種,就會懷疑Force的設計者根本沒在騎車,否則為何會設計出如此難坐的機車?
我是2017買的 現在差不多跑2萬公里FORCE最大的缺點就是沒YAMAHA優良的操控性一開始原廠,屁股會很痛,騎在慢都會痛MTRT坐墊必改再來就是她的車骨架特別軟?騎 全原廠的勁戰 80%的路況都很穩一開始我前後避震,各種調整 改裝 換人調整試車都很難弄到很穩後來才裝了強化上座,車子才恢復正常該有的穩定原因是每次遇到坑洞車子的避震在伸縮他的後避震上鎖點,那邊的骨架也跟著有點在伸縮做動所已裝了強化上座之後整個就正常了避震器的阻尼和回彈,不管怎樣調,都可顯現出該有的變化回饋不然之前不管怎麼調整,回饋感幾乎不變(很納悶)全原廠過彎會一直覺得屁股在往外甩,車體在外拋,不穩,像是車頭和屁股是分離的,前後左右晃的方向剛好相反的錯覺?建議是順序這樣: MTRT坐墊>強化上座>前叉(油+彈簧即可)>後避震一般通勤騎市區,可能裝到MTRT+強化上座 就很舒服了前後避震有熱血跑山的需求再考慮--------------------------------------1.輪胎可以維持原廠就好我裝過大家推的惡魔 天使 聰明那些,其實原廠抓地力算不錯了,所以感覺都差不多,升級感差異不大我前面有裝BREMBO對四,但也是跟原廠力道差不多因為我沒換金屬油管+總汞,所以純視覺效果>實用原廠前後煞車,已經滿給力了2.水冷兩萬在換一次即可我剛買車時後,有加裝OBD零件監控溫度夏天塞車,輕鬆壓在95度內冬天寒流,很快就能從低溫拉到75~85間跳動(免熱車),騎越快就會降到7X度左右到現在溫度都很正常,完全忘記有水冷這回事3.機油最少2000KM換一次有時太忙撐到3000也沒關係,有次我3000漏出來換,300V還很綠= =(以前別台汽冷車300V只要1000KM就全黑掉了)現在兩萬KM還頭好壯壯,出來的沒少也沒多建議用照手冊的5W40就好,問安靜不震,牌子MOBIL1 TOTAL SHELL只要是大牌的都可隨便你我試過0W20 5W30待速會比較震,加速沒變4.行車紀錄器就是必定落地改的東西,保護自己,也順便照顧他人基本上,我除了中釘,幾乎沒壞過任何東西要需要維修的只要補充汽油,就能騎會跑不太需要顧所以就省下滿多錢可以挪用來改裝(誤油耗 也不錯台中市區紅綠燈比台北友善多了,市區大約32KM/L長途跑山 右手乖一點可以拼拼看突破40KM/L(所以一桶油可以撐到250KM,純跑市區代步我就不敢撐這麼緊繃了)輪胎不管用哪條,後輪都6000~8500KM吧因為我右手都亂轉居多訓車看信仰~有的人是照手冊控制在60%油門內訓車我當初是一落地就大補油門台中武嶺來回,剛好300換機油因為我相信現代的機械工藝,公差可以做到很小不錯了我車只有改外觀看的到的而已裡面頂多 裝AD910記錄器 和 前後避震(含強化上座)這些動力性能那些全沒動代步只求車穩安全省油就好偶爾娛樂跑個山這樣
max5472 wrote:歪屁股有救嗎?10...(恕刪) 裝個6點式的強化上座就好了(後避震)原廠是因為人坐下去的重量,後避震的上鎖點那邊骨架,他會有點輕微變型所以就會歪歪的強化上座會幫他支撐柱頂回來費用別問我很久以前裝的已經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