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mz wrote:
要批評很容易做出一...是因為國內自己沒技術,老闆也沒願景,只想賺錢,才只能做出這樣的車
進口車有技術,老闆也愛賺錢,所以才會賣兩倍貴
(恕刪)
進口車在台灣之所以會賣到兩倍價格.是因為有ARTC(政府?)這天壑的存在.以及無良水貨商的壟斷..
不然差不多的價格在日本可以買到日本國內製造的CB400.但在台灣只能買台灣製造的SB300.
一樣都是屬於國內製造.為何兩者價格差不多.但是品質差這麼多.難道台灣的人工比日本貴???
如果今天三陽端出仿CB400的車.一樣的性能.一樣的缸數.一樣的配備賣19.9萬.我肯定會讚揚一番.但事實上.
..每次看你的發言內容幾乎都大同小異.簡單的內容卻都會複雜化.外加一堆無關緊要的文字...
真的..麻煩請針對議題說明就好.不要又一堆文章來講類似的東西.我不知道其他人感覺.我只知道我看的很累...
kennyshiang wrote:
設計強度一定是足夠...(恕刪)
我在汽車業
做機構設計大概十年了
原廠關係安全的機構件沒有工程師敢為了省成本偷工減料到產生危險疑慮
再怎麼省成本也一定要確保設計能夠達到最低標準
並非你所說的為了省成本什麼都可以犧牲,出了人命意外or需要recall付出成本沒人敢承擔
本來是不太想回的
但是你的回文讓我看了實在是非常不爽
"設計機構的在做什麼?是為產品還是為薪水?"
對於機構設計
很好笑
每個阿貓阿狗也不管真懂還是不懂都可以來插上一句
你這個設計板金厚度夠嗎? 你這顆螺絲夠粗嗎? 這不夠力量支撐啦
有的沒有意見一堆
我想這是每個機構工程師都會遇到的問題
軟體跟硬體單位類似這種阿貓阿狗都可以來插上嘴的機率就少得多
因為不是看不到就是看不懂
而機構每個人都覺得他看得懂
可以一張照片
尺寸也不清楚,材質也不清楚,受力狀態連根毛都不知道
斷定別人原廠設計有問題
請問閣下你的職業是什麼?
如果設計等級有
高標
中標
低標
三種標準
台灣廠商通常以『堪用』為,也就是『以低標當成底線
但是賣的是『中標價位』,而不是低標價位
所以會買的很痛苦
日本廠商,通常以『中標』甚至是『高標』當成底線
但賣的是高標價位
所以買到會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always CoCa Cola wrote:
看了大家的發文與圖...(恕刪)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其實日本車輛基本上在設計時候比較用心去想去做, 日本人注重細節會把可以做好的地方盡量做到好,
但台灣人不論是設計車輛還是其他產品, 通常就是堪用當標準, 坦白說比較沒有用心去想去思考細部,
我相信避震器有沒有對正搖臂也許並不真的有行車上安全顧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