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JORANA wrote:
不買媽寶爛廠的垃圾車...(恕刪)
東南亞有國際大廠的廉價車可買,
用的是最新的核心技術,還外銷到全球。
台灣則是數十年前跟日廠分手後,
就拿著當年學的老技術東修西改賣到今日,
還越賣越貴也罷,品質還一直做不起來,
好比三陽野狼賣的是什麼價,引擎怎麼還會出包?
數十年如一日製造活化石等級的車,
低價與高可靠度不是基本嗎?
台灣消費者可以拒買沒錯,
但是關稅保護下,東南亞進口車都原產價兩倍,
放棄國產就要變成動輒十萬的進口車,
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還是只能邊罵邊買國產。
不過重機的領域不太一樣,
畢竟不是民生必需品,加上光陽的開價,
我想直接買進口是正確的選擇。
三陽的SB也是一個樣,賣那什麼價,
論車本身還不差,但售價未免太有自信了。
tomtomfanny wrote:
一台光陽本土國產台...(恕刪)
舉個1960年汽車的案例 忘了昨天在那裡看來的 大家參考看看
裕隆1960年開始設廠生產小客車,其他車廠包括和泰也想跟進,結果通通不准設廠,只有裕隆可以設,其他不能設,搞到其他車廠最後倒一片
兩年後1962年國民黨通過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規定計程車只能開國產車不能開進口車,哇,計程車司機又倒一片,因為已經有人買日本車來開,結果現在不行開
而且市面上只有裕隆生產的青鳥,一台要20萬,你沒看錯是1960年代的20萬,可以買一棟台北市的房子,而且其他車廠都被國民黨封殺光光,所以別的車廠無法生產小客車,只有裕隆有,然後裕隆當然賺飽飽了,因為計程車司機都只能買裕隆青鳥
現在台灣有加入WTO了 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明著硬幹
所以 就有了ARCT這種 非關稅貿易障礙 來保護我們的[國產車]
只要先提高進口車在國內的價格 然後國產車就能再提高車價在內銷爽爽賣了
所有的專制國家都是這樣幹的 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所以要說AK550中國賣的比台灣貴 這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