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550上市有沒有影響到TMAX的銷量?

weipulee wrote:
其實不是價格的問題,...(恕刪)
這話題可以結束了。

有D哥在應該很難結束
還有你的所言邏輯不通

JamesWK wrote:
廠商的業務主管看到...(恕刪)

你不覺得有人很慌嗎?
到處開地圖砲
Enadle wrote:
價格方面?大部份的...(恕刪)
簡單易懂的邏輯
連光陽董事長都無法正面回答的問題,還有一堆人在護航
尤其說到代理制,光陽無法決定代理商賣多少?
意思是台灣高於其他國家的售價,都是台灣經銷商賺去嗎?

03:48 KYMCO是否有品質提升計畫?
06:32 為什麼AK550台灣賣得比國外貴?
11:30 KYMCO如何應對競廠價格競爭策略?
14:50 noodoe可以加裝在現有車款上嗎?
16:41 AK550搭載那麼多新技術 為何售價還能壓低?
19:08 KYMCO是否有明確提升電動車效能的計畫?
21:46 為什麼AK550和TMAX外觀那麼像?
25:30 noodoe究竟是為何而生?
29:53 AK550是否有考慮舉辦全球試乘會?
32:21 KYMCO要如何維持現有的競爭優勢?
35:08 KYMCO有大型重機的發展計劃嗎?
37:15 KYMCO下一世代的目標在哪?
40:32 AK命名由來? KYMCO如何看待網路意見?
44:56 AK550和noodoe的後續保修是否有特別規劃?
47:31 KYMCO如何看速克達的未來發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WZIkUhauQ


7997 wrote:
06:32 為什麼AK550台灣賣得比國外貴?


再看一次光陽老闆的回答

AK550在

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

比台灣便宜



因為

1.國家大,量比較大

2.一萬歐元是個門檻

3.經銷商有他的策略

所以會賣的比台灣便宜



有說

之後市場穩定,會調整價格.....

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我真的很不爽~光陽AK550在台定價

但真的希望光陽加油

S7788251 wrote:
騎XR125請問換...(恕刪)


車還在,家人在騎

我騎G4,有飛旋踏板載人比較方便

這樣回答,你有滿意嗎?

以統計數據來看,三流廠牌的採購現在最頭痛了,以這種量下單採購零件絕對不划算,且供應商與她們一樣都不是吃素的,絕對會想提高售價的,要解決採購價問題,只能無所不用其極的衝量了~~~
十幾頁討論,很抱歉我看不完,因為有很多是情緒抒發。不過前幾天我在友站有看到數據,請移駕: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516735-1-1.html

AK550 在6/7月分別掛牌169/128台,Tmax 則是在6/7月分別掛牌84/155台,至於掛牌是否等於售出我就不下判斷了。
17年Tmax 很晚才交車,所以我很期待8月這兩台車交手的結果。


Xmax 更詭異,6/7月分別掛牌542/246台,真的是海放400cc以下塑膠車。


恩,我是Tmax 現任車主。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Enadle wrote:
...
1.國家大,量比較大

2.一萬歐元是個門檻

3.經銷商有他的策略

所以會賣的比台灣便宜
....(恕刪)



感覺廠商很用心地在回答.但是小弟邊聽邊產生問號

@___@"


因為

1.國家大,量比較大
--> 可以參考車業工業同業公會的報表.看看該牌550CC的內外銷數量統計. 就知道量有多大了
--> 剛剛看了一下. 550 CC 的速克達, 6 月份內銷 175, 外銷 778, 七月分則是內銷 124, 外銷 730
--> 看起來單就這台車來說,外銷到全球(應該沒辦法賣到地球以外)的總量大約是 4.5 ~6 倍左右.
---> 只是不知道是集中在單一國家.或是平均分布 (如果是單一國家. 以量制價這個說法就有道理了)
---> 如果分散在好幾個國家. 每個國家也是百來台的話.那.那..那.....


2.一萬歐元是個門檻
---> 恩恩....看起來歐洲人比台灣人更會算.一萬歐元對他們來說是個心理門檻.對於台灣人來說沒有這個心理門檻

3.經銷商有他的策略
---> 不太了解這段,他的意思是說歐洲的代理商/經銷商都願意不賺錢來搶市占嗎?
---> 如果不是的話,該不會是指說其實原廠出貨給國內外的經銷商都是相同的價格,但是國內經銷商要求要賺比較多.所以原廠才配合訂出較高的售價????


所以會賣的比台灣便宜
---> 至少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了
習慣潛水的皮卡丘
nicky6336 wrote:
對號入座嗎?ak車...(恕刪)



你不摔車 也是會有遇到意外時候 我騎了快六年通勤 天天騎

沒摔過車 但是

我那台tmax 在市民高架塞車時 被後面第四台 車打瞌睡的駕駛追撞

我是第2台 (後來寧願 走別條 也不太想走市民高架 車太多 意外多)

全車消光黑殼 等了快兩個月

後輪框 快三個月

其他零零總總懶得講了..

第一 山葉根本沒備料 沒庫存

第二 整台維修金額上看快20萬

開啥副本阿 這是啥意思?

我不在意價錢啦 通勤 尋求的就是方便 真的有意外

也方便

以通勤來說 ak跟tmax 都是上上選 大小剛好 動力剛好

空間也差不多 但是說實在的 差不多的東西 我還是買Ak

畢竟還多了18萬來給你改裝 ak現金價差 至少牌價的五萬

putersuper wrote:
3.經銷商有他的策略
---> 不太了解這段,他的意思是說歐洲的代理商/經銷商都願意不賺錢來搶市占嗎?
---> 如果不是的話,該不會是指說其實原廠出貨給國內外的經銷商都是相同的價格,但是國內經銷商要求要賺比較多.所以原廠才配合訂出較高的售價????.(恕刪)


老實說這段

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柯董說清了一件事情 光陽給大家的價格都差不多

但是歐洲的經銷商知道 市場還沒打開 願意便宜賣

國內的經銷商 獅子大開口

我依稀記得 ak在開始預購前 有把全部經銷商都叫去開會

來決定定價 結果就是這個鳥樣子

牌價386000..有認識的才有便宜

現在買ak都有一個不成文規定了

不認識 按照牌價-10000 現金價頂多-20000

認識的 幾乎跟歐洲價格差不多 只要知道不是光陽派出來查價格 又有認識車友帶去

320000現金價............我真的覺得 何必呢..當初直接定價32不就好了 然後不給砍

分期在加價就好...
這邊的話題跟Luxgen板 u5的話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