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塵 wrote:你這樣是划不來的如果...(恕刪) 唔....稍微修正一下這個分類,應該不是排氣量。而是純進口車,畢竟純進口車,政府要抽要課的稅太多了。當然,排氣量影響的是在台灣的售價,自從路權劃分之後,550c.c.以下的車銷量就自動大跌....
alexhans wrote:都已經講到這麼淺顯,...(恕刪) 喔, 這樣我也了解了.這就像有些車領牌就是申請營業用(ex.計程車 ), 所以他的稅率就是跟我們一般自小客不同.又比如有些車申請的是貨車牌, 他的稅率也是不同於我們一般自小客, 雖然外觀看起來是一樣款式的車, 但是申請時的定義就是不同用途.感謝說明, 這下我了解了.但是, 我可以再請教一個問題嗎?那有沒有那種稅制是國內也賣, 國外也要賣的呢? 例如, 光陽或三陽也有很多車(125cc)也都有輸出到香港啊, 那這樣的車款他當初在申請的時候用的是 "內銷專用"? 還是 "外銷專用"? 還是有一種是折衷的呢?
dannyc50 wrote:喔, 這樣我也了解了...(恕刪) 就我的了解,內外銷的稅制是分開的。畢竟,我們是一個靠賺外匯維生的國家,所以政府寧願犧牲一些稅收,來換取廠商外銷貨物的競爭力與意願。以銷往香港為例,香港那裏的進口商的進貨價格〈就是製造商從台灣出貨的價格〉肯定很低,香港的售價則是被運費、特區政府的各種稅/規費,以及進口商/經銷商的營運支出/利潤給層層疊上去之後的結果。但是呢,由於用來製造外銷產品的進口原物料/零件也是免稅,甚至是廠房/生產機具也會有補助或是優惠,所以不見得外銷就比較沒有賺頭~~還有一點,外銷的東西,往往台灣製造商無須支付行銷費用〈廣告支出/建立與管理經銷網路支出〉因此又省了一筆。
一個乩童一個桌頭討論!? 噗.........你們那叫套招啦你們講的內容幾十樓甚至百樓之前大家就討論過了居然現在還拿出來當自己的東西炫真的當沒人知道可笑可惜你兩只講對了部份糟的是你們是站在車商.車廠或政府的立場來相互作球給對方也就是說忽略了消費者權益怎麼...消費者該死!?我剛去吃飯順便看了一下電視不知該帶狀節目幾集了回頭一看你們兩的長壽劇集數還真不少.哈哈
冠於愛情 wrote:¥660,450==...(恕刪) 不好意思 下午在忙打錯了更正一下 是這個價格差太多了上網逛一下就可以看到 skywave250在日本賣不到¥ 60萬有¥ 55萬就不錯了(2009年份,含消費稅)折合台幣也不到20萬我知道有人會說沒圖沒真相有網址需要的就PM吧
Downtown在台灣製造內銷台灣要課稅--合理但是外銷到國外要運費+當地的課稅--也合理香港G MAX200(非特仕版)賣約NT 113504,台灣便宜許多!有哪位大大可以解釋為瞎瞇光陽在台灣的許多車種(例如金及賣500,維納斯250...)卻在台灣賣的比國外貴那麼多呢?P.S.光陽在站上的工讀生也可幫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