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 小 鶴 wrote:
公司價>水貨價...................自古不變的道理
怎麼還會有在想 公司價<水貨價
公司貨比較便宜 那"水貨"這兩個字 要來幹嗎??
這個邏輯很簡單
商人賣東西是要賺錢的..... 好嗎 !!!
不是來濟事的 各位
請清醒點
如果用在其他商品或許如此(公司價>水貨價),
但是很神奇的,重車的"現況"剛好相反,
在原廠沒有正式代理之前,價格是隨貿易商開的,
所以才會有台葉代理T-MAX530的價格比水貨還便宜,
以及MT-07上市以降,不少水貨新車&二手車都開始降價的現象出現~
當然,等到公司貨的價格公布&穩定之後,
就會回歸到你說的公司價>水貨價了(僅限於原廠有引進的車種..),
所以我前面才強調"現況"這兩字,
不過嚴格來說,公司貨的價格其實還是低於原先的水貨價呀!!
只能說在原廠沒有代理之前,貿易商真的很敢哄抬價格,
不管怎麼哄抬,就是有消費者會買單!!沒得選呀~"~
台閩地區機動車輛登記數字(紅字為大型重機登記數量)

臺閩地區汽機車列管駕駛人數(紅字為大型重機列管駕駛人數)

產品訂價一定要先做市場分析,我是台本的人,我一定會覺得沒有便宜賣的必要,因為市場上流通的車子遠少於持有駕照的人數。與其擔心我的產品會不會訂價過高,不如把手上有的價差(預定售價-進口成本)保留給經銷體系/後勤體系/行銷團隊,認真把產品價值賣高就好,因為殺價誰都會,如果看數字已經發現,殺了價東西一定會跑,那何必一開始就殺價?
如何把產品價值賣出來,才是訂價的人關心的事情,消費者能做的,只有「買」跟「不買」這2件事情。
重機再怎麼騎,馬力再大,制動能力再好,都比不上三輪的樂趣
三輪不用高價位也能有很愉快的操控樂趣
三輪不用高檔剎車,也能遠遠超越兩輪的制動能力
三輪不用大馬力也能有優越的騎乘暢快感
台灣的道路環境,原本就不適合強大的引擎兩輪
說明白點就是沒地方可以跑,且可以跑的地方都是車擠車
開車跟騎車不同,騎機車原本就是要享受那種FU~
路上三寶多,攝影機多,路小人稠,公升級的車實在提不上樂趣可言
而三輪車的優越駕駛操控,卻可帶給兩輪截然不同的體驗
一但賣得好,廠商有利潤可圖,相較於兩輪重機市場,這時候三輪就會開始大放異彩
無論長途休閒RV,市區OFFROAD,上山下海的險惡路況,多一輪就是一種保障跟樂趣
隨著三輪開放,緊接而來的就是四輪機車,這才是台灣真正需要的休閒玩伴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機車密度全世界第一,雖然三輪車在台灣起步慢很多,但會比其他國家更早達到一個極致,這應該是樂於預見的

認為本田會賣便宜的原因:
YAMAHA官方的訂價會對消費者產生比較心理,而且如果價格太貴,那消費者一定轉而向水貨商買車,因為本田已宣布維修服務會涵蓋所有本田車主,除非他根本不想賺銷售那一塊,否則他只剩維修可以賺,銷售會通通被水貨商拿去
認為本田不會賣便宜的原因:
誠如樓上資料,台灣尚有很多擁有大型重機駕照的人並未擁有重機,但台本董事長說他的目標是年銷1200台。這目標跟有駕照而沒有車的人數不成比例,表示本田其實也沒把銷售業績看得很重。
反正現在說再多也沒用,四月中自然就真相大白了(雖然我也是在觀望的一位)
套句另一篇文章中,某位仁兄的留言:
反正等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