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SB300消光黑今天交車

我騎了13年野狼(雙錶傳狼125),這台也是我跟女王四處趴趴造,留下無數回憶的坐騎,去年車老沒力了,我跟女王說要換車,女王居然當場哭了...後來折衷辦法是把老野狼繼續留下來代步~而我牽了黃牌Rv270!

現在SB300上市,我心中確實是有閃過一個念頭:如果當初黃牌等SB300再牽,好像也是一種讓回憶繼續延伸下去的方式!
但是畢竟車已經牽了,我也沒再多想。

最後爆點來了,女王並沒有說什麼,居然是我老爸看到報紙新聞,特地打來給我,說:啊你怎麼沒有等這台再牽?

Orz...

說實在的,野狼真的陪著許多7年級生留下許多年少輕狂的回憶,確實算是台灣機車的經典囉~~~

南澳 wrote:
說也奇怪...

為什麼相同設計的進口日本車.就得加上醜醜的防燙蓋.不然就不給上牌.SB300就不需要呢?

到底是三陽的冶金科技特別利害.還是日本四大廠技不如三陽...

又或是產業保護的政策使然.可以允許安審機關有一國兩制的做法....(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相同設計的進口日本車是那些車嗎??
怎麼有人都不先看文的 就說整隻排氣管外觀眼睛看的到的 就是防燙蓋 真正的排氣管在裡面 會很難理解嗎
黑羽斷翼 wrote:
可以請教一下相同設...(恕刪)


VN900真正排氣管是包覆在裡面的黑色管.現在看到的亮銀色管就是外管.或是所謂的外蓋..

甚至在前.後座的下腳處.還多加了一片防燙片.等於有兩層防燙蓋.這樣的防燙設計.甚至比SB300還要周全...

但很可惜的.咱們偉大的政府轄下審驗機構就是不認同.驗車就是需要另外鎖上一片醜醜的土砲防燙蓋.否則姦你站就是不讓你過....

(取自網路照片)


多數日系街車尾管都是鋁管.其實鋁的部分都是外蓋.屬於防燙蓋.真正會燙的內管都包覆在內側.你想摸也摸不太到...

就你台灣症腐轄下的單位特別聰明.設想特別週到.還是怕人民過於白癡.所以要特別保護..

況且~這些日本車行銷全世界.如果真的有燙傷危險.日本車廠早就被美國幹到賠死了吧.還是美國人皮厚肉粗不怕燙?

那SB300現在也開始學人家用這種方法.那是不是應該一視同仁?

南澳 wrote:
VN900真正排氣...(恕刪)


VN排氣管過了前段防燙蓋後
尾段毫無防燙效果
後座曾經黏一塊鞋底在上面

很危險的
防燙蓋需離排氣管一點距離,中間有空氣流通
這樣才有防燙效果

白鐵包覆那種,沒穿皮靴、車褲,會燙到起水泡的

有小朋友接近欣賞我的車,都會特別提醒他們注意...

安娜LEE wrote:
VN排氣管過了前段...(恕刪)


我新車買來兩年多騎了18000公里.則是還沒發生過您提到的事情.目前整隻管子還是亮晶晶.無傷痕.也無燒焦痕跡..

即使會熱.也還沒到會燙傷的程度.至少我是沒遇過...

但~個人則是曾被UTRA燙傷過.1700CC排量熱度.就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bluesata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SB300...(恕刪)


大狼有反向平衡軸喔
野狼125沒有
@潛水夫@ wrote:
爬文都爬不清楚,唉..張開眼睛看看吧,,哪隻眼睛看見我騎SMAX了,你也在笑別人之後,顯示出你不求甚解被嘲笑的一面
SB有沒有那個價值,可受公評,現在呢,不只賣貴,連結構都被一群人大肆批評
賣得比跟日本車貴的價錢(台灣賣SB192000,日本賣CB400 日幣77萬,雖然台灣買不到這種價錢的日本國產車,但是請問同價格下,國產車有日本車的品質水準了嘛?
沒有的話為麼要台灣人要花高價買這種車
但台灣有人就是向這種鬼價錢妥協,然後還高聲唱合理,難怪車商桿有恃無恐的開價高高大摃盤子,因為就是有人願意花高價當盤子,還替他們護航當打手..(恕刪)


哈哈,我只看到SB笑人家買SB,自己騎什麼爛車怎麼不出來現一下。
你也被一堆人批評阿,怎麼不會檢討一下。哈哈
爬文也是爬有用的文,不是你的廢文~
除了酸別人買SB,你還能做什麼?

人家是看不慣你檸檬嘴,誰說是幫SB300護航。
開板的是開開心心開箱你也要酸,他花的19萬也不是跟你借的。
自由市場,想買的就去買。買不起的SB也不用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
買國產嫌貴嫌爛,你怎麼不說在台灣買進口車的是更大的潘那。
還不快去旁邊流口水騎你的腳踏車~乖~



看來大部分都是「想要」啊!
只是台灣的物價猛漲但是收入不漲...
然後說服自己 並且洗腦別人不值得
大部份真的會「貼一點」的,早就貼上去騎的爽爽甚至開箱分享喜悅,還有空在這裡五四三?
這台車即使「貴」,但也是市場最便宜的事實

哈特佛表示 : 你把我放哪裡...拎杯的300級是雙缸還再多送20cc哩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