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端出883R做比較......
形式看起來確實很像,真實測試數據大家不知道,也許SB300也測過,
但是......幫幫忙!要抓到重點!

人家兩邊一樣啊.......
SYM很厲害啊!右側鎖點像883,左側鎖點像CB1100.....
這算東西合併嗎?
乾脆中間加單槍鎖點好了.....啥!真的長得很像啊........

好!我輸了.......
搖臂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地方要讓空間出來
鎖點強度廠商最基本也會跑CAE分析應力
現在整台都是3D繪圖設計,不可能不跑強度分析的
設計強度一定是足夠才可以過關
那些什麼用看的就知道強度不夠啊
不用懂設計就可以判定NG阿
都給你們講就好啦
我們設計機構都去吃屎好了


比較有疑慮的
應該放在製程焊接良率
十字螺絲鎖光柵、大羊斷原廠後避震...只能說國產車商無下限
很多人就是認為人腦比電腦厲害

3D電腦輔助軟體跑完都不準,人腦最准

美國人如果這樣做,一定有測試
台灣人如果這樣做,一定是偷工減料,沒測試

外國和尚會念經

這也是國內潛規則之一

boneman wrote:
搖臂會這樣做一定是...(恕刪)


設計強度一定是足夠才可以過關。
設計機構的一般低階層知道,標準有高與低,
設計機構的越中層會知道,高低標示上面的人設定的,
設計機構的高層會很清楚,你的標準牽扯到成本,
設計機構的老闆完全了解,成本越低利潤越高.......
你是哪一層?

設計機構的在做什麼?是為產品還是為薪水?
好像都 設計機構的 說就好了......(我不會說是吃屎啦)

搖臂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地方要讓空間出來,
對啊!就是有問題啊~~~

你說,要是你是哪個 設計機構的 說:
「這樣強度不夠高,搖臂要完全重新設計,這台車要獨立製造!」
你現在會不會再找工作了?

jsmz wrote:
外國和尚會念經

這也是國內潛規則之一...(恕刪)


要不然勒

不管台灣金品還是對岸強國oem部品

還不是掛個歪國名字

潮到粗水勒

左打AGV 右打ARAI

再強一點就飛天變成NASA專用勒

至於台灣機車研發技術 懶得打字了

已顆顆 BJ4

俺還是愛慕虛榮

繼續騎歐洲車好了......真貴 已哭
進口車,一台40、50萬元
強度夠,更是高標準,設計感又好
好像外國人賣車是良心事業,都不想賺錢

國產車,一台不到20萬元,當然要發揮『嫌貨才是懂貨人』的台灣精神
嫌到底(也要最高標準,最好設計)
好像國產車賣車就是黑心商人,不可以賺錢
然後,
等降價,再去買
野狼傳奇, 限制龍頭左右轉的檔片(在三角台上), 有一次小小意外龍頭左轉到底檔片就受力變形還削掉一小塊, 然後龍頭左轉限制就沒用了. 原來檔片只是一片薄薄的鐵片, 明顯成本考量.

其他的重車這部分設計大同小異, 但是材質厚度加工跟強度差很多.

SB300當然有它的市場定位, 但不要拿來跟其他車越級比較, 就算設計一樣, 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國產機車CP值真的比不上進口車, 不像國產自行車的CP值比進口車好太多...
Tony
要批評
很容易

做出一台車,很不容易

在台灣現有基礎上,沒有幾個公司願意花錢做一台新車
多數台灣公司只會代工,沒技術

有個公司願意做出新車(其實也沒多少新技術,至少,有一點改變)

很多人還是嫌
還是願意花兩倍錢,買進口貨

對國產車,一樣不屑一故

有錢買進口車,就買,沒關係
沒錢買進口車,卻希望便宜一半的國產車和進口車一樣好?

國產車做不到像進口車一樣好,
是因為國內自己沒技術,老闆也沒願景,只想賺錢,才只能做出這樣的車
進口車有技術,老闆也愛賺錢,所以才會賣兩倍貴

國產車做不到向進口車的技術,不是『台灣可以,只是不願意』
是真的台灣目前作不到
國內也沒人支持

kennyshiang wrote:
並不能以台灣能到手來算!
重點是:HONDA內銷國產車,CB400賣19萬。
SYM內銷國產車,SB300什麼都沒有20萬。

一樣 內銷國產車 ,台灣人就得當台灣人的傻逼啊?
給我一個理由支持國產?


CB400 日本哪時有19萬了
SB300 哪時有20萬了

價錢亂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