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葉真的越來越像nokia了~~總有一天會倒的!!

兩陽有什麼技術突破嗎?
不是抄襲別人作品和打廣告唬爛的能力提昇了? 還是我的錯覺?

反正倒頭來我還是會比較考慮YMT
品質問題和品牌觀感問題,可惜我還是外貌協會的.......
一起旅行吧!
313ss wrote:
兩陽有什麼技術突破嗎...(恕刪)


4v.噴射.陶缸,抱歉...這都是三陽把它抓過來給小羊用的

汽車上用很久?那YMT引擎作那麼久,怎麼還用的比三陽晚?
比喻有點失衡吧!?
科技跟不上潮流會被淘汰是不爭的事實,
但機車我倒覺得還好,
出180的車有幾個人會買呢??
一般道路而言125己足夠使用,
我倒覺得山葉是聰明的,
就像apple一樣,不用"機"海戰術,
做出一台迎合大眾胃口的車才是重點~

foxlink888 wrote:
比喻有點失衡吧!?
...(恕刪)


150以上本來就是小眾市場...

每年省800還是很吸引人的

不過有人酸兩陽只玩小CC
現在CC越玩越大還是被酸,還能說啥?
開板大的文章都沒編排
看起來真吃力...
題外話!

總歸一句
我相信大家對YAMAHA大概跟我一樣...
恨鐵不成鋼吧
先去了解一下YMT跟日本山葉的關西,
別一直拿山葉重車跟兩陽的黨車做比較,台灣YMT也沒做重車阿,
還有一家公司的產品是要為多數人考量,
就算想要YMT做一台180的車出來它也沒辦法做(因為沒授權)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可是豐田集團的一份子耶, 怎麼可能簡簡單單就倒店呢
關於台灣山葉
1. 集團分工
隸屬山葉集團的台灣山葉公司對於產品線的規劃其實自主度並不高, 幾乎都是聽命行事而已
至少目前的角色定位就是: 中小型速克達機種的研發與製造
2. 大車市場的利益
由於並未看好台灣大型重機的市場, 因此連總代理的工作也不想包....直接給水貨商賺了
3.小車市場的利益
跟台灣本田的運作模式相同, 由於目前(小改款, 換貼紙)獲利上繳回母集團的利潤就已經達到標準了, 如此一來, 還需要多增加150, 180機種嗎?
在此只能說, 台本, 台山...是成功的企業, 但未必是好企業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卡繆 wrote:
台本, 台山...是成功的企業, 但未必是好企業


恩...本質是好東西
樓主的論點真是有趣阿
本身台灣的機車市場就是頃向150以下
又以速克達為大宗
而125等級在日本人看來就是"代步用"
一台"代步用",貼上音叉換個貼紙
就能"大賣"兼看了就"高潮"
不是嗎?

幫浦事件對YMT很傷
要近期生出什麼新玩有點難度
加上台灣的YMT是作150以下速客達的生產基地
其速客達會行銷到全世界
就很難讓日本那邊重視以台灣為主市場
(有大腳羊,小腳羊的問題)
除非台灣生育率大漲
每年有破百萬的滿18歲青年
這樣一年賣百萬沒問題
別說自產125,自產1250都有

大家共勉之



180只是排氣量大了點
山葉不是做不到

問題是
在市場上普遍能接受180的價位及180的稅制嗎???
我看不見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