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涼風 wrote:一直繞圈圈恩~我更確...(恕刪) 來來來,我就一一要你回答我的問題,你也不要不回應.1. 不是嗆珠海如何如何? 怎麼啦約你去那騎連屁也不敢回啦?2. 改裝品,原廠品性能傻傻分不清,我真懷疑那日本四大車廠仿賽你碰過幾台.3. 輪胎問題自始至終完全閃的遠遠的.4. 不是質疑我的追焦照,現在呢又不敢跟我討論了.5. R1低扭高轉,你跟哪些車比過,我說低轉速不足與阿魯,忍者來的有力你卻打臉我. 找你來見證卻我是飆仔.6. 車齡不是絕對,是車的里程數.換的輪胎數. 你認為呢? 騎五年又如何?7. 嗆我雙缸沒騎過,下次是否又問三缸沒騎過? 我老實跟你說V型似缸我沒碰過,只剩大摩這類的.8. 另外我不是你這類小咖咖,騎個車體驗還要用租的.小弟我在店裡想試騎任何一台中古車老闆都大方借我.9. 你騎的慢卻把車說的跟賽車手的心得一樣, 真是笑話連車身剛性改裝品的優劣都體驗不出來. 竟然大言不慚. 標準的江湖郎中.以上請回我,不然你就打臉你自己.
machang wrote:據就是最好的證明居然還有人說只會講數據 數據什麼數據,如果只是拿一些網路文章吹捧對車有多了解. 這不叫了解車. 還是閣下你可以幫他回答我的問題.1. 我約夏天騎車只是讓他了解日系四大天王低速高紐誰優誰差一些. 另外甚麼叫改裝品,裝改裝品過彎剎車有何不同?2. 是夏天先嗆我珠海如何如何? 既然他那麼了解,就來跑看看那裏究竟有何不一樣. 但他又縮了.3. 整件事我只說日系車資金雄厚,光是車廠規模,ducati 難以匹敵.技術當然是建立在資本基礎上. 光是川崎重工的規模義大利好幾家車廠都不是對手.4. 日本車公升級馬力,ducati要多200cc才能匹敵, 誰的技術優劣不就明白了.GP不就日本車的天下.5. 跑贏他我覺得毫無意義,因為車的輪胎特性,改裝品的優劣,還有就是那顆心臟.夏天兄完全不了解.
aaahiui wrote:數據什麼數據,如果只...(恕刪) 大大DUCATI就算基金少也沒有濫倒怎樣地步吧.以市售車來講他創造出很前衛很先進的設備.如:MTS1200G電子懸吊.防摔裝備與車連線.2015藍芽裝置.還很多只是我騎著也沒去了解的設配..BMW.阿帕尼亞.一些廠牌也不是針對他而創造跟他比的車型(爛梗)其實每家還是有它不同特色之處那才是好.就算資金少.MOTOGP跑的差不代表市售車就不優.那如果你說資金龐大什麼的.那怎麼有些還不敢進去MOTOGP.至少DUCATI資金少小廠還是敢這樣在MOTOGP打拚.說真的市售車跟廠車真的是天與地之差別啦.用途不同還請放下情緒的專研專研.這樣大家不就可以在你們研討中得到知識
aa大~如果您跳出來看你打的文章你會發現你都一直在繞圈圈而且我老早就回過你的東西你好像都沒看到我的回應.....我直接複製我28頁的回應:【別把MOTO GP常用的V4以為4個氣缸就當做四缸,您前面鬧的笑話這就是之一,說甚麼DUCATI去GP學日本廠用4缸車....你說都四缸都是直列四缸(inline four),V4特性根本不一樣。嚴肅來說他結構特性就是V型結構(V type),只是因為四個汽缸活塞變小,轉速可以更高,馬力相對也更高!正確來說是兩組V2再搭配適合的點火就是V4,直列三竿子打不著關係】你一直所說的四缸都是直列四缸,而比賽車用的4缸不好意思!那是屬於V型結構!!直列結構特性和V4完全不一樣!!YAMAHA M1用的直四也不是傳統直四~它是利用不間等點火來達成類似V4引擎運作特性(寬度、重心、配置都還是直四)貼追焦照能幹嗎?前面也說你愛高調你喜歡大家都認識你喜歡大家都知道你車號是你家的事~但不好意思,我不喜歡~原來你騎過快打旋風,那我跟你說抱歉!你說的雙缸油門不線性、與扭力帶特性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模一樣?(你連出彎特性油門特性都說出來了,不是和我感覺一樣?)各檔位過於寬廣的扭力平原無法安心大油門,你自己也說出來你並不能好好駕馭這台車!是不是就是標準四缸轉雙缸無法適應?那你憑甚麼認為你騎順的四缸車和你騎不好的雙缸車拿來比較會是個很好基準?然後用這個不是基準的基準看全部事情?但不好意思!我會騎雙缸跑車的照樣可以低速大油門,出C/P點全油門衝出彎,既然你都同意雙缸出彎的加速力與抓地力尋跡性,那為什麼不認為在國際規定直限最長只能2KM的賽車場,雙缸車是有能力和四缸車拼比的?不同類型引擎在賽道區域的依特性會有各的優勢。你也能體會四缸車油門線性,但我告訴你你去騎騎1992末代由冷阿魯750那根本是兩回事。以前四缸老車注重高轉區域,低轉超級軟~油門一點都不線性(舊款雙缸跑車有更誇張油門曲線)而且容錯率也低;舊款車雖然輸出沒新車這麼驚人,但騎起來卻狂爆很多,就是因為油門不線性WSBK雙缸多四缸200CC基本上我也說過啦.......不介意我直接複製28頁我的回文讓先來教一下您超及摩托車錦標賽歷史:WSBK以前就是雙缸1000CC對上4缸750CC賽會是用馬力扭力車重來做各引擎排氣量的判斷DUCATI一開始也不是就用滿1000cc而是只用851cc日本車也沒一次攻頂750cc,約只有700cc初而已(所以一開始K牌只叫ZX7R)日本廠當然也拿1000CC雙缸洗過DUCATI阿....德州龍捲風就拿HRC SP2把DUCATI 996 K掉.....不好意思這台車就是我的模型車......HONDA HRC VTR1000 SP2這就是被你說成爛的要命沒裝布籃朵、歐林斯的爛車1000雙缸對1000CC四缸有沒有發生過?有阿~好像2003~2008(?)就是雙缸四缸都是1000CC,並依照成績表現加裝限流器因為賽會發現在賽車場跑單圈能拿冠軍都是HONDA或DUCATI的雙缸車其它車廠抗議就讓雙缸車裝上限流器後來結果呢?妳要不要去看看?是騎999R的TB21油漆工贏還有騎999R的吐司人贏~好到了您說的癥結點那為什麼後來要改成雙缸1200CC四缸1000CC那是因為同樣成本下要把1000CC雙缸車轉速馬力榨到不亞於四缸需要相對更多多的研發成本這成本對DUCATI這種小廠來說負擔不了,要求把排氣量升高加裝限流器來讓馬力與扭力和四缸車差不多您知道限流器是甚麼鬼嗎?我想您不知道對不對?您說雙缸車學四缸車!?您到底有沒有騎過老四缸車阿....我以前的車就是油冷阿魯750,我可以直接講出老四缸和新四缸跑車差別與特性。四缸車的可變汽門結構與歧管技術就是要讓低轉輸出像雙缸一樣充足;最好笑的是妳是騎不間等點火的YAMAHA R1車主,居然可以講出V型雙缸車學直列四缸車.....你跨下那台車就是學V缸的點火特性.....你有沒有覺得你的R1聲音很像阿普利亞RSV4??以上夠完整嗎?賽會不是用排氣量來定引擎種類排氣上限,是依據成績與輸出來規定,這優惠日廠當然也享用過,但礙於車廠趨勢與日本泡沫經濟化根本無法負擔3種引擎類型跑車同時市售!即使有更強的參賽車輛考慮市售車系原因還是將他停產然後別一直挖坑跳.....跳賽車領域,我已經說你完全不了解賽車與廠車請你別再跳你卻一直跳你說DUCATI引擎技術差才需要這些優惠,OK!MOTO GP同樣規格上限限制(預算沒上限)你知不知道從800CC~1000CC DUCATI D16系列引擎馬力一直不亞於HRC RCV?800CC時代初期DUCATI引擎轉速還比HRC多2000~3000,馬力達到24X匹以上,多了日廠5匹以上(更超過其它日廠更多)等電子系統趨於完善可以確保車手的安全性,排氣量又回復到1000CC現在我拿到的消息是聽到各廠根本還沒把1000CC排氣量上限用滿,就已經有260匹馬力即使現在DUCATI D16R車子校調有問題,與變速箱、電子系統輸日本兩大廠但在2011~2013年DUCATI出彎加速與大直道尾速確一點都不亞於其他車廠,就能明確表示DUCATI車子向來不缺馬力,缺的是資金與像CS27一樣強的校調車手。討論到資金了,你也不太懂賽車場上的事情DUCATI是一個很小車廠,規模大不了台灣X楊多少(近幾年各大洲銷售有打開,規模才變大)自從70年代用地一台雙缸車參加耐久賽與爬山賽拿到冠軍,DUCATI就是直砸資金在市售改裝車賽。直到1980後半有了制定統一的超級摩托車錦標賽,DCUATI才開始打造真正的市售跑車。200X年,二衝程GP500改制為四衝程MOTO GP,那時大家就很好奇DUCATI能打進在70年代後就被日本制霸的原型車grand prix大賽嗎?結果測試的時候成績就不差,甚至第一年成績還比一些長期參賽的日本車廠還好;到2007年因為安全性改小排氣量,而ducati引擎機械結構上佔到優勢(改小排氣量凸顯機械汽門優勢),就拿下車手冠軍與車廠冠軍!這樣成績叫很差?(也因為歐洲車廠在短短幾年就拿到世界冠軍,促使日本廠祭出F1氣動氣門技術與變速機構電子系統,也讓MOTO GP每年投入資金越來越大,讓有些車廠無法負擔玩原型車的金錢而退出;而這一串事件也讓賽會想統一些規格來壓制拼鬥過於兇猛的兩場進入無底的資金黑洞裡,這樣會讓整個比賽辦不下去)但ducati成也cs27敗也cs27,因為cs27騎乘特性讓ducati gp部門一直都沒發現車子開發在原地打轉,而車手cs則是用本身能力把這台過時的d16r騎上頒獎台。而等到vr46來ducati才發現她們車子從2007年後就一直落後別人,即使vr46帶來資源與技師,還是敵不過Y廠與H廠收掉WSBK來把資金全部砸在grand prix上面的進展速度....但小廠還有甚麼優勢嗎?有!!他們回饋市場的技術會很快,而且是很實用的技術!DUCATI市售車好處就是他很接近DUCATI實際參賽的比賽車因為車廠小基本上他們賽車部門與市售部門是有連通的近期最好例子是DUCATI 的11991199這台車出來完全是因為GP中的D16R的改進1199和前代的1098車系用的一樣是1198cc排氣量的引擎,但為什麼重新打造顆全新引擎?因為1199車上面的鋼管車架變成一體式車架;之前1098用鋼管車架時車上還有鋼管車架做受力(引擎也是後懸吊受力物)但改成單體車架變成引擎完全是車體結構物。就是此原因讓之前1098的引擎不能用了,而重新打造顆全新結構引擎來當作車體結構物而省掉的車架系統讓車子減重多少?1199車系重量才16X公斤多!因此國外喜歡DUCATI市售跑車有一部份人是因為DUCATI市售車和他們的比賽車差異性最小而吸引到一些賽車瘋狂的買家這是在VR46團隊改造D16R隔年就下售的技術,相對大廠HONDA他們技術多久會下放?1969年的NR500賽車技術在1993年才有市售技術的NR750;RCV是受2004年M1從美式汽車V8引擎改良的不間等點火2008還是2009市售車R1才用得到而DUCATI下放最誇張例子是甚麼?是2007年DUCATI奪冠隔年2008年他就把DUCATI D16 GP07整台下修馬力降低、加裝大牌、燈具、環保規張就直接把市售道路廠車直接拿來賣小廠優勢是甚麼?日本廠有沒有這樣搞過?當然有!二衝時代的TZR與NSR某代就是賽車部人員直接設計道路車,他們無法體會為什麼要用濕式油底殼與濕式離合器,和企劃部門爭論很久才妥協賣車(因為他們沒碰過到路車,是真的再弄賽車的工程師)好了來到奧迪集團幹嘛買下DUCATI?他要的根本不是DUCATI的資產,而是要它的引擎技術。摩托車因為平均轉速高於汽車,所以有許多的材質技術的經驗,這是汽車廠工程師沒有的技術本田當引擎供應商為什麼有全世界最小馬力最大的引擎,就是因為他是摩托車起家的!當出賽車廠McLaren 的第一台市售車McLaren F1,指名就是要HONDA或者法拉利製造的N/A引擎來當McLaren F1的心臟(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選擇N/A也很強的BMW製作顆專門為McLaren F1量身打造的引擎)資金夠才玩賽車?那請問BMW資金夠嗎?照你邏輯標準BMW的S1000應該也是台爛車BMW不管四輪還是兩輪都不太投入跑原型車比賽!所以F1、LE MENS、MOTO GP都看不太到他,除了歐洲一些房車錦標賽他會參加以外四輪原型比賽車基本上BMW不太碰。(德國保時捷也是不太碰原型賽車,因為市場效益與資金不服合性價比)BMW為揆幾十年去跑兩輪市售車比賽已經夠讓大家跌破眼鏡了....但你說他成績差嗎?才短短2.3年有這種成績很厲害!!別以為BMW沒玩原型車技術不夠,他引擎技術是很強悍的!並不輸檯面上的法拉利與本田和賓士甚至當年Mclaren說全世界能製作出體積這麼小動力又大的N/A引擎只有honda和BMW當初HONDA退出F1引擎供應商,McLaren還因為後繼供應商的引擎過大與不耐用而大幅修改賽車結構我並沒有偏袒任何一車廠!ducati讓我覺得看得起是因為對於賽車運動的熱情與車廠傳統傳承,這特點和早期玩兩輪、四輪比賽玩到快倒掉的本田宗一郎很像!ducati從第一個參賽車就一直使用V型結構的雙缸引擎與齒輪的機械汽門、鋼管車架,他跑車系列上面是很忠實的一門血脈!從851~916~998~1098~1199,從頭到尾會看見需多結構傳承與演化即使去跑原型車也脫不離V型結構、機械汽門、鋼管車架這三點他們慣用的技術(鋼管車架被改成無車架結構的單體車架,但基本上理念一樣,整台車是引擎為受力中心的車體)其它車廠也是很認真玩賽車這塊領域,但DUCATI一直鑽研V型結構的車子,不斷放大潛力與改善不足處!相對其它車廠會與趨勢妥協,這種不斷努力的精神才是運動的本質~(舉例BMW在四輪獲利超過兩輪後,原本想廢掉被日本車打的差不多的臥雙車改四缸車,甚至差點收掉整個兩輪部門。而BMW打造的跑車S系列,上面實在太多日本車影子了,如果拿水冷臥缸不斷精進覺得更棒!!P.S:我很喜歡BMW的HP2跑車)CC大你真的要逼我講賽車?好了我講給你聽!當初有給你臺階下了,你真的懂賽車?兩輪還是四輪?說不過別人硬要凹~都沒東西沒立場好凹了,就說人家出張嘴巴有種出來尬車~水平就這樣?你說我口頭上說自己騎慢慢,只出張嘴巴說怎麼騎法,但我以前也有跑封閉場地阿......小車大車雙缸四缸我都有碰過阿~路上我是慢慢騎的,賽車場大直線底我也是剎車煞到後輪打水漂~但是我愛家怕死愛好生命,道路上不騎快也是錯?我前面說的騎法,如果有在碰雙缸車與跑過封閉場地絕對會同意我不是胡說瞎說!!你去看看你前面的回文,你還是只是嗆別人出來尬車才准我還是那些老話:你我出來跑誰贏也不能改變既有的事實!而好笑的是你居然說我說了這麼多又叫不到那些選手來和你朋友跑,和你的留言完全不搭嘎...出來跑你贏了又怎樣?能證明甚麼事嗎?事實就是事實你除了舉不出證明外就只有一直像小孩般嗆人!並不是我片斷的說法,大家都看得到~而我從頭到尾說法、標準全都是一樣!你要例子我有完整的WSBK參賽史;你要參考組對照組全部都給你看~你要數據我也提出,有英文能力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到數據。你都說你適應不了雙缸的油門反應並不代表別人不能不適應(我照樣敢全油門下!!)你說翻說歪說甚麼都不准,那統計學最準最誠實不會騙人~幾十年下來的賽道數據就是最誠實的數據運動這項東西是用統計學最準的東西,國外體運運動興盛很早之前就導入統計學來衡量選手、運動、數據這項數據可以變成門科學不然網球選手上場怎麼對應對手?棒球排棒次也是依照統計學賽車更是們數據大於理論的世界!賽車要裝多少油、重量要怎麼配、輪胎要怎麼安排全都是斤斤計較!!別人理性跟你溝通,你就只說我看到就是這樣啊!本來就是這樣啊!看到聽到就是這樣阿!然後其它甚麼都講不出來!比賽沒在看,賽車也不太懂~除了過人的自信以外!到底還有甚麼?
pocoGT wrote:資金夠才玩賽車?那請問BMW資金夠嗎?照你邏輯標準BMW的S1000應該也是台爛車 1. 我可沒說他是爛車, 你很確定未來BMW不參加GP? 萬一哪一天參加了,是不是又打嘴.2. 賽車場大直線底我也是剎車煞到後輪打水漂, 你終於承認了吧? 台三有騎過嗎?很多人都在那騎車,騎的好技術的大有人在. 我找你出來騎車目的不是分輸贏而是你所說的R1低轉高紐與我心中想的不一樣至少是與其他日系車比. 出來騎車是讓自己有多個同好了解車的特性比次交流. 我承認我很少花時間看車比賽.只有聚在車店聊天看錄影或直播時.當然車店常去. 但賽車場不是每星期像騎台三如此方便.我們當然在路上時間騎乘比較多. 未來月眉好了當然希望能夠每個月去一次.3. 另外既然你說我不懂賽事, 那我問你的問題至少你可以回答我. 我再強調我不是與你一定要比勝負. 是你說改裝品如何如何? 只想找你出來體驗.4. 敢問你騎車這麼久,騎約多少公里? 輪胎換多少公里? 寫一堆但大部分我都能從網路文章找的到.5. 等到vr46來ducati才發現她們車子從2007年後就一直落後別人,即使vr46帶來資源與技師,還是敵不過Y廠與H廠收掉WSBK來把資金全部砸在grand prix上面的進展速度, 你終於承認日系贏ducati. vr46終究還是要找日本車才有上頒獎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