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NT wrote:
就這點來說,我跟你...(恕刪)
如果是個新品牌、新市場
你說的沒錯,低價不是唯一手段
但水商賣同樣東西在這已鞏固一大半天
要用精品出擊,難道賣的東西不一樣嗎.?
台崎為何不敢漲?
因為有水商擋著
哈雷為何可年年漲?
因為當年打著比水商價格合理的精品招牌
打趴所有人
市面上除了sportster外,有看過別家在賣新車嗎?
台笨已失去先機跟消費者信心
看他如何挽回了
DSNT wrote:
台灣的車價包含了貨物稅和營業稅的這件事是確定的,
至於日本的車價,別人說的你不信,叫你自己來日本買台車,親眼所見后再評論也不要,
不要就算了又在那裡一廂情願以為自己是對的?
日本車行賣車要不要負擔類似台灣的貨物稅和營業稅我是不知道,
但是「要不要負擔」和「車價裡面有沒有包含」是兩件事,
而後者才是可以判別同一台車,是台灣售價比較貴還是日本售價比較貴的原因,前者則是零相關。
我說,與其在那裡一廂情願的發文自 high,
把明明自己不熟的事情講得好像很確定還不臉紅,怎麼就不試著買張機票來日本實事求是呢?
魯拉拉拉 wrote:
看起來日本車是賣的比台灣便宜

魯拉拉拉 wrote:
還有我已經舉了歐洲的光陽DownTown350i遠遠比台灣便宜,又要課6%的關稅,怎麼還沒聽你上來辯駁呢?
怎麼不快點發表一下你的層層剝屑的理論來幫光陽Downtown350i洗刷冤屈呢?
DSNT wrote:
看起來??
你的看起來是不是就是在別篇里所說的:
「不用再扯什麼,日本實際上路價格就是車價再加上購置稅,我記得是5%,好了,比完了 比台灣便宜」,
結果人家回復在日本買車時還有其他未包含的費用你就不敢回的這個看起來嗎?
參考連結:請看 #108~#110
連實際上在日本買車需要什麼費用都不知道的人,還真是好意思用一句「看起來」就想帶過,真是有趣。
反正你都說沒傻子會用定價買車,再加上你認為只要在車價之外 +5% 的購置稅(那是什麼鬼!?)就可以把車帶走,
要不然這樣吧,下次有機會來日本時通知一下,我會請一堆想買車的朋友給你車價 +6% 的錢讓你去買車,你如果還可以跟店家談到折扣的話都算是你的這樣子好不好呀?穩賺的生意耶...
抱歉,我可不是你,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可以講得這麼信誓旦旦不臉紅,
有關非日本地區的部份,我早已經說過我不熟,有興趣的話請收集好資料去跟相關機構或媒體報料喔..
另外,你要問的,我早就已經在另外一篇有回應了
不要只要別人回答,自己卻都只用一句話帶過嘿
如上所述,不要問別人的別人回答了好幾遍還是一直問,
別人問你的就都是一句話「其實還有很多,懶得找了」就這樣子帶過去喔...
魯拉拉拉 wrote:
別人在說車價,你在說什麼後續的費用,你怎麼不提買完車以後,在日本騎重車出去的時候,吃的費用也是比台灣貴好幾倍阿,停車費用也比台灣貴阿,騎重車去QK也要多花好多錢阿,然後出事掛了,在日本買塔位也比台灣貴好多阿? 加油,雖然其他國家的價格已經把你打的臉超腫,你還是繼續提日本吧,加油,光陽就靠你了
vicence wrote:
如果是個新品牌、新市場
你說的沒錯,低價不是唯一手段
但水商賣同樣東西在這已鞏固一大半天
要用精品出擊,難道賣的東西不一樣嗎.?
vicence wrote:
台崎為何不敢漲?
因為有水商擋著
vicence wrote:
哈雷為何可年年漲?
因為當年打著比水商價格合理的精品招牌
打趴所有人
市面上除了sportster外,有看過別家在賣新車嗎?
vicence wrote:
台笨已失去先機跟消費者信心
看他如何挽回了
DSNT wrote:
第一年會賣不好(假設為真)的原因除了 Yamaha 之外(老實說我個人覺得 Yamaha 的 R3 只有影響到一點點點點點點邊),
其實就是大家的預期心理台本是來降價搶市場的(預期開比當時已經降價的水貨低,甚至是和國外同價的低),
但是台本開的價格和水貨先行降價前的價格似乎差不多,造成的反差太大,所以也直接反映在銷售上,
而許多人也會跟著觀望,因此第一年遇到銷售上的異常瓶頸我個人認為是正常的。
如果撐得過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大家就知道台本是玩真的,原本期望第二年第三年會降價的人也會開始認真考慮以現有價格購入(這點歐系進口商就做得很好),
因此銷量會再回來,甚至超越原本目標甚多,而也能維持住當初所設定的獲利。
可惜的是這部份已經沒辦法求證,因為台本明年降價的行為就是告訴大家我之前是玩假的,
接下來,就是看大家買不買單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