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datsun wrote:
在美國沒看過H2,...(恕刪)
美國沒有只進 H2R,他們也有進 H2 Kawasaki U.S.A
不可能只有進 H2R,因為原廠的 H2R 不可能通過任何一個國家的 On-Road 法規。
我聽說的是,原本 Kawasaki 預估全世界賣 900 台,結果現在是美國、歐盟、日本、亞洲各 900 台。
就成績來看,似乎全世界各地有那個財力而且腰還趴得下去的玩家還不少。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就好了,
車廠為什麼要開發廠車,不論是為了比賽或是能力表現,總是有車廠的目的存在。
而最終,在廠車的科技能力也多多少少會下放到市售車,既有噱頭又可以回收一點研發成本。
H2 的出現也是一樣,Kawasaki 開發這台 H2R 就像其他車廠在開發廠車,
而 H2 就像是廠車的科技能力下放到市售車的概念。
與其問為什麼推出這種性價比相對低的昂貴車款,
不如說是因為研發出了高性能賽車,而順勢推出這種推出這種昂貴車款,我覺得比較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