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份,二手Tmax購入心得

踢媽的缺點就是保養(含耗材),油耗(等一公升回到$30up,你就會有感了XD
不過還是恭喜你牽車
繼續分析吧,一樣是我愛講什麼就講什麼。

懸吊與車身
懸吊應該是這台車的大賣點之一(另一個私心認為是引擎)。
這支正立前叉只是大隻了點,但有雙三角台,感覺上是穩定很多,畢竟也沒人改成單三角台去騎過。前叉略軟不過也沒什麼好嫌的,我的技術還沒能超越車子的極限這樣。
這台車原先改過Ohlins後避震,但我買不起所以請前車主換回原廠,然後又不知道原車的去哪了,就找一根近全新的原廠後避震給我,單人騎略硬,但是壓過減速條(比較高黃黑相間的那種),還是超舒適的。在高架上依照限速也能穩穩的跟汽車一起轉過彎道,我不會告訴你更高速會怎樣,因為我怕照相機。
另外由於後搖臂結構完全不同於一般塑膠車,後搖臂比CVT傳動箱輕多了,代表簧下質量更少,過坑反應真的很不一樣。
鋁合金車身在機車上還算少見,國產機車上則是幾乎沒有,理論上沒有鏽蝕問題,但後續應該也沒維修能量。

煞車
前車主換了BREMBO RCS總泵跟卡鉗,不過原廠雙子星已是一時之選,預算考量下也請前車主換回來。不過碟盤已經換成FAR 浮動碟,沒有ABS所以...我還沒去試過煞車極限,平時用兩指就能得到足夠的煞車力。
另外手煞車(駐車煞車)的設計是用另一顆機械式卡鉗去夾後碟,我個人覺得設計很不錯,手煞車拉起來時左手會抓不滿握把,不太有可能會忘記放。
但有一點我不太懂,就是前後輪轉起來阻力都有點大,改天要去轉別人的試試看。

燈號、人車界面
前燈並不算很亮,後燈自己看不到所以不知道。馬桶下也有置物箱燈,一開始覺得很讚後來發現當車廂東西多一點,車廂燈還是會被遮起來然後就什麼都看不到。哪天要玩電子花車時再來改善。
把手開關也很普通,只是對照本來騎的勁戰,故障燈變成熄火開關、少了大燈開關之類的,要時間習慣。


yaynyics wrote:
其實輪胎還好 真要省...(恕刪)

我之後也打算買國產胎用用看,另外以前騎雄獅時,90/80/17 BT39比3.5-10的還貴1K,老實說我已經習慣大胎=貴的事實了。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大大好眼光,大羊就tmax最有質感!!這台可是百萬日幣的高級車,但很好奇大大有很多台機車,都有在騎?有地方停?像我家我有1台bws我爸1台訊光,停公寓的騎樓,就有人抗議了,說1戶只能停1台,我想再買台重機,但沒地方停,遲遲不敢下手!!
該總結了吧,我騎了幾天後,對照以往的騎乘經驗,漸漸瞭解為何Tmax會賣這麼好,印象中台灣賣的Tmax數量是日本當地的三倍,還不包含水貨車,雖然台灣是望穿秋水才有530公司貨可以買。
其一,我們太習慣騎塑膠車了,板上還有很多喜歡檔車的車友,我也還保有一台追風。但我買重機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通勤,每天從六張犁到西湖市場,是可以搭捷運啦,但若是下單後還要繞去其他地方,大眾運輸就有不足之處,騎白牌機車得要多跑一段濱江街過大直橋,而黃牌重機則是可以直上堤頂大道,路線還更順。這點很無奈啦,其實高架或是快速道路也沒友快到白牌騎不上去的程度,但目前法規就是這樣,說是路權有別,實際上就是齊頭式平等,只要是白牌我管你騎士水準還是引擎出力都給我乖乖在平面爬!
所以我的反抗就是買黃牌,法規既然這樣講我就照做,一整個順民來著。
講回來通勤,反正車都買了不每天騎供在家裡也沒什麼意義,於是選擇塑膠車。否則MT03還更便宜。
其二,Tmax其實很好入門。基本上,會騎勁戰就會騎Tmax,只是大了一點長了一截,動力也大了一點,但不脫YAMAHA本身的個性,雖然車子重,但操控還是很輕鬆。
其三,爽度,就價格來說,Tmax還真的很貴,當時記得是43萬,現在ABS版要48萬?光陽賣肉排氣量更大(是不是更會跑我不知道),但是才賣35萬。但我們為何會對每一台Tmax感到讚嘆?鋁合金車身(整車比賣肉輕了近70公斤)、雙三角台的前叉(不管正叉倒叉都比人強了)以及無可挑剔的後避震(雖然後避震器本身還是常常被升級XD)、獨特的傳動方式(先輸出到CVT變速,再進溼式離合器,之後有減速齒輪最後再給終傳皮帶最後輸出給後輪)、優異的操控性(從500cc的時代就被人稱讚靈活)、精緻度極高且出力充沛的雙缸DOHC引擎,這些才是在排氣量以外為人稱讚且追求,同時讓人甘願掏錢的特質。
(題外話,國產車廠不知道是不為還是不能為,在國內重機市場被打開後才急急忙忙開發大車,是因為在外銷市場被打趴嗎?講內銷,賣不贏進口品牌,講外銷,去國外路上又看不到幾台,還賣得比國內便宜。但國產車廠給我感覺總是...會造車,但造不出好車。感覺因為設計者還不夠會騎車,所以老是抓不到騎士所需要的,我常用奔騰跟風光舉例,奔騰可以轉彎,但車身總會告訴你它很不甘願、風光則是乖乖的你要怎樣就怎樣,只要你自己記得看路就好。)

所以問我為何最後選Tmax,我也很難一語道盡,本來選NSS是希望多花點錢買到個好質感跟品質,同時花費不太大的車子。
但後來有個機會能買二手車,如開板說的,之後再跌價也跌不了多少了,所以買了一台和我技術不相襯的車,至少有爽到啦。

leo78788 wrote:
大大好眼光,大羊就tmax...(恕刪)

不敢當,但日幣百萬是真的。之前沒事就在看兩邊官網比價錢。XD
我家是每人一台車,但是我有三台車,追風勁戰Tmax。所以追風去住辦公室了,日後就是天氣好就騎追風回家,平時騎Tmax,週五已經預期大車會塞車或是買便當就騎勁戰。
巷子內鄰居倒是沒什麼意見...,在買Tmax之前也有打算把追風或勁戰出讓,不過我目前不缺萬元個位數,所以也沒便宜賣於是乏人問津。

carol6811 wrote:
踢媽的缺點就是保養...(恕刪)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yaynyics wrote:
其實輪胎還好 真要...(恕刪)

機車很多東西可以省 輪胎是最不能省的~
不是說國產胎不好 而是抓地力真的差太多了
TMAX倒一下 是小車的數倍維修費用
白 雲 天 地 為 衾 枕 , 興 來 倒 臥 醉 花 顏 ;
老實說 myroad 尾速跟tmax差不多喔

加速>>到尾速 tmax 我覺得比myroad700快

我上上一台就賣肉 國產的品質真的不敢恭維

速度不是賣肉的最大問題 而是你絕對不敢騎那麼快 這台車你騎到150 就開始很晃 很不穩

如果是大彎道 根本拉不回來..一定要減速..

還有一堆大大小小問題 感知器 腳踏板 離合器狂燒

後來就立馬決定要換進口車~下一台是 入手 honda nc700D 硬地瓜

說實在的 這台只有紅牌動力比tmax好一些 其他全輸阿~~

tmax 尾速其實跟nc系列不會輸太多 操控 配備 空間 我覺得又更好

後來就換tmax 一直到現在 騎了一年多 真的沒有換其他車的念頭

這是我通勤第一選擇阿~~太方便了 2015 免key led大燈 福卡 到插 abs

另外保養我覺得還好 小車是1千公里保養一次

tmax 手冊上面是寫3000公里 我大多都兩千多換

除非是摔車 被撞 那維修才是很可觀


chiaruwu wrote:
tmax 手冊上面是寫3000公里 我大多都兩千多換...(恕刪)





原廠手冊是5,000KM換,但你可以發現原廠提供的保養手冊(59C-2819J-TO)裡面的保養間隔是10,000KM!

別再無謂的過度保養了
Forza量很少主要原因就是賣太貴,至少一直到2015年年底之前是如此。水貨第一批進來的時候是ABS 32.8萬,沒ABS29.8萬,中間經過很多次的降價到現在的地步。300羊有很多選擇,Forza的價格劣勢很明顯;相較之下Tmax的競爭對手乏善可陳,再加上Yamaha在國內風氣的加持,量多易理解。
我只有騎過TMAX500幾天,朋友出差,車放我家,是一台很棒的車
TMAX530在香港的價格就已經快要40萬台幣了,我真的覺得三葉很佛心...

讚 好車

chiaruwu wrote:
老實說 myroad...(恕刪)


3000是我小車的里程…正好用時就倒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