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5509 wrote:T3不曉得賣得如何,... 我想還是會有一定的銷售量~從T2來看~~除了引擎 , 其它都一樣, 幾乎可以直接對應~~騎過進口車, 國產真的不能比啊~ 最好改變的就避震了, 所以我才說這東西先處理~目前騎過進口車~也只有~騎過VTR250~FZ改250等等~~再往上租~也許真的回不去了XDD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若是口袋夠深, 應該就直上紅牌了~ 或是CBR500R了~可惜我不夠深~~不喜歡貸款買車~ 畢竟人生不是只有玩車~要玩就要玩的輕鬆才好玩 :)
其實這台扭力跟馬力都贏T3 除了售價未公布之外 說實在T3很難相比車子撇開極速跟操控 還有馬力輸出時的細緻感 已經有很多人分享國產跟外國車的差異覺得這部分在購車時也要考量 畢竟長時間騎乘馬力輸出不舒服 心情難免會有點打折
以我自己來講,R3算是我在眾多考量下的首選了當然,我不否認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是R6主要還是能通勤方便又能小跑放鬆自己才是我想要的而且,R6真的是連價格都很神08年二手車還有40萬水平新車只差R1四萬這是何方巫術啊!?
誠懇逗陣 wrote:你應該不會不知道台崎背後老闆是誰吧? 所以拿它來比是不準的.... 其實問題也不在於背後老闆是誰,也不是什麼ARTC...(不然為何YAMAHA價格就少很多?ARTC是山葉開的???)台灣重機價格高到離譜的問題在於經營手法,YMT把重機的採購、販售直接併入他們原本的公司體系裡面,也就是說負責採購的、驗車、銷售都是原本就有的YMT員工,甚至連維修都是現有YSP的體系...(所以YSP的師父都很幹!常常罵說修TMAX很緊張耶!幹!拆車殼都不能刮到!幹!)營運成本沒有增加太多,公司主要還是在賺白牌的,紅黃牌算是額外的利潤,所以YAMAHA成本可以壓的很低...光陽代理KAWASAKI時,原本也是要模仿YMT,但是他們犯了一個大錯,就是成立台崎這個子公司,當然成立台崎好處很多,讓另外一群人專門搞重機...但是營運成本就增加了...要維持台崎的營運重機價格就壓不下...而銷售店面和維修原本是想靠光陽的地區經銷商來配合...結果經銷商跟台崎翻臉...(內容大概是這樣:幹!你又不是光陽的!我白牌就賣到翻我幹嘛自找麻煩幫你修重機!我只會修一個汽缸的車啦!幹!)搞到最後台崎只能找現有的重機專賣店配合...但是人家又不是慈善事業,要人家賣KAWASAKI的車、修KAWASAKI的車,人家一定會要跟你抽成...結果就是全部回饋到車價上...變成精緻陶瓷盤子價...而忍者300會降價嗎?我覺得難...台崎最後應該會把庫存清光主打其他車種避免和YAMAHA對打)至於台本賣重機,如果新聞沒寫錯,台本一樣要成立子公司...那就不妙了...如果新成立的重機公司沒辦法利用台本現有的汽車銷售據點和維修體系...大概台崎的問題也會發生在台本身上...Honda重機的售價也會是航太陶瓷盤子價...
kazeelf wrote:不小心夢到已經列在台葉的引進名單中... 上個月賣掉我的馬車250時後的對話:『老闆娘,MT-07到底要不要賣呀?』『蝦米07?』『七百紅牌呀』『不對呀我記得老闆說是300的呀!』『蝦咪300?』『我嘛嗯災,好像是速可達啦,剛好馬車賣掉換這個啦~~~』『我先買SMAX當代步車啦...』
adad1980 wrote:其實問題也不在於背後...(恕刪) 原來如此也合理, 獨立事業體要自負盈虧, 怎可能母公司要不斷資助, 加上大型進口重機買的又少, 價格當然不斷殿高忍者300 abs有些獨特配備是口袋名單之一, 但那新車價...一般進口車照國外牌價[不提那些原本不喜重車的坑爹國家]到台多半乘1.6到1.8已經很誇了, 破二倍以上價錢要嘛品牌價值已經出來, 否則多半叫好不叫座個人覺得品牌光環在日系重車, H>S=Y>KK的價值被光給搞得.....也許可以考慮台葉, 只是不進abs車款者就會隨風而逝看來黃牌部份要再看看
kazeelf wrote:以我自己來講,R3算...(恕刪) R6的神車價主要來自於他到現在都還沒改款..沒記錯的話..這車型已經賣八年了(2006~2014)..不過等到明年山葉出了新的R1後..R6應該也會跟進..到時進來台灣價格不是現在的水貨天價的話..現行的R6車價明年可能會大崩盤